品管圈在降低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中的运用及护理体会
2016-07-04何华
何 华
品管圈在降低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中的运用及护理体会
何华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留置针非计划拔管中的运用及护理体会。方法收集2013年9-11月间患者使用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例数,运用品管圈对其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原因,设定目标,制定相应对策及实施,评价2014年1-3月实施品管圈方法后患者使用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例数,对比品管圈实施前后2组在出现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的变化情况。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留置针的非计划拔管率从64%降低到2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能有效降低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提高留置针正常使用时间。
[关键词]品管圈;留置针;非计划拔管
留置针在临床上不仅可减轻由于针管反复穿刺而对患者造成的痛苦,便于患者进行肢体活动[1],还可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医嘱及时补液,提高危重抢救成功率,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因此,得到了广大家属和护理人员的好评。根据《静脉输液指南》的要求,留置针的正常留置时间为72~96 h,但是在临床护理中,60%~70%的留置针不到留置时间就出现留置针回血堵塞,液体外渗,局部红肿等问题,造成了留置针的非计划拔管,这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痛苦,给护士增加了工作量,降低了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时甚至还可能会引发医疗纠纷。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作为一种运用群体智慧,并按照一定活动程序,科学的运用统计工具进行品质管理和质量改进的方法,已经广泛运用于医院管理的各个方面。对此,笔者通过运用品管圈,并以“降低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为活动主题,旨在提高留置针的正常使用时间,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11月间我科开展品管圈活动前,使用留置针的患者100例,其中男40例,女60例,年龄为(40±15.2)岁,以及2014年1-3月间,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我科使用留置针的患者100例,其中男35例,女65例,年龄为(46.2±17.2)岁。入选标准:(1)年龄为20~70周岁,需要长时间使用静脉补液的患者;(2)意识清楚,无认知功能障碍;(3)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凝血功能障碍;(2)失聪失语影响交流患者;(3)不宜使用留置针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种等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成立品管圈自愿参加品管圈活动,共有9名圈员,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3名,护士2名,平均年龄为30.4岁。设定1名圈长,其全程负责活动策划,协调圈员工作,落实质量管理和完成资料校对,并邀请护士长任辅导员,负责辅导和监督整个活动。将本次活动命名为“协力圈”,其寓意着同心协力做好每一项护理工作,然后由圈员根据重要性、可行性、迫切性及圈能力投票选出本次品管圈活动主题:“降低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
1.2.2现状分析QCC小组根据指定的留置针输液调查表,对2013年9-11月间使用留置针的10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了穿刺日期、穿刺部位、留置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原因等内容,其中发现封管技巧不足22例,患者保护知识不足18例,穿刺部分固定14例,留置针质量4例,疾病及血管条件差4例,药物刺激2例,累积共64例患者由于留置针不到正常留置时间拔管,占总人数的64%。依据品管圈的二八原则,将封管技巧不足、患者保护知识不足和穿刺部位固定作为本次活动的改善重点。
1.2.3设定目标选定主题时,圈能力=圈能力平均值/圈能力总分=4/5=80%,本次活动的目标值:可通过品管圈活动将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由原来的64%,下降到32%。目标值=现状值-(改善重点×现状值×圈能力)=64%-(62.5%×64×80.0%)=32%。
1.2.4原因解析根据护士、患者、病房设施和其他方面客观分析留置针非计划拔管发生的原因,讨论出留置针非计划拔管鱼骨图。见图1。
图1 留置针非计划拔管发生的原因分析鱼骨图
1.2.5对策拟定及实施根据护士对封管技巧掌握不足,患者对留置针保护知识不足,护士对留置针固定不恰当等问题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及实施措施。
(1)规范护士封管技巧:正确进行静脉留置针的封管是提高留置针的正常使用时间关键,即将适量的液体注入留置针内,其目的是起到防止套管内血液凝固,进而保持套管的通畅性。正确配置封管液:用生理盐水250 ml加肝素1 250 U配置正确的封管液。规范护士的培训,采取正压封管,需抽5~8 ml肝素盐水溶液 (每毫升生理盐水内含20 U肝素)进行封管。封管时应缓慢推注封管液,避免过快推入封管液,用力过猛可使血管内压力剧增,增加管壁的通透性,造成外渗,肿胀等现象,在结束输液时,利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进行推一下、停一下脉冲式的冲洗,彻底的冲洗导管内的药液。封管过程中应先将针头拔出至仅剩针尖,封管液剩0.5 ml后,需在推注过程中边推边拔出针头,使留置针腔内充满封管液[2],避免血液返流凝固,从而阻塞针头。留置针的小开关关闭位置一定要靠近套管针延长管的起始部[3]。
(2)留置针固定:做好与患者沟通,消除患者对使用留置针紧张情绪,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血管情况,合理选择穿刺部位,选择容易穿刺成功的血管和固定的部位,对于长期输液患者,应该注意合理保护其血管,有计划选择血管进行穿刺。留置针穿刺部位的恰当固定:选用无菌透明敷贴有效固定留置针针柄。打开无菌透明贴膜包装,揭掉敷料衬底,暴露黏性表面,将针座部分完全置于贴膜内.并将贴膜与针座紧密黏贴,减少空气腔,然后用双手大鱼际肌轻压针座两侧的贴膜片刻,最后U型固定延长管[4],再用胶布固定留置针的延长管,防止留置针脱落,如穿刺部位在关节或易活动处可选用合适的夹板固定留置针以防留置针意外脱落。
(3)加强对患者留置针保护知识宣教:护士加强与患者沟通与交流,说明留置针使用的目的及重要性,让患者能够接受留置针的使用及保护知识,提高使用留置针正常时间。注意事项:不宜提重物,不宜剧烈活动以防留置针回血,如出现留置针回血现象及时通知护士处理,同时不能旋转留置针的肝素帽及小夹子,以防留置针渗血或脱落,保持留置针穿刺部位的清洁干燥。患者外出活动或检查时,要妥善固定留置针,患者返回病房时护士要及时查看留置针的情况,如有留置针回血及时处理。重视患者的主诉,患者如告知留置针不舒适及时检查留置针情况,及时处理。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本研究中所有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对于数据中的计数统计资料,所用例数,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效果评价
实施品管圈后,对2014年1-3月间对使用留置针的100例患者进行分析,发现因封管技巧不足,患者保护知识不足,患者疾病及血管条件差,护士对穿刺部位固定不当及留置针的质量和药物刺激等相关因素造成留置针不到正常留置时间拔管降低到28人。见表1。
表1 实施品管圈后的留置针非计划拔管原因(n=100)
2.2实施品管圈前后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比较
品管圈使用后患者出现非计划拔管率较实施前明显降低,实施品管圈后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由原来64%下降至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09,P<0.05)。
2.3实施品管圈前后圈员能力对比
经过本次品管圈活动后,圈员的积极性、责任心、团队凝集力、沟通配合等方面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见表2。
3讨论
3.1实施品管圈后的护理体会
表2实施品管圈前后圈员能力比较
项目实施品管圈的第1天(分)实施品管圈的最后1天(分)正向/负向积极性3.14.4+责任心3.04.5+团队凝聚力2.84.2+沟通配合3.44.8+解决问题能力2.64.1+
护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留置针的使用目的及安全性,护士主动与患者沟通给予心理疏导提高患者对使用留置针的依从性。护士操作前要了解患者病情,评估患者的血管状态,合理的选择血管,选择患者血管的时候 , 也应该要以粗大、固定、笔直的血管为主[5]。有研究表明上肢前臂浅静脉,手背静脉为较理想的穿刺部位[6]。此外,留置针的大小需根据患者的年龄及病情选择,留置针规格大易穿刺失败,过小又容易造成留置针堵塞,尤其对长期输液及烦躁的患者要合理选择留置针的规格。一般来说,成人应当选择22、18、20号通常应用于出现休克现象的患者,24号则适用于小儿。护士在操作前需要检查留置针的质量,留置针连接输液器后认真检查留置针是否渗漏,旋转松动外套管,调整针头的斜面,左手拇指绷紧皮肤,右手持留置针,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5°~30°角,自静脉上方刺入皮下,再沿静脉走向刺入,进针速度宜慢同时观察导管内的回血情况,见回血后适当拔出少许留置针针芯,顺血管方向送入留置针导管,松开止血带打开调节器,嘱患者松拳,以左手按压导管尖端处静脉,抽出针芯,用敷贴固定留置针。此外,提高防逆流留置针的使用率对降低非计划拔管率也有积极作用。防逆流留置针是一种新型留置针,其通过将人工防逆流阀门安装在针座内,使得穿刺时阀门的防逆流瓣膜在血液回流压力下关闭,在与输液管连接后,大气压和输液管液体静压形成一个输液系统,且管内压比人体静脉压高,将使瓣膜开启,输液液体随即输入静脉。防逆流留置针可减少留置针回血造成的留置针堵塞现象,提高留置针正常使用时间。规范护士对于防逆流留置针的穿刺方法的操作培训,提高防逆流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提高患者使用留置针的依从性。
3.2实施品管圈提升了圈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项活动的开展实施充分结合实际情况选定了
病房急需解决的问题,对病房护理质量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针对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这一问题,从建立品管圈小组成立起,到主题选定及活动计划拟定、现状把握、分析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真因真查制定目标设定及相关因素解析及其相应的对策拟定,最后制定了留置针操作的标准化,这一系列活动提高了护士对于留置针的理论水平,健全了留置针留置期间管理的制度,留置针正常使用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充分发挥了圈员的团队合作精神,各施所长,为齐心协力,增强了团队意识,提升护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颖琪,郭新颜,姜虹.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影响因素调查及相关性研究[J]. 天津护理, 2014, 22(3):203-206. DOI:10.3969/j.issn.1006-9143.2014.03.006.
[2]郑英.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 医学临床研究, 2005, 22(6):862-863. DOI:10.3969/j.issn.1671-7171.2005.06.064.
[3]黄淑梅,邓笑芹. 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和护理体会[J]. 医学信息, 2013(18):403-403.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3.18.505.
[4]王小华,李莲华. 浅静脉留置针透明贴膜固定方法的改进[J]. 护理学杂志, 2009, 24(13):9-9. DOI:10.3870/hlxzz.2009.13.009.
[5]宋阳. 防逆流留置针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J]. 中国民康医学, 2015, 27(3):96-97. DOI:10.3969/j.issn.1672-0369.2015.03.052.
[6]武海珍,邓桂珍. 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 现代临床护理, 2008, 7(1):37-39. DOI:10.3969/j.issn.1671-8283.2008.01.015.
(本文编辑:林永丽)
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 reducing the rate of unplanned extubation of the indwelling needle and nursing experience
He Hua
(UrologyDepartmentofGeneralHospitalofPanzhihuaIronandSteelGroup,Panzhihua617023,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 the reduction of the unplanned extubation of the indwelling needle and the nursing experience.Methods Cases of unplanned extubation of the indwelling needle that occurred from September to November 2013 were collected for the study. Related factors concerning the use of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were investigated and related causes were analyzed, and countermeasures were developed and implemented. Then, cases of unplanned extubation of the indwelling needle after the adoption of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from January 2014 to March 2014 were recorded and evaluated. Finally, variations in the cases of unplanned extubation of the indwelling needle before and after the adoption of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2 groups.ResultsFollowing the adoption of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the rate of unplanned extubation dropped from 64% to 28%, an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uld be seen, when comparisons were made between the two(P<0.05).Conclusion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coul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ate of unplanned extuba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could lengthen the use of the indwelling needle.
[Key words]Quality control circles; Indwelling needle; Unplanned extubation
[作者单位]617023四川 攀枝花,四川攀枝花攀钢总医院
[中图分类号]R4731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9-0754.2016.03.021
(收稿日期:2015-04-05)
·临床医学··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