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小学生作文心理训练
2016-07-04孟凡跃
孟凡跃
摘 要:作文是一项综合性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就小学作文教学而言,虽然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设计练习形成,增加练习次数,但结果往往收获甚微。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心理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106-01
作文是一项综合性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就小学作文教学而言,虽然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设计练习形成,增加练习次数,但结果往往收获甚微。原因何在呢?我认为没有加强学生的作文心理训练是主要原因。下面,我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在生活实践中,训练儿童敏锐的感知能力。
教师在进行作文指导时,强调最多的是要学生构思新颖、独特,但结果往往并不理想。我们常把这归咎于学生生活不够丰富。这虽然是原因之一,但我认为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他们缺乏敏锐的感知能力,放过了许多发生在身边的作文素材。
训练小学生的感知能力,我把重点放在训练学生主动发现美得能力上。而发现美又是从自然美过度到社会美的一个必然过程。一次春游活动中,我让每个学生选一个自己认为最美的景物,用照相机拍下来,同学们兴致很高,他们有的从树间拍下屋子的一角,有的从高处拍下河中缓缓而行的小船。大家拍的景物各不相同,一部分还真有点艺术的艺味。照片洗出后,我让他们根据自己拍的照片命题写作文,效果很好。后来,我又让学生到校园里寻找最美的一角,经过几次训练,学生对自然界的景物开始敏感起来,原来熟视无睹的诸如花的艳丽,鸟的啼鸣、水的波澜等都开始注意起来。这时,我开始引导学生有意义地注意身边发生的事,我让每个同学都备了一个日记本,专门记载发生在身边的事,每篇至少一百个字以上。每周末收一次,讲评所记材料的价值。
通过上述感知能力的强化训练,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兴趣,这基本解决了作文题材问题。
二、在构思过程中,训练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在批改作业时,教师会时常发现一部分学生写来写去总是那副“老面孔”,有时候甚至全班性地出现这种“原地踏步”的状况。这自然与学生掌握的写作方法少有有关,但我认为根本点还在于思维定势的影响。因而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从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入手。
思维品质包括许多方面。我对学生作文实际着重抓了思维的广阔性,重点训练学生对同一题材进行多种构思的能力。由于每周作文课有限,而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而我主要是利用阅读进行训练的,对一些在构思上有特色的课文,我先讲大意,让学生考虑写法,在对照课文。二至三个星期,我设置一堂“构思训练课”,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在一节课内完成二至三中写作提纲。在训练思维广阔度的同时训练思维的强度。另外我还根据需要,进行命题、立意等独特性的训练。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们得作文水平普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作文也呈现了各自的特色。并且有了一定的深度。
三、在日常生活中训练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
作文中缺乏真情实感是目前小学生作文中的又一难题。这跟学生对所写的人、事、景缺乏情感体验直接相关,而引导学生学生用健康,丰富的情感来体验周围世界对于学生作文非常重要。
培养学生丰富的感情,不能依靠强制性训练,只能在日常生活中,在学生不知不觉中进行,这需要教师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次外出活动中,有些学生见到别人摔跤禁不住笑出声,我没有立刻批评他们,只是说,当你们如果这样别人笑话你,你会怎么想?同学们面面相窥,一声不吭,想必他们知道自己错了。对于课本中一些抒情的课文,如《匆匆》,我让学生充分朗读并通过表演来体验其中的感情,我告诉学生要使作文充满感情,就必须对所写的对象有深切体验,日常活动中,我还努力使自己“稚化”以感情上接近和影响学生。
通过对学生较长时间的引导,学生感情丰富起来,作文里写的人和事也能带点情趣,写景也成为“有情”之景。
以上只是针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从感知、思维、情感三方面谈了小学生作文心理训练问题。感知、思维、情感这三者都是小学生作文心理训练的三个要素,小学生作文心理训练不仅有助于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而且对他们成长也将产生长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