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有效性
2016-07-04熊豪俊
熊豪俊
摘 要: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要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教师就应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提高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的有效性,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061-0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学校的科学发展,学校和家庭都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思想教育,不会做人,谈何做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好的品行将影响孩子的一生,陪伴孩子的一生,并决定他以后做人和处事的原则。因此,小学的品德和社会课就显得非常重要,作为一名小学的品德和社会课教师,要想让品德和社会课发挥最大的影响力,就得认真研究在此类学科的课堂教学有效性,让其发挥最大感染力。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提高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的有效性,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充分地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要想上好一堂品德和社会课,课前准备是必不可少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展示的设计也是要经过反复思考和斟酌的,课前准备是否充分是保证课堂教学是否顺利进行、教学目标是否得以达到的必备前提。那么该准备些什么呢?一是要深钻教材,研究教材中包含的内容,每个小内容之间又有什么联系,本堂课的总体目标是什么,总体目标与小目标之间有哪些关系。二是根据内容进行资料收集,可以从图书馆、互联网上寻找,收集的资料最好是图片、音频、视频等比较直观的,学生也比较我感兴趣的。三是要分析所教学的班级。每个班的学生都会存在个体差异,根据差异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四是要设计好教学流程,让每人流程前后紧密联系,环环相扣。
二、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年龄偏小,无论在心理上还是在思想上都处在一个懵懵懂懂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孩子的模仿能力比较强,但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若是受周围不良习惯包围,不良现象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兴趣,那么他们也就很容易学坏。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针对教学方法进行深刻的研究,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课堂的兴趣,将会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工作的进行。品德与社会课本的内容本身是比较枯燥的,而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们自律性又不强,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所以,作为教师有必要想办法激发学生们对其的兴趣。引领他们更好更快的学习。那么,如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呢?首先,一定要知道大部分小学生的兴趣所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大多都喜爱动画片,教师正可以从此处如入手。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找一些与教材相符合的动画资料,运用多媒体为你的学生们播放出来,首先吸引他们的眼球,然后在动画中加入自己的讲解,把学生们渐渐的带入品德与社会的课堂中来,这更加有利于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三、揪住问题,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品德和社会课的核心是培养道德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和道德辨别能力水平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德育课堂教学中,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法的运用、问题的设计上都要重视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小学品德和社会课教师要深入观察生活,挖掘生活中的闪光点,并结合教材资源,创设出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学习内容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消化知识,变事实性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完成对新知识的意义构建以及对原有知识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如《平安回家》一课,就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去实地了解交通标志、交通信号、交通标线,走进生活的教学要比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读书本强得多。 小学生道德的形成,源于儿童社会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道德,也没有与社会脱离了的生活。小学生品德的形成取决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学生的共鸣。 因此,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着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看到事情的真实部分,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触及他们的心灵,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大胆尝试。
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很多种,但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种:接受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新的理念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一起体验、探讨、研究,通过活动让学生逐步明白道理、分清是非,同时提高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进而适应社会的能力。首先,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自始至终成为课堂的主演,而不是教师的才华自我展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在学生身上打主意。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尽量让学生去思、去做、去发展。教师想参加学生活动,那么就以和学生平等的身份加入。其次,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教师不要担心自己不讲学生就无法学会,应该相信自己的学生能行,让他们尝试着自己去理解、去探索。学生尝试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探究的学习过程,即使结果是失败的,但过程也是有价值的。
总之,《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它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品德与社会》又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程。教师应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热爱生活的进取精神,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