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鸱尾的起源
2016-07-04孙恩博
摘 要:所有的建筑现象都是一定观念的反映,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体现出古人丰富的思想, 中国建筑正脊两端的鸱尾,其最初的命名或许是我国先民远古崇拜的遗留。
关键词:建筑;鸱尾
众所周知,我国古建筑主要以木构为主。木制骨架的构成特征使得顶部的屋脊形成坡度,坡度会导致瓦片下滑,建筑师于是在交梁上用铁钉进行固定。为了防止铁钉受到雨雪侵蚀,又在其外部覆盖以动物形象的琉璃构件。这些构件被称为吻兽、垂兽、戗兽、跑兽等等,它们后来渐渐衍生出象征意义,有的甚至成为权力等级的标注。以紫禁城的太和殿为例,它具有1条正脊,8条垂脊,4条围脊,总共有13条殿脊。在大殿的每条垂脊上,各施垂兽1只,8条脊就有8只。在垂兽前面有10只跑兽,其中的行什雷公为太和殿独有;像紫禁城里的中和殿、保和殿都是9只,至于皇后寝宫坤宁宫屋顶则为7个;妃嫔居住的东西六宫,跑兽又减为5个。有些配殿,仅有1个。
正脊又名大脊、平脊,位于屋顶前后两坡相交处,是屋顶最高处的水平屋脊。古建筑中的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均有正脊,而卷棚顶、攒尖顶、盝顶则没有。汉朝之前,正脊大都是直的,从汉朝开始,正脊两端出现上翘的曲线,这种样式在唐、宋时被发扬光大,到了明、清时期,正脊又渐渐恢复直线型。太和殿正脊两端有龙型正吻2只,因它口衔正脊,又俗称吞脊兽。本文要探讨的“鸱尾”指的就是这种体量最大的构件。从建筑功能上来看,正脊两端分别为两条垂脊的交点,而这两个点的位置,正好是屋顶上鸱尾所在的位置,在此结构节点上通过添置鸱尾,保护脊垄是木构建筑发展的必然结果。
鸱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备不同的文化内涵。现在的鸱尾一般也写作“鸱吻”、“螭吻”,所谓吻,就是嘴的意思。该构件的末端由尾巴而演化为一只张开大嘴,类似龙的巨兽。所谓螭,据战国时的资料显示,是一种妖魔。《左传》有“投诸四裔,以御螭魅”,“螭魅魍魉,莫能逢之”之载;据注家称:“螭,山神,兽形” ,“山林异气所生,为人害者”;到汉朝时,螭的地位忽然被拔高,它成为龙族的成员。《说文》认为它是一种没角的龙:“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从虫,离声,或无角曰螭”;《汉书·司马相如传》有“蛟龙、赤螭”之载,注解称:“螭,为龙子”,当时的训诂学者张揖则称:“赤螭,雌龙也。”
虽然螭就是龙这一说法由来已久,但是将建筑正脊两端的构件称呼为“螭吻”则是明朝的事了。在当时的一些学人笔记里,如陆容的《菽园杂记》、李东阳的《怀麓堂集》、杨慎的《升庵集》、李诩的《戒庵老人漫笔》、徐应秋的《玉芝堂谈芸》对此均有记载。明武宗时的内阁首辅李东阳认为:“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蚩吻:平生好吞,今殿脊兽头是其遗像。”在明朝之前,它被称作鸱尾,仅从字面上似乎就可以得出结论,其原型应是鸟类,与鱼、龙都没有联系(有学者认为由“尾”向“吻”的转变始自唐代,是受到了佛教中摩羯鱼的影响,以鱼代表五行中的水,防备火患。本文限于篇幅就不展开了)。由于《隋书·宇文恺传》有“自晋以前,未有鸱尾”的记载, “鸱尾”应是出现于东晋之后,至于东晋之前如何称呼,已无法考证——但是这种屋顶正脊两端上翘的建筑构件在汉代画像砖、画像石中早就多次出现了,例如《嘉祥县汉武梁祠画像石》、、《武氏祠楼阁人物车骑画像石》、《宴饮舞乐百戏画像石》等等。相对于汉朝之前建筑平直单调的屋顶正脊,这种上翘的构件显得特别醒目。
从现存的文字资料看,鸱与螭一样,起先都是怪异、负面的形象。成书于汉代的《山海经》是这样介绍的:“……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三青鸟居之。是山也,广员百里。其上有兽焉,其状如牛,白身四角,其豪如披蓑,其名曰敖因,是食有。有鸟焉,一首而三身,其状如乐鸟,其名曰鸱”;鸱尾作为屋顶重要构件,不仅承担着保护脊垄的功能,而且还寄托着先民的理想,以恐怖的怪鸟命名似乎于理不通。笔者认为,这是由于文化断裂而造成的特殊现象,在秦汉之前更久远的时代,鸱鸟是被广泛崇拜的神灵,鸱尾的命名或许是先民远古崇拜的遗留。
《诗经·商颂·玄鸟》:“天命玄鸟, 降而生商”;《史记·殷本纪》:“殷契, 母曰简狄, 有绒氏之女, 为帝髻次妃。三人行浴, 见玄鸟堕其卵, 简狄取吞之, 因孕生契”这两段记述表明了玄鸟在商朝的地位。长久以来学术界认为玄鸟即黑鸟,指的就是燕子;近年来,针对这一说法许多学者都提出了异议。从五千多年前的红山文化、仰韶文化到殷商文化中出土了大量的猫头鹰形象陪葬品,在时间上持续了两三千年,空间上则从现在的东北一直到西北、华北,跨度之大令人惊叹。这足以证明玄鸟指的其实就是“鸱鸮”——猫头鹰一类的小型猛禽。而在商以前的凤鸟崇拜(例如东夷等远古部落)其实指的也是鸱鸮。有学者指出所谓的饕餮纹,其实就是两只左右对称的鸱鸮形象(大眼睛、翅膀以及三角形的猫耳),“饕餮”一词并非来自商代甲骨文,而是来自《左传》,很有可能是战国时的学者对远古文化的误读。
鸱鸮因为是商人的图腾,所以在周人成为统治者之后将其淡化、重构,到汉朝时,推崇周礼的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鸱鸮的形象更是渐渐的被遗忘,在建筑构件中最终被螭龙取代,也可谓顺理成章。纵观中国的文化史,鸱鸮形象的演化可以看做是社会文明发展进化的形象体现。
参考文献:
[1]赵青、马莎 鸱尾小考[J].《装饰》2007(7).
[2]周颖 “龙生九种”考[J].《红楼梦学刊》1986(1).
[3]杭春晓 青铜器饕餮纹研究述评[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1).
[4]刘敦愿 中国古代艺术中的枭类题材研究[J].新美术,1985,(4).
作者简介:孙恩博,广州美术学院艺术硕士,现任职于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设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