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欧在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为何纠结

2016-07-02夏玮张磊

WTO经济导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救济市场经济层面

夏玮 张磊

5月12日,欧洲议会通过一个非立法性的决议,呼吁欧盟以“非标准的”方式对待来自中国的出口产品,直到中国符合欧盟认为的市场经济的标准。

根据15年前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时签订的议定书,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在对中国出口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时使用“替代国”数据的做法应当于2016年12月11日终止。据此,中国将在今年年底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

然而,事实上并不简单。据中国商务部统计,目前全球已经有80多个经济体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其中包括新西兰、澳大利亚、瑞士等发达国家。而除欧盟外,还有美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尚未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为何欧美在对待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上还未持肯定态度,笔者通过分析欧美各自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探寻其背后的原因,并据此为中国下一步应对策略提供一些思考和建议。

当前与美国谈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效果堪忧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一直使用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迫使前东欧国家进行国内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得这些前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转型期面临巨大的外部压力,苦不堪言。

美国认为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不仅限于贸易救济实践(例如反倾销、反补贴案件),而应该是一个国际政治层面的问题。美国只是在贸易救济实践上在其国内的具体贸易救济法律上使用市场经济地位这一术语,不存在对某一具体国家是否可以整体认定为市场经济体的单独法律。但在现实操作中,若能在贸易救济层面解决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可能连带解决一个特定经济体在国家层面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美国曾利用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对东欧国家以及其它市场经济转型国家施压,并认为承认特定经济体的市场经济地位,意义不仅限于贸易救济层面,更在于承认该经济体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成功。此外,2016年适逢美国大选,美国不倾向在该问题上与中国进行谈判并让步。

因此,要在美国层面解决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综合考虑。

第一,仅在WTO框架内单独解决贸易救济层面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美方认为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中关于在反倾销、反补贴案件中使用替代国的条款确实存在争议。由于美国不会在2016年底该条款到期之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也无意就此问题主动与中方谈判。因此在该条款到期之后,中国若在具体的反倾销案件中,就此问题起诉到WTO上诉机构,胜负难料。即使美国败诉,也只能解决美国终止使用替代国条款的问题,在贸易救济措施层面认定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美国仍可对中国企业发起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措施,只不过对话实施贸易救济措施的难度加大,频度有所减弱。

第二,美国从政治层面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很难。该问题是中美两国经济外交问题,非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和中国商务部这样的职能部门能够解决。在此前操作中,美国仅在俄罗斯入世时承认其市场经济地位,原因是当时俄罗斯意识形态领域改革较为积极,美国认为有必要予以引导和鼓励。

与之相比,美国从来没有对中国采取这一态度和立场,而是认为其对华市场经济地位与对东欧国家的立场一致,即要在符合美国标准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完成之后,才会考虑承认该经济体的市场经济地位。在目前的情况下,美国不会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欧盟在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的立场和要价

近年来,中国和欧盟之间的经贸合作也在不断深化,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中欧之间的日贸易额超过10亿欧元。在此背景之下,欧洲议会为何突然泼出这样一盆冷水?

(一)欧盟与美国在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的态度不同

第一,欧盟并未将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区分不同的层面。欧盟要求中国证明其符合欧盟界定的市场经济的5个标准:一是政府参与企业决策和资源配置;二是在“私有化有关的企业运营中”没有政府扭曲;三是使用非歧视、透明的企业法律;四是有效和透明的法律制度保护产权;五是“独立于政府运作的真正的金融部门”。若能满足上述标准,欧盟将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第二,欧盟愿意积极就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与中国进行双边以及多边对话。欧盟希望在七国集团G7和二十国集团G20中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作为一个新增议题,与主要贸易伙伴国讨论这一问题。欧盟此举的目的是防止重蹈欧盟国家在加入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时出现的各自为政的情况,希望欧盟在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能够用一个声音说话。

第三,欧盟对中国可能采取的贸易报复措施较为敏感。欧盟担心中国将会在WTO发起报复性的反倾销诉讼,对欧盟的产业安全产生影响,使欧盟本已脆弱的经济环境更加恶化。

(二)欧盟在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的要价

第一,强化欧盟作为一个独立的国际关系行为体的地位,是全球经济的规则制定者和标准设置者之一。因此,欧盟在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不会简单地与美国保持统一阵营,也不会轻易答应中国的诉求,更不会迫于国内行业协会的游说和压力改变其行为方式。

第二,欧盟希望通过市场经济地位谈判,与中国达成一揽子交易。欧盟期待中国能够在钢铁等产能过剩的产业领域加强自律,同时也希望能够在与中国的《全面投资协定》谈判中取得进展。欧盟认为,若中国能够在上述问题上让步,最终可换取欧盟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承认,甚至能够促进中国-欧盟自由贸易区谈判提上日程。

第三,欧盟希望借助市场经济地位谈判,要求中国在WTO框架下更好履行《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定》,并最终签署《政府采购协定》。

中国在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的应对思路

2001年12月,我国成功加入了WTO。15年来,中国和全球都享受到了中国入世所带来的巨大红利。然而,遗憾的是,作为我国入世当初的未尽事宜之一,就是我国当时并未被承认“市场经济地位”,由此导致在过去15年里频繁遭遇反倾销等非关税壁垒。因此,在2016年底之前能否解决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变得越来越紧迫。面对美欧在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的态度,中国要讲究应对策略。

第一,谨防美欧之间就此问题进一步协调目的,欧盟加入美国阵营。

第二,中国应积极与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欧盟主要国家进行沟通,尤其是利用英国较为独立的贸易政策,促使其能够配合我国的诉求。

第三,我国相关职能部门应在WTO框架内制定应对预案,为有可能发生的反倾销、反补贴争端做好准备工作。

第四,在国内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开展经济体制改革,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endprint

猜你喜欢

救济市场经济层面
江阴市三个层面构建一体化治理重大事故隐患机制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市场经济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不当解雇之复职救济制度的反思与完善
高三化学复习的四个“层面”
关系救济
政府救市是市场经济的倒退吗?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