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发力惠民生?改革风劲正扬帆
2016-07-02张晶
张晶
全面深化改革——一张并不容易却又必须答好的试卷。2015年,自治区上下众志成城、砥砺奋进、蹄疾步稳、攻坚克难,给出了一张思路清晰、重点明确的“内蒙古答卷”:全年共出台改革成果407条,已累计完成改革规划台账任务的63%;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我区先行先试的“三项重点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从7700多项到4200多项,自治区本级行政权力精简了45%;从26天到3天,企业平均注册时间缩短了近8倍……
回望过往,挥洒汗水,收获硕果。自治区党委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牢把握正确方向,立足全局谋划改革,群策群力推动改革,试点先行带动改革,强化督查促进改革;紧紧依靠全区各族干部群众,推出了一批有分量、有特色、有成效的改革举措。改革活力增添发展动力,改革红利惠及民生福祉,特别是一些重要领域的改革走在了全国前列,一批关键环节的改革得以突破。
展望未来,改革不尽,追求更高。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之年,改革任务艰巨而繁重。特别是随着更多的改革方案不断出台,狠抓落实成为重中之重。改革政策落不了地,一切都是空谈。因此,全区各部门都把抓改革举措落地作为重要政治责任,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确保改革改有所进、改有所成、改向纵深。
开局之年改什么:一切改革为人民
二孩政策放开了,补办身份证不用回原籍了,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了,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老百姓买药更便宜了……过去一年,我区不少居民都感受到了身边的变化,而这些变化都与自治区改革攻坚的作为分不开。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丙申猴年新春伊始,自治区党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十二次会议,部署2016年改革重点任务,研究审议重要改革文件,为新一年全面深化改革“改什么、怎么改”指明了方向。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是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之年。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改革既要有坚定的决心,也要有科学的部署。“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统筹协调,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指出。
——围绕构建发展新体制,重点推出一批具有标志性、引领性作用的改革举措,为我区科学发展提供新动能,破解发展难题。
——深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我区先行先试的“三项重点改革”,确保这三项改革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推出一批重大改革举措。
——深入推进简政放权、财税金融、农村牧区、医药卫生等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
……
新起点,新征程。在“十三五”开局之年,自治区党委向全区各族干部群众描绘出了全面深化改革、惠及人民福祉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自治区党委要求各地各部门紧密结合实际,急群众所急,想人民所想,以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需求作为改革攻坚的切入点,聚焦具体问题,推出一批务实管用的改革举措。
——深化价格改革,制定推进农牧业水价改革的实施意见,完善环保电价、可再生能源电价政策和煤电、气电价格联动机制;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
——食品安全和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强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将建立完善的粮食生产区利益补偿机制。
——健全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健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实施新生代农牧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
——继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全程电子化登记和电子营业执照改革试点工作;推进餐饮服务许可证和食品流通许可证“两证合一”。
……
一切改革举措的实施,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民;一切改革进程的推进,都离不开人民的力量。“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告诫,饱含着责任与期望。
“今年的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以及研究住房公积金支持农牧民进城购房政策等,这样的政策更周全、更贴心。盼着能及早落实,我们的日子就更有奔头了。”这是来自百姓的心声。每一项改革与创新,都将给万千家庭带去热腾腾的希望。
把改革总体设计中有关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改革要求落到实处,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改革必将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必将凝聚起众志所趋、勠力同心的磅礴力量。
开局之年怎么改:确保落实是关键
起跑决定后程,开局关系全局。“十三五”开局之年,我们要紧抓问题导向这个“衣领子”“牛鼻子”,敢闯敢试勇创新,进一步加大改革试点工作力度,对正在开展的试点进行全面评估,已经成熟的抓紧推广,需要改进的及时改进,更好地发挥试点对全面深化改革的示范、突破和带动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更加坚决地打破僵化保守、束缚手脚的条条框框,让新制度、新机制为加速发展的奔跑减负松绑、释放活力。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改革的难度也越来越大。面对“难啃的硬骨头”,要打通堵点、疏导痛点、治理盲点,“攻坚”火力必须找准落点。
“要突出问题导向、提高方案质量。”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指出,要始终坚持把方案质量放在第一位,确保改革举措内涵清楚、指向明确、解决问题。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随着改革蓝图的推出,如何将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成为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工作能不能落实到位,落实责任是关键。要抓好部门和地方两个责任主体。要形成上下贯通、层层负责的主体责任链条,健全能定责、可追责考核机制,条条线都拉直绷紧。”
“改革牵头部门主要领导对改革统筹协调、方案质量、利益调查、督促落实负有直接责任,对各个环节的工作要全程过问、全程负责。”王君书记要求。
落实改革责任,关键要落实“一把手”的责任。各级党委书记要拿出足够精力研究改革、推动改革,亲自抓部署、抓方案、抓协调、抓督查,才能真正把中央和自治区党委部署的改革任务落实到位。
今年上半年,自治区党委专门听取各盟市党委书记和自治区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汇报改革工作,对工作不到位的要问责追责。
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全面深化改革的督查检查工作,充分发挥改革督查在打通关节、疏通堵点、提高质量中的作用。
自治区党委改革办、各专项小组定期组织开展改革督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列出清单、明确责任、对账整改,对落实难度较大的改革举措,经常组织“回头看”,确保各项改革有部署、有检查、有成果。
从统筹全局、路径清晰的顶层设计,到实实在在、具体可操作的层级措施,改革正在为内蒙古各项事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改革再扬帆,深水再起航。“不管是落实已出台的改革,还是推出新的改革举措,都更加需要披荆斩棘的勇气,更加需要勇往直前的毅力,更加需要雷厉风行的作风。”我们必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上,乘风破浪,不断前行!
责任编辑:康红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