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高校学生学习散打和跆拳道的动机对比分析

2016-07-02黄贤德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12期
关键词:跆拳道普及动机

黄贤德

(浙江万里学院 浙江宁波 325100)

浙江高校学生学习散打和跆拳道的动机对比分析

黄贤德

(浙江万里学院 浙江宁波 325100)

该文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数理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对以浙江全省12所高校学生选择散打和跆拳道课程的动机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学习跆拳道的主要动机是“兴趣”“自卫”“晋级升段”等;散打在“晋级升段”方面作风古板,宣传力度跟不上。强调踢、打、摔、拿,竞技实战性太强。通过调查得出了动机的形成机制,建议改革散打运动的晋级升段制,结合跆拳道成功经验,增强散打课程的观赏性,针对性的对散打进行改革,以提高散打课程的质量和效果,更好地促进散打课程在高校中的普及与提高。

动机 对比 高校

散打运动同跆拳道运动一样都是激烈竞争并有观赏性的奥运竞赛项目,具有浓厚的东方传统精神及民族特色,是东方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跆拳道是人们利用双方手、足的互博的本能意识通过对抗竞赛的形式表现出来,其所有动作都是以技巧性动作攻击对方作为基础,然后逐渐转变为一种竞争激烈的竞赛形式,从学习招架、躲闪动作逐步过渡到打击、飞蹴的进攻意识,最终达到肢体对抗的对抗竞赛阶段。道的本身蕴藏着修养身心、磨练意志的精神追求和信念,最重要的一点是培养道德礼仪为目的的崇高武德。散打古称白打、手搏等,由于比赛是以打擂对抗的形式双方进行徒手互搏较技的运动形式,又称打擂台等,散打运动是一项对抗性运动竞赛项目是以双方技击动作互博为基础的斗智、较技的过程。作为中华民族长久以来最为传统的竞赛项目之一的散打,随着多年的中外对抗赛的商业运作和一系列赛事的举办而取得了良好发展。作为特殊的学习群体的当代大学生,不仅是祖国培养下一代接班的栋梁人才,更是关系到弘扬我国的民族精神。散打运动进入高校校园中推广普及不仅关系到项目自身的发展,更关系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散打与跆拳道同为搏击对抗类项目,跆拳道在国内的开展时间较短,但是随着跆拳道纳入奥运项目后,在进入高校后高校学生对跆拳道运动的学习兴趣逐步超越散打。通过客观而系统的分析调查高校学生学习散打运动和跆拳道运动的动机,进行对比研究,把两者的异同点进行归纳,找出动机的形成机制,并借鉴韩国国技院对跆拳道运动的发展策略,对散打运动进入高校校园的推广普及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对今后散打运动在高校的推广普及中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该文随机抽取浙江省同时开设散打和跆拳道课程的16所高校男女学生共200名进行问卷调查。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国外期刊网及中国期刊网查阅国内有关于在散打和跆拳道运动教学课程在高校开展和推广普及的大量研究文献和论文著作,为此研究提供文献资料基础。

表1 浙江省高校学生选择跆拳道课程的动机调查表

表2 浙江省高校学生选择散打课程的动机调查表

(2)专家访谈法。为使研究贴近高校教学实践,对有关专家前辈进行拜访或电话访谈,确定研究路线及方法。

(3)问卷调查法。对各个已开设这两项课程的高校学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采用以下方法对调查问卷进行设计:在局部范围内进行初测,征求有关专家前辈意见,整理制定出该研究的的调查问卷基本框架。通过初测汇总对效度进行评定,最后再确定该次究的调查问卷表。

(4)问卷调查实施与有效率。①通过浙江省大体协武术分会年会会议期间发放调查问卷表,确定浙江师范大学等16所大学。②通过各学校体育部散打、跆拳道带课教师,向各高校学生发放自编问卷200份。问卷的发放采用现场发放的办法,以确保问卷调查的准确性、有效性。共回收问卷192份,有效问卷186份,回收率为96%,有效率为93%。

(5)调查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科学统计处理为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 结果与分析

(1)根据比较分析结果得知,目前,在浙江省高校学生学习散打运动、跆拳道运动课程动机“社会影响力”“兴趣爱好”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学校开出的若干体育项目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兴趣爱好的项目进行学习。结果显示,选择跆拳道运动课程的学生的人数大大超越了选择散打的人数。

①动机是诱发和维持有机体朝向一定的目标前进的内部驱力,并使该行为保持一定时期内的心理倾向。通过问卷调查和对专家前辈的访谈,分别对跆拳道和散打运动在浙江省高校学生学习的动机调查中占总比例前5位的动机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表1显示:合理的营销策略以及各类新闻媒体宣传跆拳道项目的价值意义,是学生学习跆拳道“兴趣爱好”的动机主要因素之一,再者跆拳道品势、击破、跆拳道舞具备的观赏性,运动竞赛体制操作的简便性。“自卫防身”的动机因素主要是想在闪展腾挪中学会运用技术动作保护自己,即使遭受袭仍能借助学习技能安然脱险,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再者跆拳道是一项极重视礼仪的道德的竞技运动,具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在大学生心理上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晋级升段”的动机主要是在校园跆拳道社团或者校代表队中树立威望。“强身健体”主要是因为想拥有一个强健体魄的动机和提升自我的健康状况。“参加竞赛”的动机主要是目前高校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渴望获得社会认可的。

②通过表2显示,高校学生在学习散打课程的动机主要是 “自卫防身”想通过学习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克服性格上的弱点。“磨练意志”的动机主要是为了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兴趣爱好”的主要是受到电影电视武侠小说及社会和家庭父母等影响。“强身健体”的动机主要是为了保持较好的体形或拥有一个强健体魄,增强对异性的吸引力等。“参加竞赛”的动机主要是因为对自身(“兴趣爱好”的主要是受到电影电视武侠小说、社会和家庭父母等影响。“强身健体”的动机主要是保持较好的体形或拥有一个强健体魄,增强对异性的吸引力等。“参加竞赛”的动机主要是对自身)的不自信,希望获得认可能在校园中树立自我的强者风范。

(2)根据调查分析的结果显示,提出散打运动在校园中推广普及的相应对策,根据上面数据对比分析出选择课程动机因素,得知高校学生对选择课程的动机最大区别是:学习跆拳道的主要动机是“兴趣爱好”和“晋级升段”,上述这两项是散打运动项目中体系最不完整,宣传推广能力比较差的主要因素。根据上述两项对比,目前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和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动机,对散打运动在高校的推广普及提出以下对策。

①目前,在普通高校中开设的散打课教学内容中扮演了主角地位仍是踢、打、摔,可见目前散打教学内容在高校还是基本延续“老三样”为主,教学大纲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更是缺乏创新与突破。根据高校学生学习跆拳道“兴趣爱好”的动机,针对性地改革散打运动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首先应设计开发出精美的散打运动服饰,使之具有散打的特点和民族特色。同时对竞赛规则进行修改,使比赛更直观易懂,增加观赏性。另外,也应结合传统武术套路的内容制定攻防演练章节,进行软兵器对练的推广。相比起跆拳道的品势、跆拳舞的表演上述几项的开发制定将大大增强散打运动竞赛体系的观赏性。

②为了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散打运动的兴趣“晋级升段”是散打运动在高校推广普及改革的重点,根据散打运动在高校的推广现状及其特点,借鉴跆拳道国技院的晋级升段制度完善散打运动的规范体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散打运动体系的级位段位制度进行改革:加大媒体宣传力度,改革组织管理机构。设立武术散打协会把级位段位的“考评”权限下放,进行商业化炒作;改革申报和审批,简化评审体系;改革考评标准、内容及方法,便于切实可行。在全国高校中首创武术段位制考核办法的复旦大学:学生在修满整个课程可参加国家段位考试,通过者即可获得国家体育部门颁发段位证书。全面实施课程段位制后的复旦大学,考段风靡校园,选课率空前高涨 。所以在散打运动的推广普及中,应充分发挥段位制的作用,让更多的人投入到散打运动中来。

3 结语与建议

3.1结语

通过对散打与跆拳道课程在浙江省 16所高校中推广普及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认为:散打课程教材内容相对比较单一老套,学生对学习散打运动的兴趣不高,缺乏激情;而相比跆拳道的教学内容多样,简单易学,晋级升段制度社会影响力大,讲究礼仪规范富有团队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技术方面,散打运动相对跆拳道运动的技术动作过于单一偏重于击打效果,缺乏创新意识,在学习摔打的过程中女生由于力量不足感到难以驾驭;而跆拳道技术有完整的教学体系相对简单易学,学生容易理解并很快地掌握其中的要领,有助于进一步学习增加信心。散打教学过于重视击打效果,从而忽略规范性与表演性相结合。中华武术中特有的表演的功能缺失,使学生降低和丧失对散打的兴趣和爱好;表演与实战相结合的传授是跆拳道在教学过程中最大优势,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实战的热情。

3.2建议

散打运动教学过程中不应仅仅局限于实战教学,应结合武术中许多表演性的攻防演练套路,整合出若干套有代表性的攻防演练套路以增强散打运动的欣赏性和对练习者的吸引力,演练套路也可作为散打运动教学的基本内容。改革是散打运动级位、段位制是改革重点部分,设置青少年时期的级位制度,细化段位分离出初级级位制度,简化内容及考试方法,下放段位制考试权限,让散打级位、段位制考试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段位制的作用。改变散打比赛的判分制度,加强研制电子护具使判罚科学化,观众对比赛胜负了解更清晰,为保障散打运动在高校普及推广中的教学质量,提高高校教师业务水平,规范统一高校散打教材,改善教学条件。降低实战的危险性,明确限制对要害部位的攻击。在高校校园中普及推广散打运动,保障它具有长期稳定的传播对象,让散打运动逐步纳入高校学生的必修课,提升它的社会地位,让散打运动真正成为我国的国技。

[1]卓磊.山东省高校体育院系武术散打专项选修课教学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1(6):67-69.

[2]余千春,王华锋.高校学生学习散打和跆拳道动机的对比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107-108.

[3]周义义.中、韩学校体育教育中本土武技开展方略的比较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9(5):86-89.

[4]林大参,张云龙,高廷波.上海高校推广《中国武术段位制》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武术科学,2008(11):57-58.

[5]刘卫军,李力,庞会岩,等.格斗项目跆拳道缘何能成为高校体育课程之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9):1245-1246.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Mo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Sanda and Taekwondo in Zhejiang

Huang Xiande
(Zhejiang Wanli University,Ningbo Zhejiang,325100,China)

The questionnaire, literature and mathematical analysis, expert interviews and other methods, to choose the motivation of Sanda and Taekwondo classes in college students in Zhejiang Province 12 were studi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in motivation of learning Taekwondo is "interest", "self", "cut up some"; Sanda in the "cut up" style traditional propaganda to follow. Stressed the kick, hit, throw, take, competitive combat is too strong.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draw the motivation of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proposed reform of Wushu sport promotion promotion period, combined with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Taekwondo, enhancement of the Sanda courses of ornamental, the reform of Sanda,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Sanda courses and better promote popularization of Sanda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and improve.

Motivation;Contrast;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80-32

A

2095-2813(2016)04(c)-0020-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2.020

猜你喜欢

跆拳道普及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形而上学经验还是否可能——试论否定辩证法的思辨动机
野外生存的基本装备之普及篇
跆拳道奶奶
动机比能力重要
嘻哈跆拳道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凶手的动机
天文知识普及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