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2016-07-02唐三红
唐三红
学习方法对于中学生的重要性,很多教育专家和一线老师都反复强调过。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学习方法比考试成绩更为重要。”在由某权威机构组织的一次中学生学习调查中,北京、上海、苏州、广州等城市重点中学的学生接受了采访。经过统计和分析,发现绝大多数成绩优秀的学生,都有自己一套非常明确,详细的学习方法。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注意给学生以学法指导,让学生平时做好积累、阅读方面的工作,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我简单谈一谈自己这方面的一些作法。
一、语言积累是学好语文的基础
语文的知识点比较凌乱,除了各种音字词句等基础知识外,还有诗歌、散文、文言文等重难点,常常让初中生感觉无法下手。其实,语文学习的关键还是要靠语言积累,靠平时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应用,靠自己对语言的领悟能力等。
第一个积累的途径是看书读报。只要你肯钻进书的海洋游历一番,经过一段时间后,你就会发现曾经结结巴巴的你居然能出口成章了。博览群书确实能快捷有效地积累知识,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的综合能力。一般来说,阅读量增加了,语文水平自然也就提高了。
第二个积累的途径是熟读背诵。汉语词汇丰富,运用灵活,要使自己对语言的运用不假思索、得心应手,必须对语言文字作千百次的重复,才能使其规律、含义、韵味等在头脑中固定下来,使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熟读和背诵便是完成语言强化的必由之路。
第三个积累的途径是增加作文密度,从写作中积累语言。熟读背诵是通过语言的输入增加大脑的语言信息,作文训练则是调动大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筛选,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作文是更高层次的积累语言。要使大脑内语言信息系统灵活自如地运转,必须加大语言周转的密度。有人认为,目前中学生作文水平每况愈下,这并非危言耸听。要扭转这一局面,加大作文的密度是其方法之一。
二、培养语感很关键
语感是语文学习的一个关键所在。那么如何培养语文的语感呢?方法有很多,比如:
(1)多看多记。多看,既看生活,又看书本。多记,中外名篇、文学常识、成语、典故,都要记。观察和积累是培养语感最基础的一步。
(2)诵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道出了“读书”的真谛。在诵读的过程中首先要注意语句的停顿、重音、语调的变换等技巧的培养。例如:朱自清在《春》中的开头写到“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用那舒缓的语气,很容易便让人体会到对春天的热爱、急切盼望春的到了和春天到来时的欣喜,同时也写出了万物复苏的情景。
(3)运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比如:徐志摩《再别康桥》中“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如果只停留在字面上,就会觉得平淡无奇,只不过是诗人故地重游时的情形,如果能设身处地同时“体验”诗人当时的心情,就能体会到作者对故地眷恋珍惜而又略带忧郁的真挚情感。
(4)在阅读时把情与景结合在一起。例如:李白在《送友人》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前者是景语,后者是情语,景语是传达和烘托的有力手段。所以清代学者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总之,培养良好的语感既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
三、语文学习要内外结合
语文学习一定要拓展阅读面,不能只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要做到内外结合。结合多年语文教学实践探索出了五个一学习法。
(1)每人准备一本字典式词典
俗话说:“字典是不说话的老师。”如果每个学生都准备一本字典随时带在身边,那么就等于多了一位老师。这位不说话的老师随时教你拼音、释义、辨别字形。学会查字典,经常利用字典,对同学们的语文学习会很有帮助的。
(2)订一种报纸或杂志
订一种报纸或杂志,对培养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大有益处。比如一些好的报刊大多有针对性,而且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文章活泼而又风趣信息量大,很受欢迎。试想,如果每一个学生都坚持订一种杂志或报纸,那么全班至少有30~40种报刊在班上传阅,良好的课外阅读风气就会形成。
(3)每学期读一部中外文学名著
中学生应该每学期读一部中外名著。名著作为中外文化的精华,无论是内容还是其表现手法,都远远超出通俗小说。比如我国的四大名著,国外的《鲁宾逊漂流记》《昆虫记》等,其鲜明的人物形象、丰富的想象,令人过目难忘。
(4)每天读一篇好文章或一首小诗
知识面窄使许多同学产生一种厌恶感。一到作文课,好多学生便搜肠刮肚,愁眉不展。究其原因是因为肚里的墨水太少了,平时阅读得太少了。针对这种情况,就应该在基础年级培养多阅读的习惯。提倡坚持每日读一篇好文章或一首精美的小诗。古今中外,举不胜数。只要有毅力,愿意读,好文章或精美小诗尽可大量阅读。关键是贵在坚持。
(5)准备一本课外笔记本
光看、光读还不够,还要多写、多记。再精彩的段落,再精美的诗篇,天长日久,也会慢慢遗忘的。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为了使所学的知识较长久地留下来,因而,应提倡除了课堂笔记外,每人还要准备一本课外笔记本。专记在课外阅读的精妙格言、警句,有启发意义的段落,有韵味的小诗及自己的心得、体会。坚持好一学期下来,往往有厚厚的一本,既有名言,又有小诗,还有自己的心得体会,可谓“百宝箱”,捧在手里,心里是从未有过的充实。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在生活中、学习中不断地积累。因此,学生们只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收获成功的喜悦。
(作者单位:河南省三门峡市外国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