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习题教学的五项原则
2016-07-01张淑焕
张淑焕
摘 要: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内容中,习题教学一直是大家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数学习题教学中遵守五项原则从根本上为我们分析了习题教学的实质和目的,旨在为习题教学开辟一条新的路径。教师在数学习题教学中严格地遵循这五项原则,合理地安排教学活动和内容,能取得相应的教学效果。本文就高中数学习题教学的现状和课堂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具体探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应用五项原则开展教学活动。
一、目前高中数学习题教学的现状
在现今的高中数学习题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主要存在两方面的不足: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课堂教学模式的更新不足。教学内容的安排合理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该堂知识点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反观我们大部分学校在数学习题的教学活动,教师的教学内容是用统一的标准传授给学生群体,在这个过程中,忽视了学生之间学习能力和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而且课堂中教师的指导也不可能具体到每个学生。
二、高中数学习题教学过程中的五项原则
1.传统性和创新性的融合
高中数学教材中的例题,一般都比较经典和典型的。教师要把握好教材例题的教学,在将知识点进行合理融入和讲解的同时,要给学生拓展更具有创新性的习题解答,而不是仅仅通过板书和口头的表述将习题的解答方法传递给学生。
案例1:在高一上册的“集合”这一章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不同颜色的数字卡纸,将集合中存在的“交集”“并集”“空集”等知识点,进行讲解。同时,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扩充学生的知识范围,多加些新的题型来深化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典范性与示范性的融合
任何科目的学习都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数学也不例外。数学各知识点的题型转换、解答技巧和解题思路,需要学生经过适当的练习和积累以后,才能真正变成学生自己运用自如的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丰富题型,多介绍解题方法,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一般要先抓基础题型,教师进行示范性的引导,让学生能发现题型中的规律和特性。在大量的基础练习后,学生已经掌握了知识点的基本运用,此时再加大题型的难度和技巧性,从而强化学生的解题思路。
3.针对性和目的性的融合
习题的操练要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题海无涯,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找到真正具有练习效果的习题,才能使得学生的学习具有实际意义。因此,具有针对性的习题练习是教师要经常在课堂上或者课外进行教学活动。有的学生基础不牢固,需要练习的是大量的基础题 型;有的学生基础牢固,需要的是知识点的延伸和题型难度的加深。
案例2:在高中数学的习题教学中,我在教完一个知识点以后,除了书本上的习题练习以外,我还会在课外的题型资料上,为学生综合设计出一套结合基础练习和难点加深的习题训练试卷。在教完“导数”这章后,我就给他们设计了这样一套综合性极强的试题,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可以着重写基础性的训练、尝试性地去思考难题;基础牢固的同学,在完成基础性的习题训练以后可以着重于解答较难的题型。这样的一套试题,不仅符合学生群体中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需要,还给了学生相对的选择权利和思考自由。
4.综合性与选择性的融合
数学习题中除对单个知识点的考量外,还有许多综合性和灵活性比较强的大题,这可考验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教师要经常对单元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并且给学生布置相应的综合性比较强的习题来训练。
5.条理性和启迪性的融合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启发学生在解题思路上灵活多变。思维的条理性主要表现在学生答题步骤的书写上,教师要对学生的答题步骤有严格、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书写的解题步骤除字迹工整以外,还要能让人理解其题目的解题思路。启迪性的培养评价方法为:教师在教学活动能否合理地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思考和提问。学生不可能只听老师的讲解和几个题型的练习就能完全掌握一个知识点,所以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去探究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欣宁.高中数学习题课的探究[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4,(6).
[2]姚海波.谈高中数学习题教学的五项原则[J].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2014,21(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