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心理压力成因探讨及干预策略研究
2016-07-01杨冬
杨冬
摘 要:本文对研究生心理压力出现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进行探究,通过分析学业、生活以及就业情况等,找到研究生心理压力产生的根本原因,对其心理压力的预防措施进行研究,使用整体规划、科学指导、社会实践等方法,使研究生们的心理压力逐渐减少,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科研环境,进而增强研究生的自我调节能力。
1.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1)学业压力。在读研究生教学形式和本科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很多学生不能适应这种学习方法。研究生学习内容难易程度与本科相比也有一定的改变,这使得很多研究生在学习当中不能适应,出现了心理压力。
(2)科研压力。在校期间,研究生需要参加科研项目,这就要求研究生能够合理转换角色,从一名学生转变为科研人员,部分研究生对自己能力缺乏自信,并且在本科学习中动手实践的次数较少,出现了迷茫的情况。当科研中遇到问题时,通常情况下导师会要求研究生自行解决,这样一来研究生更加迷茫,因此出现焦虑的情绪。
(3)论文压力。研究生的论文好坏直接反映了其学习成绩,因此研究生必须认真对待论文,尤其是硕士毕业论文,在答辩之前就会担心是否能回答导师的问题。对于平时学习不认真的学生,毕业论文给他们造成的压力可想而知。
(4)就业压力。研究生在毕业时均想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并且待遇好于本科生。但是往往在现实当中,各大企业给出的待遇与研究生心目中的待遇差很多,他们心里难免会出现失望情绪。
2.调节研究生心理压力的方式
(1)科学指导、全面规划。在前文内容中我们可了解到,研究生在学习阶段其身心健康发展属于比较长期性的过程,所以,想要切实实现教育目标,应对学生的整体发展过程做出较全面的策划,对每一个细节均进行良好把握,积极指导并帮助学生有效解决在学习生涯中所面临的困难,进而减轻其在科学研究以及学习等环节的压力,提升研究生的学习效率,为其今后发展提供帮助。
在进行此项工作的过程中,应重点注意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当研究生最初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活动的时候,应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具体特征与实际情况展开分析,了解其今后想要发展的研究领域,与其探讨之后拟定出适合其发展的培养规划。第二,当研究生进入学校学习2个月之后,应在合适的时间和学生展开深入的沟通,切实掌握其兴趣、学习经验以及生活经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结合这些方面为研究生制定正确的发展路线,并研讨研究生的论文方向与科研领域。
(2)企业实习、工作推荐。研究生导师应依照研究生的具体特征以及研究领域与兴趣爱好等多个方面,带领研究生积极参加一些科研项目,在提高研究生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也使其得到锻炼,让研究生对所学知识内容掌握透彻。在参加科研项目的过程中,研究生能够和企业进行实质性的接触,并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各项需求加以深入了解。
当研究生走出校门面向社会的时候,一份优质的工作对他们来讲是最为重要的。首先,应依照研究生的真实想法与职业方向,事先与用人单位进行联络,将研究生的各项条件与优势向企业进行汇报,为研究生的实习提供条件。其次,研究生在投递简历的时候,导师可以辅助研究生研究该企业以及事业单位是否存在不足之处或发展优势,使学生可以找寻到一份优质的工作。最后,凭借自己的人脉关系网向各大企业推荐综合素质较强的研究生,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3)坦诚交流、和谐关系。在导师的帮助下,研究生可参加一些专业性的学习与科学研究项目。在编撰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学生们应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精神,而这也是导师非常看好的。因此,只有综合文化素质水平较高的导师,才能对研究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研究生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学到更多的知识,对其今后的发展有所帮助。
研究生在出现心理压力时绝大部分均源自于实际生活,因此必须切实将实际生活融入其中进行了解,并明确研究生的实际需求与兴趣特征。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缔造完善的生长条件,协助研究生有效提升其受压能力,对研究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有着较佳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建东.研究生心理压力成因分析及缓解策略研究[J].高教学刊,2016,(2).
[2]夏侯雪娇,宋大鹏,薛 诚.研究生心理危机成因及预防干预[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