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近黄昏
2016-07-01王杰夫
王杰夫
苹果曾是舞台聚光灯的焦点。2004年用iPod定义移动音乐设备时它是,2007年携iPhone掀起移动浪潮时它是,2009年借iPad开辟个人数字生活第三屏时它是—但现在它不是了。
至于苹果退出舞台中央的迹象最初出现在何时,每个果粉内心都有感知。能够查询某个词汇网络流行度的Google Trends提供了一个综合性的答案,数据显示“苹果”的热度顶点为2012年9月,也就是iPhone 5发布前后,同时临近乔布斯离世一周年。从那以后,虽然苹果的热度曲线还会在每年9月(新款iPhone发布时)迎来波峰,但其整体趋势却不可避免地下滑了。
没有人可以永远站在舞台中央,苹果也不例外。
苹果的影响力形成的良性循环开始出问题
一直以来,作为市场领跑者,苹果可以比竞争对手更轻易地获得媒体关注。谈到苹果的优势时,这一点常常被人忽视。很少有技术公司能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甚至在技术以外的领域能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 点。
这种情况下,苹果的任何新产品都会获得一种放大效应,让苹果在切入新领域的初期获得巨大优势。以2015年苹果推出的智能手表Apple Watch为例,它从无到有,占据了整个智能手表市场超过60%的份额。
Apple Watch在首季度获得300万只左右的销量,几乎是当年iPhone首季度销量的10倍,然而增长的乏力也异常明显。对比发售首年的销量,Apple Watch不过是iPhone的两倍而已。几乎可以肯定,如果Apple Watch不是苹果的产品,单凭产品自身的优势,它绝对难以在第一年就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
然而,苹果影响力的优势建立在它不断推出有实际影响力的产品之上,以形成良性循环。在这个循环中,市场会对它的产品做出不理性的反应,就像对Apple Watch那样,但这无疑是以影响力的削弱为代价的,而且难以持续。
苹果另一款产品Apple Pay体现出了真实的境况:市场认知度与市场接受度的巨大落差。盖洛普咨询公司在去年7月的一篇文章里说,尽管65%的人宣称对这款产品有所了解,但只有6%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会在接下来的一年中使用它。
当大家都在变成“苹果”
除了影响力下降,苹果面临的又一个问题是,它不再独一无二。
当然,iPhone确实与Android系手机越来越相似,但这不是这里要讨论的重点。苹果的特别不仅仅体现在产品上,还反映在它建立品牌时所依靠的那一整套营销策略上。
当我们谈论苹果时,除了iPhone、iPad、Mac等产品,我们最常提到的就是苹果发布会和零售店,而它们恰恰是苹果跟随者们投入巨大精力去学习的地方。
早年的苹果发布会被认为是乔布斯施展“现实扭曲力场”(果粉对于乔布斯现场强大营销能力的一个比喻)的舞台。而如今,每年在中国举办的大大小小几十家发布会几乎都采用了类似套路、类似PPT、类似着装风格,以及八九不离十的产品宣传片—甚至一个个X布斯的走台路线也都经过了反复操练。
同样的模仿也发生在线下零售店。那些开在三四线城市的国产手机零售店,大多开始采用全透明玻璃幕墙、原木产品展示桌、纸质产品包装盒这些设计元素。它们在细节上还远远不如苹果零售店,但至少是中国40家苹果官方零售店外的低配版选择。
苹果在中国被祛魅了,同时它的品牌价值也在被稀 释。
成也iPhone 6,败也iPhone 6
在苹果这几年的热度下滑曲线上,2014年9月是一个特例,大屏幕iPhone 6的推出一度将苹果重新推至高峰,而拉动这一增长的主力—中国,也一跃成为苹果的全球第二大市场。
其实在iPhone 6推出前,苹果曾一度被看衰。上一年问世的iPhone 5s没有实现预期的增长,iOS的市场份额也在被Android挤压,苹果需要找到下一个增长点。
iPhone 6的诞生,让中国市场原本被压抑的需求一下子释放出来,2015财年,苹果在中国的销售额增长了 84%,中国市场的比重超越欧洲,为苹果提供了近1/4的利润。一切看上去很美好,苹果CEO库克也给予了中国市场足够的重视,2015年他多次来华,视察中国苹果零售店、与政府沟通,还开通了新浪微博。
然而,中国市场本身并不成熟,iPhone 6在中国的成功有偶然因素,它透支了部分中国消费者的购买需求。“人人都买了一部iPhone 6。”汇丰银行分析师史蒂芬·C·佩拉对《纽约时报》表示,但他们“不太愿意升级到iPhone 6s,因为后者只有很小的改变。”
此外,iPhone 6在中国的热卖使它在中国彻底沦为随处可见的“街机”,大批新用户为了炫耀而购买。由于出货量太大,iPhone的稀缺感被削弱,苹果原有的技术奢侈品品牌的形象也被淡化。
终于,苹果越来越像一个普通的苹果。在刚刚结束的WWDC 2016上,苹果开放了更多的API,但却少了one more t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