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四川省桑蚕干茧质量分析报告
2016-07-01杨成卫蒋西刘畅
杨成卫++蒋西++刘畅
015年,四川省持续落实土地资源产权制度,鼓励土地使用权流转,力推标准化桑园建设,不断推进区域生态建设;持续探索传统文化开发方式,深挖蚕桑丝绸文化资源,突出四川元素色彩,不断推进优秀文化建设;持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开发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促进企业发展提质增效,不断推进地区经济建设;以蚕桑产业为抓手,扎实推进精准扶贫,推动全面小康实现,不断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2015年,四川省桑园面积185万亩,与2014年持平;发放蚕种201万张,比上年减少9万张,同比下降4.29%;蚕茧产量7.6万吨,比上年减少0.1万吨,同比下降1.30%;生产蚕丝40203 吨,同比增长5.53%,占全国丝产量的23.36%;丝绸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54.27亿元,同比增长0.11%[1]。
2015年,四川省纤维检验局积极开展桑蚕茧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和公证检验工作,组织绵阳、德阳、南充、眉山、资阳和遂宁市纤维检验所检查蚕茧收购站92个,现场抽检样品39批次,组织中国桑蚕干茧公证检验成都实验室、凉山实验室和南充实验室对凉山、南充、绵阳、资阳、德阳、攀枝花、宜宾、成都等11个市州的桑蚕干茧就生产、使用和交易等环节进行了公证检验,共检验900批次,综合质量水平稳步提升,平均质量标志为4.4A3461Ⅱ,涉及蚕品种有7532、871×872、箐松×皓月、洞庭×碧波、川山×蜀水等品种,涵盖了草笼和方格等茧别。
四川省桑蚕产业发展情况
(一)发展格局得到优化。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中明确指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优化特色农业区域布局,加快建设特色蚕桑等集中发展区,促进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随着政策引导力度的加大,攀西、川南和川中北三大蚕业产业带发展势头良好,30个蚕桑基地县和50个万亩蚕桑核心示范区建设持续加快,一批蚕桑重点县和专业乡镇、专业村的规模优势开始显现。
2015年,四川省新建标准桑园超过10万亩,培育10亩以上专业大户6万户,30亩以上家庭农场2100户[2]。规模化的推进,使集中成片桑园代替了零星分散的“四边桑”,蚕桑业逐步成为产区农民创收主业。以凉山州宁南县为代表的“政府+龙头企业+农户”的行政主导模式、绵阳市涪城区为代表的“公司+共育户+农户”的市场运作模式和南充市南部县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运营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以共育户为技术服务平台,强化了技术服务指导,与蚕农结成利益共同体,共享发展成果,促使蚕茧单产、质量有了明显提高,蚕茧综合质量已经达到全国先进水平[3-4],蚕桑产业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效益型转变。
(二)多元化应用取得进展。在传统的蚕桑产业发展模式外,四川省探索了将单纯的栽桑养蚕拓展到桑园立体种养、休闲文化旅游及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等领域,使得蚕桑资源多元化利用取得了进展。目前,四川省近30个县区发展果叶兼用桑,面积已突破10万亩,投产达到3万亩,我省已成为全国最大、质量最优的桑果生产基地。各市州积极推进蚕桑产业模式创新,桑叶茶、桑果酒、桑枝食用菌、食用蛹等新产品的开发已初步实现专业化生产,这些创新实践为丰富产品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开辟了新的途径[5]。同时,休闲、观光、旅游等功能逐步融入蚕桑产业,初步形成了一批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环境改善的休闲农业新态势。以蚕桑为基础,以创意为手段,以文化为灵魂,以现代科学技术和循环低碳经济为理念,对蚕桑产业链各环节的物质和文化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实现了蚕桑业的华丽转身。
四川省充分利用“文化产业提升工程”契机,围绕蚕桑丝绸文化资源开发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深入挖掘具有四川元素的蜀锦、蜀绣、羌绣、南方丝绸之路等蚕桑丝绸文化资源,重点开发的成都蜀锦工场、四川丝绸博物馆、锦门丝绸文化主题公园、郫县安靖蜀绣文化产业园、南充“千年绸都第一坊”、南充丝绸文化公园、南充丝绸文化展示馆等,有力地促进文化创意与消费品工业、旅游业等领域融合发展,加快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开展蜀锦、蜀绣、唐卡、羌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充分展示了四川省蚕桑丝绸文化资源开发深入推进的新成就。
四川省桑蚕干茧质量分析
(一)年度间综合质量稳步提升。2011—2015年间,桑蚕干茧综合质量水平比较稳定,波动起伏不大,以2011年4.5A3463Ⅱ为最优[6],其次为2015年4.4A3461Ⅱ。2012年受市场波动影响,劳动力、能源、生产资料等成本和茧丝价格持续走高,蚕茧生产管理相对放松,综合质量有小幅度下滑,同步于全国桑蚕干茧综合质量小幅度下滑。2013年和2015年桑蚕干茧综合质量水平逐渐攀升至4.4A3461Ⅱ,已基本持平2011年水平。
(二)品种间综合质量存在差异。经多年繁育淘汰及养殖,在四川地区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下已形成了 7532、871×872、洞庭×碧波、箐松×皓月、川山×蜀水、两广2号、夏芳×秋白和雄蚕等多品种共用的格局,攀西产业地区主要使用7532和箐松×皓月,川南和川中北产业地区基本使用871×872、川山×蜀水等品种。
2015年,雄蚕、箐松×皓月、7532综合质量高于全省平均值,其中以雄蚕5.1A4387Ⅱ为最高。871×872、两广2号、夏芳×秋白、洞庭×碧波、川山×蜀水等综合质量低于全省平均值,其中以洞庭×碧波3.2A2648Ⅲ为最低。川山×蜀水新品种质量标示为4.6A4187Ⅱ,高于全省平均值,由于饲养规模很小,未列入统计。
2011—2015年,各蚕品种变化趋势与全省平均质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保持了稳中有升。雄蚕等新品种的养育范围及使用比重不断提高,优质品种逐步推广使用的发展趋势已经显现。
(三)地区间综合质量呈现规律。2015年,凉山州、绵阳市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以凉山州4.9A3769Ⅰ为最优。资阳市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持平,南充市、德阳市等市州则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11—2015年,各市州综合质量水平变化幅度基本同步于全省质量变化。
(四)茧别间综合质量差异明显。随着社会对蚕茧质量品质的重视,方格蔟的推广使用日益普及,方格蔟的易操作、易贮藏、吸湿性强等特点,使蚕茧的化蛹率、茧形和茧色等均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很大程度降低下脚茧比例,有效提高蚕茧质量。按质论价的鲜茧结价方式的使用,使方格茧和草笼茧在收购环节的价差也非常明显,最大可达10元/公斤。
(五)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综合质量差异显著。蚕品种871×872在四川省使用范围较广,各蚕茧主产区均有使用。2011—2015年间,该品种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点,其综合质量状况仍以凉山州为最优,凉山州地理气候优势和政府为主导的生产模式是蚕茧质量优良的重要保障。绵阳市由于企业质量意识较强,管理较严格,其蚕茧质量也高于全省平均质量水平。
四川省蚕桑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标准化程度不高。目前,我省蚕桑产业主要集中在丘陵、山区地带,由于地形限制,导致桑园标准化建设滞后,且随着栽桑养蚕人工成本的增加,农药、化肥和农业机具等生产资料的价格高企,养蚕人才的缺乏,出现了重蚕轻桑、重栽轻管的粗放式管理现象,导致桑园抗旱抗涝抗病虫害的能力低,天气等异常情况的出现,极易造成桑叶产量下降,质量变劣,影响蚕桑生产。2015年秋季部分地区暴发桑螟,就导致桑叶损失达60%[7]。
由于蚕桑产业需要大笔资金投入,但利润率相对偏低,个别地区为追求超额利润,而采取压级压价等杀鸡取卵的短期行为,缺乏全局观念和长远目标,小蚕共育技术普及率不高,方格蔟等优良蔟具普及不足,省力化农业机具缺乏,标准化养殖技术规范的缺失等都严重挫伤了茧农的生产积极性,损害了蚕桑行业的长远利益。
(二)资源综合利用率不高。传统的蚕桑产业发展就是为了“一粒茧”和“一根丝”,而桑树的茎、叶以及蚕蛹、蚕蛾、蚕沙等资源往往被闲置,导致蚕桑资源利用率不足3%[8],这不仅制约着栽桑养蚕比较效益的提升,也使蚕桑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虽然近年来蚕桑产业的多元化开发,但蚕桑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也仅仅接近20%,提高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率,充分发挥其潜能任重道远。
四川省蚕桑产业发展建议
(一)深化农业改革,推动桑园建设标准化。深化农村改革,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和农村土地流转等工作,推动土地要素的流动和重新配置,鼓励龙头企业作为土地承包主体,坚持“因地制宜、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原则,抓蚕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作业道路和排灌沟渠等桑园基础设施,大力推广以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为代表的高效农业技术,提高蚕桑业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集中连片,合理布局,统一标准建立连片产业基地,不断夯实桑树基础和养蚕基础,为“一季多批”养蚕和“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养蚕提供基础保障。
树立大农业、大产业理念,以桑树为中心,制定标准化种植规范,发展桑园间作蔬菜、粮食、牧草、药材等复合经营模式,发展林下养殖等多种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综合利用桑园,改变单纯依靠蚕茧的被动局面,解决粮桑争地、菜桑争地的问题,提高土地的复种指数,充分挖掘土地的经济效益,增加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最大程度地发挥土地资源的潜力,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综合经济效益。
(二)加强技术应用,推动养殖技术标准化。在品种上,加强蚕桑品种选育工作,切实提高桑树、蚕种繁育质量,有效防止品种退化,加大基因改良方面的研究,加速优良性状的筛选,根据养蚕技术、生产条件、养蚕环境和市场需求等,加强对蚕品种资源的分析和研究,在最基础性的蚕品种选育工作上实现突破性进展,大力推广雄蚕、川山×蜀水等蚕桑优良品种,切实提高茧丝质量。
在机具上,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加快研究推广投资少、见效快、耐使用的蚕房、蚕台、机具等设施设备,不断提高蚕桑设施化、机械化、科技化水平。推进切桑机、微耕机、小蚕饲育机等省力化的应用,切实促进蚕桑产业提质增效,探索推广物联网技术,实现栽桑养蚕精准化、自动化作业,进一步提高单产质量和效益。
在技术上,加快制定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形成小蚕专业化共育技术、大蚕省力饲养技术、自动上蔟技术、仪评收茧技术等具有四川特色的主推技术,将蚕桑生产的重点由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和效益增加,努力在单产、品质、效益上下功夫,力争在桑园面积和发种量稳定的前提下,提高单位产量,提高蚕农生产收益,提高产业总产值和附加值。
(三)提供优质服务,推动茧丝市场规范化。各级蚕桑管理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发展规划,引导各种要素进一步向优势产区集中,促进产业转型发展,加快蚕桑综合利用,把产业规划与精准扶贫政策结合,围绕蚕桑产业、粮经等做文章,开展多元产业帮扶。引导发展蚕桑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组织,为蚕农提供小蚕共育、病虫防治、物资供应、作业外包等专业化服务。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弱化政府对企业运营具体事务的干预,利用市场机制推动蚕桑行业改革。
在放活市场“无形之手”的同时,用好政府“有形之手”,加强茧丝质量监督和规范管理,积极开展蚕茧质量监督检查和计量仪器的检定校准等工作,加强对鲜茧收购的监督检查的力度,形成常态化监管,打击收购毛脚茧、过潮茧和统茧的严重质量违法行为,实施优质优价政策,保证收购秩序稳定,规范蚕茧市场环境,稳步提高四川省蚕茧产品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祥平,程明,刘凯旋,等.四川省2015年茧丝绸行业运行情况及2016年趋势预测 [J].四川蚕业,2016(1):8.
[2] 涂建华.在全省现代蚕桑产业基地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J].四川蚕业,2015(4):1-3.
[3]中国纤维检验局.2015年春茧期桑蚕干茧质量分析报告 [J].中国纤检,2016(2):36-38.
[4] 中国纤维检验局.2014年度桑蚕干茧质量分析报告 [J].中国纤检,2015(13):22-25.
[5]杨彪,杨远萍.四川省蚕桑资源多元化发展进展综述 [J].四川蚕业,2015(4):4-6.
[6]四川省纤维检验局. 2014年度四川省桑蚕干茧质量分析报告[J].中国纤检,2015(9):16-19.
[7]万津瑜,吴钢. 2015年秋季我省部分地区暴发桑螟[EB/OL]. http://www.scagri.gov.cn/kjfw/zwbh/201601/t20160120_456865.html.
[8]廖森泰,肖更生,施英.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的新内涵和新思路[J].蚕业科学,2009,35(4):913-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