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午餐吃上瘾,扶贫扶出坏脾气
2016-06-30华说
华说
“我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这是德国诗人海涅的名句。诗人是敏感的,道出的心思,“人人心中有而笔下所无”,遂引发共鸣,至今人们还广泛引用。可见,愿望是一回事,结果是另一回事。“播下龙种收获跳蚤”之事,在真实世界里比比皆是。
譬如说《半月谈》的一篇报道,说在陕北革命老区,国家扶贫力度逐年加大,各项优惠政策不断落地,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尤其是伴随着扶贫力度的加大,受助的农民依赖性增强,总指望着政府救济和补贴。
30岁的胡某是延安市志丹县金丁镇胡新庄社区的一位农民,种植大棚已近四个年头。作为村里最年轻的大棚种植者,目前他经营11个大棚,一年能有十几万元的收入。
当地政府免费为农民修建大棚,提供免费的肥料、菜苗,还有技术服务。一期承包5年,他只需要掏三四千元的承包费。胡某表示,政府应该再加大扶持力度。“我这些棚的草帘子明年也该换了,希望政府能免费给换。”胡某说。
志丹县顺宁镇白草台村的任某也有同样的想法。种草莓每年收入六七万元,但他不愿意追加投资,“草帘子一块80块钱,政府给个三五十块钱的扶持就好了;当然,政府要是年年扶持就更好了”。
免费的大餐一旦吃上了,想不上瘾都难。这是不奇怪的。经济学说,这世上的每一个人都是“经济人”,自私自利无一例外。草帘子坏了,要换,一个是自己掏钱,一个是政府掏钱,选哪个?当然是后者。不要嘲笑农民的自私,城里的人也一样。君不见,高速公路节假日免费之后,不是吵吵嚷嚷着平日也要免费吗?其行为,和这两个从事大棚种植的农民有何区别?
救济也罢,补贴也罢,其实质,是一种收入再分配。这种收入分配,与基于市场的收入分配不同。市场的收入分配,是有清楚的权利和责任界定的,每一个生产要素的收入,取决于各自的贡献。劳动力的收入是工资,土地的收入是租金,资本的收入是利息,各得其所。在市场竞争下,均衡状态是收入等于其边际产值。作为收入再分配的救济和补贴,其收入权利是不清楚的。把这钱给张三,可张三并没有做出贡献,收入权利凭何而定?说因为张三穷,可穷不是生产要素,没有任何产出,何来收入?李四也穷,同样是穷,为什么救济和补贴给张三而不给李四?于是你争我夺,有权者上下其手,贪污腐败丛生,所有救济和补贴无一不是一地鸡毛,皆因收入权利界定不清而起。
不干活儿,没有贡献也可以拿钱,谁还会干活?干活的人挣的钱没有拿救济和补贴的人多,谁还愿意干活儿?救济和补贴越多的地方,干活的人越少,这是客观经济分析。评论这现象是好是坏则属价值判断。价值观说,包括救济和补贴在内的社会福利,会鼓励懒人,会培养争夺救济和补贴的“刁民”。这现象,在扶贫力度不断加大的老区是出现了——“有的人不愿发展产业,总是指望政府救济、补贴,时不时跑到乡政府来要钱,不给就不走”。“现在有些人隔几天就来镇政府要个30元、50元的,还觉得很骄傲、很光荣。政府为了息事宁人,只要有百姓来闹,就会给些钱打发走人”。好与坏,可取还是不可取,取决于你的价值观。客观的经济分析说,这一幕的出现是必然的。
扶贫中最为奇葩的“怪现状”,莫过于干部代劳种地。报道说,政府出钱投资建设了大棚和果园,但农民却并不领情,不愿种,宁愿外出打零工,于是乎出现如下令人“拍案惊奇”的场景:“乡镇干部只得亲自上阵,甚至出现干部种大棚,上街卖黄瓜,进果园打药、拉枝,而农民宁愿打麻将也不种地的现象”。或者,“干部只能帮忙管护、打药。久而久之,一些农户就认为,即便他们不下地干活,也会有干部代劳”。
为了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乡镇基层干部亲自下地打药管护、上街卖菜和水果,这样的一幕,似乎有些感人,干部的形象,也似乎有些伟大。然而说穿了却有些煞风景。干部这么做,不是发自内心,而是迫于上头的考核压力。国家每年花这么多钱用于扶贫,总要有交代。如何交代?当然是各项考核指标的落实,落实到哪里?自然是基层的乡镇干部身上。某些精明的农民无疑是看透了干部的心思——“农民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抓住了基层干部考核的软肋。政府想出政绩,干部重视考核,农民就是不干,看你政府急不急”。
看重政绩,看重考核,自然容易“大干快上”,罔顾实际地发展项目。农民“宁愿外出打零工”,或者“宁愿打麻将也不种地”,其实从一个层面反映了这些扶贫项目的一厢情愿,没有市场。农民之所以选择“外出打工”或者“打麻将”,是因为权衡收益和成本之后,发现种植大棚和果园的收益,没有外出打工多,甚至低于打麻将的休闲价值。
长贫难顾,帮助穷人,政府所要做的,是提供能够让他们自食其力的条件和环境,而不是大包大揽地做“保姆”。大肆补贴救济,只会让更多的人选择“贫困”,穷而有钱可拿,何乐而不穷?万事皆有因果,播下龙种,收获跳蚤,只是因为你所提供的,是适宜跳蚤生长的土壤而已。变革扶贫之道之法,此其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