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体会

2016-06-30廖进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6期
关键词:导学思维课堂教学

廖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278-01

随着国家义务教育的实施和新的课程标准的施行,教育也经历着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全国各地又掀起了新一轮教育教学的改革浪潮。当今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在以往教会学生学会知识、掌握技能的基础上,帮助和指导他们养成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实践、如何与他人合作和共同生活,以达到学会在现代社会如何生存的目的。面对时代赋予学校教育的全新任务,作为教学的一线教师,就要时刻把握时代脉络,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和教育教学观念,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以学促教”、“以学定教”,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尽力打造高效的教学课堂。为此,结合我校的“四三二”课堂教学模式,来谈谈自己在实践中的认识与体会。

“四三二”课堂教学模式,是我校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正在努力探索和完善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其主旨就是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实现“学生独学、对学、互学、群学,小组合作交流,从而生成问题”的学习形式。

一、导

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它体现着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课程目标以及学生现有知识基础的实际,而作出的对内容深广度、教学流程和学生思维启迪的安排,也体现着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智慧。“导”的好坏和切入点的把握,不仅关系着目标的是否达成和学生学习质量的好坏,而且反应了教师是否改变了教学观念:是否由主“讲”转变为主“导”。它分为课前导入、课中导学、课后导思。对于“课前导入”,我认为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课堂类型,选择不同的导入方式:由复习“旧知”导入、启智式导入、情景导入等。不管哪种导入方式,目的是为了激发学习兴趣,开启学生心智,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方式的选择,可以“因情定式”,但总的要求是“言简意赅”、“简明流畅”、“贴切自然”。“课中导学”才是“导”的要义所在,通常是以导学案或课件为载体,通过老师预设问题或学生生成问题推进教学进程,让学生的“思”、“辩”进入高潮,使学生由传统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知识的主动获取者,使“新知”自然融入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形成牢固的知识链条。这里的“导”要得势、得体、得法,体现着教师的智慧和高超的教学技巧。“课后导思”既是“课中导学”的回顾与总结,也是对“课中导学”的升华,是“学”的“意犹未尽”,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带着新问题去。

二、学

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课堂让位于学生的具体表现。在课堂上,教师揭示学习目标和预设的学习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去看书、去学习、去活动,围绕课程目标,按照要求自主学习。通过独学、组内对学、互学、群学及组间合作交流的形式,生成新的学习问题,形成新的学习资源,充分地让学生经历困惑、探索、发现的历练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三、展。

既是对某个具体问题获得解决的展示,也是对组内生成问题的展现。对于组内生成的问题,先在组间交流,从而达到互教互学的目的,大家互动释疑,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学生把自己的观点及问题说出来,会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这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展示让学生对知识的思考过程进行再现,互教互学,共同提高。

四、练

即是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加深理解、巩固新知的手段。通过学习,学生对新的知识建立了初步的表象,如何深化这一表象,以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应用,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分化,需要通过必要的练习来完善。

(1)巩固性练习

对知识驾驭理解并转化为技能技巧。例如在运用梯形的面积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中,可强化灵活地运用公式。

(2)比较性练习

通过辨析,加深理解。组合图形的面积的计算,可以通过分割成几个不同图形而选择不同的面积计算方法来加深理解,达到对知识的巩固。

(3)变式练习

让学生摆脱一味机械地模仿,克服思维定势。一题多变或一题多解,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的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高思维品质。在梯形的面积公式运用中改变已知条件解决不同的问题,这样可以拓展思维,加强对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

(4)开拓性练习

通过练习,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老师通过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地了解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查漏补缺,做到有的放矢。

当今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是探索出适合本土特色的教育模式。我校课改试行的“四三二”教学模式还在初始阶段,任重道远,需要每一位老师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完善,最终形成具体、简明、易于操作的教学模式。我们相信,在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执着的追求与正确的引导下,我校教师课改的激情一定会迎来素质教育的巅峰!

猜你喜欢

导学思维课堂教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