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016-06-30窦富顺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6期
关键词:主动学习积极性合作学习

窦富顺

【摘 要】快乐学习,创造学习,关键在于教与学方式的多样化。因此数学教学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

【关键词】数学教学 主动学习 合作学习 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065-02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欲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便会使大脑产生优势兴奋,表现为注意集中,记忆深刻,思维敏锐。数学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使他们更好地投入数学活动中去呢?根据现代教学理论,根据儿童自身的特点,能快乐学习,创造学习,关键在于教与学方式的多样化。因此数学教学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下面结合本人实践,浅谈几点看法。

一、优化师生关系,营造民主教学氛围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身处地地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要重视学生的存在和需要,尊重学生真实的内心体验与情感,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观点、想法讲出来,把更多的关怀、尊重、理解和信任给予学生。教师应视自己为学生中的一员,是学生的朋友,是合作的伙伴,是学生成长的促进者、引导者,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钻研教学艺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导”要精彩。教师导入语言必须适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提高语言的艺术性,只有这样,上课伊始才能很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2.“导”要适度。要导得适度,教师要做到语言精炼而不冗长,简明而又准确无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通过教师的语言表述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愿望,使他们想学习。

三、通过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提到合作学习,首先要颠覆原有的对教师责任的理解,我们常说作为教师的责任就是“上好课”。而我认为教师的责任并不在于“上好课”,而在于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给学生提供挑战高水准学习的机会。也就是说教师的责任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使学生有学习权,实现主动学习,挑战自我。

我们目前的合作学习其实是借助互教关系形成的,它是单向关系,对于弱势群体是被动的,老师的指令多是:“懂的学生教不懂的学生”,是“多管闲事”的关系。而我觉得合作学习是借助互学关系形成的,弱势群体会主动发问:“哎,这里该怎么理解?”,是“若无其事的优势”关系。

合作学习中学习的主体是个人,追求学生的思考与见解的多样性。学习之所以形成,恰恰是在差异中,学力低下的学生并不是一点一滴地转变的,而是跳跃式地一举成功的,而合作学习为这种机会提供了丰富的准备。合作学习需要每一个人的多样学习的相互碰撞,是每一个学生的平等参与,因此无需领导者。

四、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品味数学的“好玩”

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数学知识,我们只要善于让学生发现这些知识,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将品味到数学的“妙趣横生,其乐无穷”。如在概率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实验:一个袋子里放入一些黑色的棋子,10颗白色的棋子,搅拌均匀,让几个学生从袋子中随意抓出一些棋子,分别数一数白子和黑子的颗数,并记录下来。几次之后,学生自己就发现了规律。又如多边形镶嵌的教学中,可以引入故事进行讨论:小明家有个木材加工厂,正好读八年级的他看到很多丢弃的形状和大小都完全相同的四边形边角废料。小明说如果能把这些废料拼成地板,这样既环保又能赚钱。旁边的工人师傅都说他傻得可爱,异想天开。你认为他的想法能实现吗?实际的操作加上理论的支持,学生的兴趣空前高涨。

五、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激趣乐学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老师”。要使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使学生喜欢数学。根据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教学中适当采用游戏、操作活动、合作活动、竞赛、课外拓展等组织形式,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学习与学生乐此不疲的活动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好学、乐学的习惯。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数学在所有学科中是最难让学生感兴趣的,它充满数字、算理、计算公式、图形等等,既抽象又枯燥,只能靠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去理解接受。但学生的思维比较具体、形象,自主能力较差,同时又活泼好动,心理素质还不成熟,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教师只有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精心设计,组织教学,尽量做到“玩中学,学中玩”,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从而达到好学,乐学的境界。

总之,要想使学生能够主动的学习数学知识,我们教师就要不断摸索,寻求更有效的方法,更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挖掘学生内在的巨大潜力,不断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梁东清.如何在数学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兴趣[J].科技视界,2015,3.

[2]夏文件.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主动学习[J].科学咨询,2014,25.

[3]骆丽晖.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探索的乐园[J].师道(教研),2013,1.

[4]赵雪梅.快乐的数学课堂[J].山东教育(中学刊),2013,7.

猜你喜欢

主动学习积极性合作学习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数字电路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及调研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