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救被攻击的艺术
2016-06-30鲍卓
鲍卓
摘 要:当代美学面临危机,艺术也受被攻击、被抹去的对待,审美人类学将人类学的视角引入到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中审美现象的研究中来,尤其是美国学者埃伦·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中提出的“物种中心主义“的美学观,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以西方为中心的传统美学观,使其特殊的方法论使艺术成为人类最自然的行为倾向,为解救被攻击的艺术找到了一个出口。
关键词:《审美的人》;物种中心主义;使其特殊;艺术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8--02
由于当代美学面临严重的危机,世界各国的研究者都在试图从各个角度找到一条新出路。近些年来,逐渐受到关注的“审美人类学”,着重把人类学的视角引入美学研究领域,研究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美学现象以及审美感知的特殊方式。这是一种以承认和尊重不同民族审美个性差异为基础,去试图谈它们之间存在的人类美学的共性的方法论。美国学者埃伦·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就是一部这样以探讨人类审美、艺术共性为对象的著作,意义深远又视角新颖。
一、艺术的被抹去、被攻击
在《审美的人》中,埃伦·迪萨纳亚克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书写抹去艺术了吗?”回首艺术概念产生到现在的两个多世纪以来,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从农村到城市,从宗教到世俗,从农业到工业的多方位转型,这同时也是一条艺术现代化之路。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语境下,作者宣布阅读、书写和识字对于艺术的发展危害严重甚至有抹去的后果。是因为识字、书写在带来科学发展的情况下也制造了反常。在我们现代人出现的数千年以前,人类是不需要阅读、书写也同样可以过着和我们今天一样的生活,据考察只有大约20代人在理论上有机会去学会阅读和书写。早在柏拉图的时代,人们通过口头对话的传授方式来进行艺术研究与探讨,值得注意的是,艺术在希腊那个时代高度发达,而书写带来的反常是一种艺术精英主义的立场,毕竟在各种类型的社会中能接触到书写的人只是一小撮儿,相反被排除在书写、艺术之外的才是大多数。今天最时髦和最有影响的艺术实践者与艺术批评家——那些在最时髦的画廊里展出作品的人或者其舞蹈、音乐创作、书和剧本最受欢迎的人,其作品卖了最高价钱的人以及那些为有影响的批评杂志撰稿的人——绝大多数一致不满于“高雅艺术观”。他们用行为和言词大声而且明确地宣布,“艺术”和“审美鉴赏”这样的空洞概念是不充分的、误导的、狭隘的、沙文主义的甚至是有害的。[1]由于书写,我们的艺术已经被过分的概念化和哲学化,的确书写抹去了艺术,而且艺术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语境下遭受了太多的诋毁、指责和攻击,要如何解救落入困境的“艺术”。埃伦在此发现,像我们以往那样仅仅认为艺术及相关的审美态度完全来自文化习得,是不够的,她试图证明,它们也是生物的或自然的。[2]
二、“物种中心主义”的提出
埃伦·迪萨纳亚克在《审美的人》中借助一种达尔文式的“物种中心主义”的视角,或称“生物进化的”视角来拯救如今被贬斥得毫无价值,仅仅做为消遣,被过分偶像化、繁琐化的艺术。这不仅是对以西方为中心的传统美学的突破,试图在各种异文化的层面上来寻找人类的共性和统一性,而且也以生物学的物种中心主义代替了传统美学中人类文化中心主义的限制,注重探讨艺术史起源于人类的生物适应过程的理论并且总结了艺术在这种人类生物适应过程所起的重要作用。带来一种认识论上“哥白尼式的”新视点。
在当代纷繁复杂的艺术世界中,物种中心主义的艺术观让我们看清要把强调个人体验和价值至上的高雅艺术理念和认为艺术是属于每一个个体的观念结合起来。因为物种中心的艺术观表明,审美之物并不是附加在我们身上的某种东西——即并非像学习第二门语言或骑马那样是学习的或者后天习得的——而多半就是我们,审美的人,被反反复复熏陶的方式。我们能够描述和阐明人类生物心理中固有的以及在文化活动中普通自发地显现出来的艺术倾向——即人类思维和行为的自然而普通的方式。[3]作者认为艺术发展是与人类进化过程始终相伴而存在的,是人类的一种自发性行为,将生物学和艺术的问题混合在一起,艺术就是人类的活动,在不同的社会类型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具有生物学意义上创造艺术的能力。这种人类共同的能力和倾向作者称之为“使其特殊”。
三、“使其特殊”的核心性
我们试图证明艺术作为一种行为是长期存在和普遍的,就有必要确认一种自然选择能够对艺术行为产生影响的核心行为倾向。作者在这里主张不把关注点放在早期原始社会和现代社会中的人,而是要去考察距今1-4百万年前存在的早期原人,从他们身上来挖掘这种已经具备的行为倾向。这种使其特殊的行为倾向作者在对动物的游戏和人类的仪式进行思考后,发现了游戏、仪式与艺术的一些相似性。仪式并非游戏或仪式的一种变体,而是和它们一样,与一种特殊的秩序、领域、心境和存在状态有关。在游戏、仪式和艺术中,事物变得非同寻常——它们比日常现实更不真实或者更真实。[4]在这里人们将自己日常从事的事物特殊化,在物种的意义上人类就是审美的人。使其特殊使任何事情都可能成为艺术的一个契机,但是为了能够蜕变成艺术,首先人类需要一种主动性,可以主动发现蕴涵在任何事情中的美学价值、审美意义。使其特殊在这里可以解释为一种人类本性的内在驱动力,在行为上体现主动性、必然性,通过使其特殊的催化,可以将某些因素从普通事物中脱离出来,变成特殊的具有引发人产生审美情绪和社会认同感的艺术。作者将艺术视为使其特殊的表现形式,这种使其特殊的行为倾向又和人类的生物进化过程同时产生发展,因此作者建立起了社会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类审美表现。使其特殊在这种生物学审美体系中的核心作用不容忽视。
在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语境下,艺术要不表现出被商业的紧紧包围,要不被社会意识形态牢牢捆绑,艺术所受到的限制使艺术呈现出一种怪异的姿态,呈现出商业化、金钱化、萎靡化的趋向。艺术受到强烈来自各个方面的批评、诟病和攻击,失去原本的活力。在整个传统美学界受到冲击的时候,埃伦·迪萨纳亚克及她提出的这种物种中心主义的艺术观以崭新的视角为艺术提供了一种解放,艺术就是人类最本真、最自然的人性行为倾向。使其特殊的艺术方法论是一种人类基本的需求。艺术是人类的一种正常的和必需的行为,在社会中的任何人都应该受到鼓励和支持,被抹去、被攻击的艺术才会得到复原。
埃伦·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中提出的这种物种中心主义的审美人类学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艺术面临的僵局,是对以西方为中心的传统美学的突破,使我们从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不同民族和文化中的审美现象,解救被攻击的艺术,但我们也要谨防物种中心主义的审美人类学滑向单线维度。
参考文献:
[1][美]埃伦·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户晓辉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1页.
[2]《审美人类学如何成为可能——以埃伦·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为例》,户晓辉,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9月,第26卷第5 期,第55页.
[3] [美]埃伦·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户晓辉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6页.
[4]同上,第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