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中的英子,永恒的儿童
2016-06-30唐川北
唐川北
读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似乎很难把它与战争长久地放在一起。就作品的“味道”或“形状”而言,都不像是这样的篮子可以稳妥装下的。不过,当有意把作品与时代联系起来,内心又不时会冒出一个苗头,总感觉那后面有什么东西在逼近英子,也在尾随着自己。
故事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的北平,而英子也无可选择地降生在那样的年代:文化思潮翻涌、政治风暴激变、战争动乱频发……在小说中,类似“革命青年”“日本人”等时代元素悄然地渗入到英子的现实生活中。“对于北伐这件事,小小年纪的我,本是什么也不懂的……北伐成功的前夕,好像曾有那么一阵紧张的日子……忽然骚动起来了,听说在逮学生,而好客的爸爸,也常把家里多余的房子借给年轻的学生……他(小说中的德先叔)为了风声的关系,便在我家有了时隐时现的情形。”[1]但是,在对《城南旧事》的解读上,作者林海音提醒我们,“总是强调作者是为了‘表现普通劳动人民的不幸遭遇啦!‘北洋军阀时代人民的苦况啦!其实我不是写这些的,我写东西不高喊‘革命……可别把偏差的想法投在我的作品上。”[2]这种有意淡化乱世的时代背景,牵引读者进入那带有半点忧思的诗化回忆,是出于作者对已逝童年的心灵守护。这样,小说文本意义上的“战争”主题只是帷幕上的浅色背景,在避免喧宾夺主的前提下,它又该如何呈现?
长久以来,《城南旧事》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这很大程度上源于它对“小”与“大”的合理取舍:在女孩、童真、语
言等方面是“小”而细的;在地域民俗、女性命运、时代悲剧等方面是“大”而淡的。围绕着“大小”的二元,它们的交织既可被视为一种“以小见大”的暗影,又能被看成“以小现大”的完美融合。但归根结底,英子(童年的林海音)才是作者情感思绪的中心载体。在这方面,“战争”无疑是“大”的背景,当作者无意强化其主题时,它的存在价值主要在于对“小”的凸显。
不曾亲历动乱的年代,难以想象其中人物生存的真实境况。在文献里,我们可见古巴比伦王朝辉煌一时的外在轮廓,却难见掩埋在尘土下的几百万曾存活的鲜明个体,这是人类集体的悲哀。《城南旧事》于乱世中的书写,以一种诗性的回忆展现了历史中的儿童面容:即便身处战乱,在家的宁静港湾里,孩子也拥有生存选择的基本权利,可在现实世界与幻想之间自由进出;在战争迫害后的小家离散中,艰难困境与自由呼吸并存不悖,英子就这样摸爬滚打长大成人。正是基于这样一种选择,以战争年代为时代背景的《城南旧事》,既有乱世中的英子,又有永恒的儿童。
战争缝隙里的诗意童年
在军阀混战的年代,北平胡同只要响起叫卖的吆喝,便会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恍惚之感。原来,乱世中也有完整的小家巢穴。虽离政治中心的舞台最近,在北平城民的眼里,生活本能仍是最大的需求。当然,乱世的幸福更需命运的眷顾。相比于小桂子、小栓子的苦命,童年的小英子真是时代的宠儿。她生在一个完整的家庭:有舍不得打她的母亲,有可以寻求依偎的父亲,有照料日常起居的宋妈,还有最疼她的小叔以及众多陪伴左右的弟妹。
在《城南旧事》里,英子的母亲是一位典型的具有“三从四德”的传统女性,她对孩子的管教却相当宽容。当小英子在外面疯狂地玩耍,一会儿在井窝子玩水,一会儿在太阳底下晒得满头大汗,鞋子沾满泥土,转眼又染了指甲,回到家时母亲也只是担心地骂上两句,“就在井窝子玩一上午?我还以为你掉到井里去了呢?看弄这么一身水!”对于好玩的孩子来说,这是何等的宽松自由!想起我们小的时候,在学校玩到天黑,当灰头土脸地进门时,没少挨一顿臭骂。待到英子生病时,母亲拉起她的手,想骂却又抵不过担忧,只得嗔怒地说:“怎么浑身这样烧,病了,看是不是?中午从太阳底下晒回来……现在又蹚水……总是要玩水!去躺下吧!”随后,给英子换上干净衣服,把她安置在软绵绵的被窝里并哄着睡觉,许诺带回好吃的八珍梅。这便是有妈孩子的福利,只要在外受到一点伤害,总能得到母亲的抚慰。英子从母亲那里得到了温暖的怀抱,既有温和适度的自由,禁得起她不停地闹腾,又有及时的关心与担忧,裹着那颗幼小不安的心灵。
如果说母亲更多地给予了英子包容性的柔情,小说中的父亲对她则既有溺爱,又有鞭策。英子玩水弄湿了衣服,便担心遭来父亲的打骂,“他厉害得很,我缩头看着爸爸,准备挨打的姿势。‘不听话就打!爸的口气好像很凶,但是随后却转过脸来向我笑笑,原来是吓我呢!”父亲的威严是可亲的,它既不妨碍英子的亲昵,又能赢得她对父亲的信赖。在家教方面,父亲的权威随着训诫确立起来:喝汤不能发出声音;上菜要等大人先动筷子;不许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这些训导,我们都耳熟能详。但是“爸爸只打手心”,而女儿都是父亲的“小情人”,在小英子不舒服的时候,都由父亲宠着抱着睡。这样,“白脸”的背后往往是无声的疼爱。因下雨赖床不想上学的英子,被父亲用鸡毛掸子收拾后,只得委屈地坐在教室。这时,父亲不知不觉出现在窗外,送来夹袄和两个铜板。严厉就这样自然地融化在真爱里。在女儿的内心,父亲始终站在背后。一旦受到委屈,英子便能撒赖地哭喊:“我要找我爸爸!”
很难想象,这是一幅乱世背景下的家庭儿童欢乐图。更为人惊诧的是,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竟有如此幸运的孩子生在如此开明的家庭。其实,类似的天使还有很多,正如不幸的乞儿遍地各处。此前此后,在这片土地上孕育出的生灵均走过由生到死的历程,只不过大都随风逝去,而林海音为我们留下了不曾褪色的一页。
完整和谐的家庭可能是英子童年时期乃至一生当中最为宝贵的财富。她不仅衣食无忧,还能吃零食、买玩具。在精神方面,她还拥有自己喜爱的儿童读物。英子的性格就这样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她的灵性是那样突出,目光又是那么本真。围绕着日常生活,英子在与宋妈的顶嘴玩闹中,就像一只上蹦下蹿的百灵鸟。正基于牢固的心理支撑,当英子满怀好奇地走出家门时,正如鸟儿回归自然的森林,我们看到一个活泼灵动、喜欢热闹和敢于表达自我的女孩。
怀着质朴纯真的心灵,英子在庭院与胡同之间自由地进出。其在外的探险,很多时候“无知”而大胆。她可以到井窝子找同龄的妞儿玩耍,把玩伴带到家里,在西厢房的快乐窝玩弄小油鸡,玩踢制钱的游戏。这种玩耍的自由是多数孩子渴望的奢求。也是这样一种自由,在英子大胆地走出去时,给她带来了广阔的探索空间。当妞儿被店里的伙计刁难,英子果断地站出来,双手叉腰打抱不平。虽然惠安馆有成人的禁忌,她也尝试着踏入那向往已久的神秘之地,与“疯子”秀贞建立起纯洁的友谊。就算面对闹鬼的废墟,英子也敢进入其内,在草堆里寻找足球,敢跟陌生人搭话,甚至与小偷达成去看海的约定。对于一个上小学的女孩来说,这样的经历算得上惊心动魄,却给读者带来一种理所当然的真实触感。
圆满的家庭滋养着英子的童真灵性,也没掩盖其天生的细腻敏思。英子经常无意偷听到成人世界里的闲话,有时还参与进去。得知妞儿不是其父母亲生之后,她赶紧跑到母亲面前愣愣地发问:“妈,我是不是你生的?”“那你怎么生的我?”这样的问题看似让人捧腹大笑,却是儿童的一种严肃思考。对于敏感的英子,身处顺境的她更容易关注到周围的不幸。这便把她的小小思虑与广阔的社会环境和动乱的时代背景联系起来。虽然似懂非懂,她也能同情秀贞的爱情遭遇,帮助苦命的妞儿与其团圆相认;察觉父亲与兰姨娘的暧昧,感受到母亲的艰难处境,英子便有意撮合兰姨娘和德先叔走到一起;理解小偷为照顾弟弟上学而做贼的为难,英子与他成为朋友并相约一起去看海;认识到宋妈因贫穷才抛下了小栓子和小丫子,进城来到她家当奶妈,结果痛失自己的孩子……
虽然有疼爱她的父母,天真的英子仍保有自己的心思和忧虑。成人不懂得英子心中装下的秀贞、妞儿、小偷等元素所组成的另一个世界。在两代人的对话之间,英子插嘴“小桂子他妈”时反而引起宋妈的嘲笑;他们不理解英子为什么不吃被炖成汤的小油鸡;母亲用贼进行反面说教却激起英子的反抗……孩子就在家长的眼皮底下长大,却非父母占有的“私人财产”。小英子的内心渐渐变得不透明起来,它既来自儿童与成人之间的距离,又慢慢倾向成人与成人的距离。在英子幸福的童年时代,慢慢萌发的自我意识也拥有独立的心灵世界。在《城南旧事》中,她作为个体,作为女孩,作为儿童,更作为她自己留下了“真实心情”:依稀听闻秀贞母女的死讯后,看见兰姨娘跟德先叔奔走时父亲落寞的身影,小偷被抓从她眼前经过时……其中所包含的一丝愧疚、一丝害怕、一丝无奈和一丝伤心。
战争裹挟下的童年伤怀
童年的结束可以是自然的成长,到了时候就该长大了。有时,生理的成熟还往往不够,需要借助象征性的仪式,完成心理上的转变过渡。除此之外,也有意外变故所造成的精神断乳。英子出生在幸福完整的家庭,在胡同里留下了玩闹的身影,在小学期间度过了一段纯真时光,这原本是可以延续下去的童音童色。不过,那只看不见的命运之手很快便显露出来——战争乱世——它就像是嫉妒英子的幸运,当别的孩子不得不为生存努力挣扎时,也要把英子卷入进去。
战争对儿童的巨大影响莫过于失去至亲至爱,在孩子未长硬翅膀腾飞之前便失去荫庇的巢穴,在玩心未泯时就要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在《城南旧事》里,对于爸爸的花落与童年的提前凋零,林海音虽没有把矛头直接指向战争(因为无意且没有必要那么做),但是作为一个女孩,战争带来的无形伤害残留在不经意的细节之间:英子失去了叔叔,失去了父亲,失去了完整的家。
叔叔是《城南旧事》中的一个隐形人物。在前面的四个故事里,虽然他与
情节无直接关联,作者却借父母的口多次“无意”地提到。“爸说里面住的都是从‘飞安那个地方来的学生,像叔叔一样,在大学里念书。”我们由此知道,英子的叔叔在上大学。当母亲提出把顽皮的英子送进学堂的建议,父亲却说“英子上学的事,等她叔叔来再对他说,由他去管吧!”这里可以看出叔叔和英子一家的亲密关系。“你叔叔说,还有一个月就要考小学了,你到底会数到什么数了?”“喏,这只自动铅笔是叔叔给你的。”通过这些细微之处,我们可以隐约察觉到“叔叔”在英子心中所占有的一席之地。事实上,文中的叔叔便是现实中最疼爱英子的屘叔林炳文。英子考小学时,是小叔牵着她的小手去的;第一次临柳公权玄秘塔的字帖,也是小叔给英子买来并一笔一画教她描写。[3]但是,叔叔却给日本人害死了。
1930年(民国十九年)北伐完成,定都南京,北京易名北平,整个社会风起云动。就在这时,英子的叔叔出事了。他瞒着英子的父亲和朝鲜人做抗日工作,结果被日本人抓住毒死在牢里。[4]在小说中,作者虽然没有明确表达自己的感情,但叔叔的死的确给英子纯真的童年留下了阴影。英子在父亲病逝不久后给祖父的一封信中,写道:“我永远不能忘记,痛恨着害死亲爱的叔叔的那个国家……我不愿意回去(被日本占领的台湾)读那种学校的,更不愿意弟弟妹妹从无知的幼年就受那种教育的。”[5]更何况,“爸爸的病,也是那个时候才厉害起来的”。[6]林海音只在《爸爸的花儿落了》的章节里提到,“院里大盆的石榴和夹竹桃今年爸爸都没有给上麻渣,他为了叔叔给日本人害死,急得吐血”。本应强烈的“国仇家恨”就这样被简单地一笔带过,更像是对命运无声的泣诉。
投奔大哥的叔叔因战争牵连英年早逝,而父亲因此肺病复发吐血不止,很快便离开人世。这便是战争造成的“家缺”。父亲的离去,不只是瓷碗上的缺口或裂痕,更是支柱的坍塌与避风港湾的无存。父亲在的时候,哪怕是躺在医院不能动弹,也能给英子以精神支撑。她还完全可以作为小孩子,自豪地告诉父亲,“行毕业典礼的时候,我代表全体同学领毕业证书……能不能起来,参加我的毕业典礼?”病重的父亲对此无能为力。英子接着撒娇,请求父亲能硬着头皮从床上起来。甚至在毕业典礼开始的一刻,还幻想父亲会突然出现。直到从厨子的口中得知父亲去世的瞬间,英子转眼就成了不再依赖父亲的“小小大人”。“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她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父亲的离去,家的破损,直接促使英子提前告别了童年。家的圆满与残缺对孩子的影响是那样的天壤之别。我们还清楚地记得,在英子上一年级开毕业同学会的时候,她戴上母亲的淡青色头纱,四角缀着铃铛,在舞台上扮演小麻雀。父母都赶来了,坐在来宾席上观看,还给英子买来沙果、汽水和面包。那时,英子该是多么的幸福啊!只要有完整的小家,就算身处动乱年代,英子还可以站在门墩儿上,等着“出红差”,看那些被枪毙的学生和土匪:他们被绑在敞车上游行,表情各异……这些革命风暴都被家挡在外面,更多的是孩子眼中的热闹。直至战争间接促成了父亲的早逝,意外的变故让小家不再完整,帮助母亲照顾弟妹的责任迫使英子不得不长大成人。
结语
在小说的最后,英子脱离了童真状态而走向成熟。在此之前,“爸爸在病中的时候就常常对我说,他如果死了的话,我应当帮助软弱的妈妈照管一切。我从来没有想到爸爸会死,也从来没有想到我有这样大的责任。”[7]而在此之后,“我常常想,这些事情都不是真的——失去了许多亲人。我在小小年纪便负起没有想到过的责任;生活在没有亲族和无所依赖的异乡,但摆在面前的这一切,却都是真的呢!我每一想到不知要付出多少的勇气,才能应付这无根的浮萍似的漂泊异乡的日子时,就会不寒而栗。”[8]但是,英子走了过来。我们就更能理解一个女孩,在面对战争带来的家庭横祸时,由无虑到深思所完成的转变:英子的沉着和镇定,是她怀着父亲的期待,把幸福的童年永久珍藏在心中,然后果断地面对风雨。这是自然的成长,时代的牵连。
《城南旧事》中乱世的小家圆缺见证了胡同女孩从诗性童真到花落成人的历程。不论是战争缝隙间家圆时忧而不伤的欢乐童年,还是战争裹挟下家缺时责任在身的成熟冷静,它都是历史中的“真实”:既有乱世中的“实”(英子),又有超越历史的“真”(儿童)。
注释
[1]林海音:《城南旧影——林海音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78页。
[2]林海音:《童心愚呆——回忆写〈城南旧事〉》,台北游牧族文化公司2005年版,第197—198页。
[3]夏祖丽:《从城南走来——林海音传》,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6页。
[4]同[3],第35页。
[5]同[3],第41页。
[6]同[3]。
[7]同[1],第137页。
[8]同[7],第140页。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