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野鸡大学”变成“白骨精”
2016-06-30
又是一年高考季,百万考生将踏入高考考场。不过需要广大学子和家长注意的是:今年的虚假大学仍然不少!5月18日,百度安全联合上大学网共同发布《第五批中国虚假大学警示榜》,榜单共有73所虚假大学,涉及16个省份。这些“野鸡大学”无论从校名还是网站都是虚假的,但在山寨方面非常专业,普通人很难识别。自2013年以来,累计有400多所虚假大学榜上有名,什么“中国传媒艺术学院”“北方同济医科大学”“北京现代经贸大学”等等,名字看起来高大上,颇为“虎气”,但实际上都是不具备招生资格、没有办学资质、涉嫌非法招生和网络诈骗的虚假大学。
一个考生背后就是一个家庭,“野鸡大学”冠冕堂皇骗钱害人,尤其是祸害不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又防范意识薄弱的百姓家庭,实在是令人感到痛心和愤怒。尽管媒体一再曝光,但“野鸡大学”依然如地里的野草,年年春风吹又生,成了打不死的“白骨精”,更令人感到震惊和忧虑。
“野鸡大学”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一锤子买卖的骗子,要么卖一个一文不值的假文凭,要么收了钱便逃之夭夭;另一种做“长期生意”的,与少数正规院校勾结在一起,倒卖学生牟利,发的是正规的文凭。
“野鸡大学”的目标,也大致有两种人:一种是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和家长,他们把录取通知书视若救命稻草,对招生信息不认真鉴别,病急乱投医,很容易掉进“野鸡大学”的陷阱。另一类是想走捷径,不劳而获,心甘情愿花钱买“速成文凭”的,他们也正好需要这些钱钟书先生在《围城》里讽刺过的”克莱登大学”。
“野鸡大学”破坏教育公平正义生态,欺骗考生和家长,危害学校和社会,已成为一颗毒瘤,必须予以铲除。一方面,考生和家长要擦亮眼睛,不图虚荣,对招生信息和学校要仔细鉴别,反复考察,发现“野鸡大学”后立即举报,绝不给其生长的土壤。另一方面,对于形形色色的“野鸡大学”,仅靠公众的辨别远远不够。一个显而易见的逻辑是,既然媒体都能发现这些“野鸡大学”,为何监管部门却没有?“野鸡大学”在线上线下搞网站、做“推广”、招学生、卖文凭,有关部门难道蒙在鼓里,一无所知?“没有注册管不着,没有举报无法立案,信息太多太乱管不过来……”这些说法不能成为不作为的借口,尤其当媒体已经把“野鸡大学”曝光出来以后,对监管部门而言,使命就摆在眼前——严厉打击“野鸡大学”,让其无处遁形。教育、公安、工商、信息等相关部门要紧密配合,联手协作,对所谓的“野鸡大学”采取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教育的以及宣传舆论在内的多种综合手段,维护好广大考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就像打击电信诈骗犯罪一样,重拳出击,专项治理,彻底把“野鸡大学”打回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