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财务管理中的现实问题与应对方法

2016-06-30蔡世星

中国经贸 2016年3期
关键词:新医改竞争力财务管理

蔡世星

【摘 要】受市场化经济体制的影响,医院生存发展直接与其经营收益相挂钩,由此促使医院只有不断降低管理成本,改善医院软硬设施环境,以及相关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市场竞争力,才能创造出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继而实现健康、有序的发展。而在上述一系列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中,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伴随我国医疗卫生改革进入深水期,对医院财务管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日趋严峻的生存形势,医院迫切需要改进和提高财务管理效能。下文将围绕医院财务管理特点及其现实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展开探讨,并结合实践提出了相关应对建议,以期为推动我国医院整体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医疗体系;新医改;财务管理;竞争力

一、引言

新医改政策内容涵盖了医院经营、管理等多个环节,也对医院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财务管理作为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只有切实体现、且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与价值,才能确保其他各项工作能够得到及时有效落实。在此背景下,医院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医改活动中去,尽可能完善医院财务管理机制,以适应新医改政策和现代医院发展需求,进一步提升医院市场竞争力,确保完成医疗、科研、项目等任务,为医院的正常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二、医院财务管理的主要特点

第一,广泛性。医院作为社会公共卫生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服务类型涵盖广泛,相对应的业务活动较多,除一般基本职能外,如收入支出、资产管理、商品购买等经济活动,还有部分涉及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活动。第二,复杂性。医院性质包括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合营医院等运营模式,采用的是非营利组织会计规范,相较于单纯采用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模式,医院会计核算体系更为复杂。第三,高风险性。一般普通企业内部控制更侧重于实现经营、战略目标,而医院则因其非营利性质,更侧重于自身经济活动的风险防范与控制,且其相关财务风险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可变性、相关性、依存性、损失性的特征。

三、新形势下医院财务管理中的现实问题

1.内部人才队伍建设相对薄弱

目前,国内大部分医院虽然建立了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但多数最终还流于形式,缺乏以实际为基础的、科学的财务管理目标,整体管理缺乏系统性,财务人才梯队建设相对薄弱,一些财务人员仍推崇“重会计核算,轻财务管理”的理念,将财务工作仅围绕会计核算展开,缺乏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如此工作模式显然已不适应新医改政策和现代社会的发展。

2.尚未建立财务风险管控意识

医疗改革的推进和深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受外部环境、政策、管理、各方协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内医院财务管理在预算管理、成本核算、资产管理、绩效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发展总体缺乏现代财务管理意识。

3.对于财务预算缺乏应有重视

财务管理的重点就是实现科学化管理和规范化管理,一旦内控制度不完善或者财务预算不落实,都将导致财务岗位权责不清,职能交叉,继而无法对医院决策作出应有的监督和规范作用。现实中,由于对财务预算重视不够,成本控制缺乏有效手段,国内医院财务管理整体精细化程度普遍不高,医院资产管理不严格,甚至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

四、新医改政策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思路

医疗行业竞争不断加剧,医患矛盾集中爆发,医院已经变成高风险行业,作为医疗卫生体系的中坚力量,各医院必须正确认识和面对医疗环境的内外部变化,应时而变,因势而谋,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加强财务内部控制,构建现代医院财务管理体系,以适应和推动新医改政策,确保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具體工作思路如下:

1.各环节覆盖风险防范机制,最优化内控制度基础

内部财务控制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必须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有效结合,从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和风险评估报告等方面完善风险评估机制,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落实钱、账、物分管,将全面预算管理全面融入医院经营管理之中,实现事前预算、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相结合的闭合管理。同时,建立财务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科学设定财务风险指标,以便财务人员及时识别款项收缴、财务退费、住院医药费减免、病人欠账管理等风险点,及时发现财务数据中的异常信号,并制定相应的操作细则和规章制度。如,货币资金、药品材料、往来账款等医院的流动资产一般占医院总资产的三成,所以,在设置财务风险防范机制时应将此列作重点。

2.建立科学化预算管理体系,以便于统筹安排资金

预算是医院编制的资金管理计划,科学的预算管理有利于医院对经营资金实施科学化管理,提升资金的合理化利用水平,并在财务活动实施过程中进行约束,有助于实现对资金的统筹安排。因此,在新医改环境下,医院应改变传统的预算管理方法,充分发挥预算编制的作用,运用现代统计学和概率学算法,设立科学合理的预算指标,创新采用全面预算管理模式,逐步完善预算管理,从管理层到执行层推动观念的转变,并结合医院的发展目标、发展任务、经营计划,对医院财务收支进行整体的统筹和管理。同时加强绩效考核管理,定期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确保预算目标的全面落实。

3.善于利用互联网思维技术,加大财务信息化建设

在“互联网+”发展模式的推动下,会计集中核算、财政集中支付已经成为现阶段社会各企业机关单位财务管理主要趋势。信息化技术的科学运用,对于提高财务信息准确性、实现财务管理持续化开展具有积极意义。为此,医院也应与时俱进,重视互联网思维的运用,加大财务信息化的资源投入,将信息与网络技术引入财务管理系统,完善财务信息反馈系统,畅通信息沟通渠道,为财务风险管理和单位管理决策提供保障。同时,根据信息化应用和规范化管理要求,进一步结合内部控制制度、会计集中核算和国库直接支付等新制度及方法,强化对医院职工数字信息技术的培训,使财务人员能在内部控制管理和日常会计业务中发挥应有作用。

4.制定规范化岗位评估体系,为医院夯实人才基础

人才是医院强化财务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突破发展瓶颈的根本所在,换言之,财务人员素质和能力将直接影响医院的整体管理效率。为此,医院管理阶层必须及时转变观念,引进专业素养高、职业操守好的财务人员,夯实人才队伍建设,形成梯队化财务队伍,重视信息化、复合型财务人才的培养;同时,制定完善的财务人员培训计划,定期对现有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包括专业知识培训、技术培训、道德素养的培训,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系统性,结合财务制度培训、专业知识培训、技术水平培训、道德素养培训等,增强财务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其能够正确面对新医改带来的各种挑战,并认识到自己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更新财务管理模式和理念,恪守职业操守,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需要注意的是,为防范财务人员未能把工作落实到位而造成的财务风险,医院可在绩效考核中增设岗位分析评价,构建相应的岗位评估体系,通过计算指标的权重,明确评估指标的方式,对岗位进行全方位的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设置相应的薪酬激励和惩戒措施。

五、结语

随着新医改政策的逐步推进,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竞争日趋激烈,医院财务管理在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财务管理是医院管理环节中的基础性工作,持续有效提升财务管理效能和质量成为医院有序发展的必然选择。所以,医院必须全面认识财务管理控制,将加强财务制度建设提升到战略的高度,以此构建现代化管理制度,为医院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孔亮.浅析新的医疗制度改革下如何加强医院的财务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1(05)

[2]杨俊.新形势下医院财务管理的难点及对策[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1(03)

[3]陈晓华.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10(02)

[4]徐浩杰.新形势下医院财务风险的应对措施探析[J].企业导报,2012(20).

[5]刘丽.医改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的创新与发展[J].经营管理者,2014(35):96.

猜你喜欢

新医改竞争力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新医改政策下大学生医保制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日本竞争力
新医改背景下加强公立医院工会工作的探讨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对聘用人员管理的思考
新医改下医院档案管理的改进方法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