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泥河湾保护区的技术保护措施

2016-06-30岳峰

中国经贸 2016年3期
关键词:河湾遗迹保护区

【摘 要】本文以泥河湾地质遗迹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所面临的破坏威胁类型,提出应对自然条件的侵蚀,需要采取工程技术手段,而对于人为的破坏活动,则需要完善固定的标识设施、开展日常定期的巡护。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检验了采取这些保护措施的有效性。

【关键词】泥河湾;地质遗迹;保护措施

地质遗迹是在地质历史时期中,由内外地质作用形成的,反映了地质历史演变过程形成时的物理、化学条件和古地理古气候的变化,是人类认识地质现象、推测地质环境的重要依据,是人们恢复地质历史的主要参数。地质遗迹是不可再生的宝贵的自然遗产,一旦遭到破坏就永远不可恢复,也就失去了研究地质作用过程和形成原因的实际资料。因此,加强地质遗迹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保护好地质遗迹,国家主要采取了建设地质公园和建立地质遗迹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两种形式。泥河湾的保护形式就属于后者。

一、保护区地质遗迹资源概述

河北省泥河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冀西北张家口市阳原县与蔚县境内,实际保护面积为东经113°45′—114°45′,北纬40°00′—40°20′之间的1015公顷。主要保护对象包括:①晚新生代典型地层剖面;②晚新生代地层中的哺乳动物化石及其主要发掘遗址;③地层中的人类文化遗迹和古人类活动遗址;④晚新生代地层中的軟体和微体动物化石、湖相叠层石;⑤发育在泥河湾地层中的特殊地貌景观。

作为国际第四纪早更新世标准地层和重要的古生物化石原产地,泥河湾记录了二三百万年以来地球演化、气候变化、古生物演化、人类进化的历史,是研究我国第三纪晚期到第四纪的地层、古生物、古人类、古环境、古地理及新构造运动等学科的天然地质博物馆,科学研究价值和自然遗产保护价值极高。因此,保护好这一地质瑰宝意义重大。

二、潜在威胁分析

区内的地质遗迹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两个方面。

区内遗迹资源属于晚新生代湖河相松散堆积及保存于其中的物质遗存或形成于这一基础之上的地质地貌景观,其共同特点是易于受到自然营力的破坏,主要有流水侵蚀、潜蚀;重力崩塌、滑塌(小规模滑坡)、撒落;冬冻春融的冻融风化;风蚀作用等。其中以流水侵蚀和重力崩塌、撒落为主,造成部分结构的剥蚀崩塌,影响整体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人为的破坏威胁主要来自当地群众为了生产生活的需要,在不了解保护对象价值的情况下,就近在保护区范围内挖沙取土,造成地质遗迹的破坏。

三、有的放矢地采取应对措施

针对这两类性质不同的潜在威胁,保护区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实施防护工程,缓解自然条件侵蚀

在受自然条件侵蚀最为严重的下沙沟和东窑子头两个保护分区,分别对下沙沟剖面和大南沟剖面实施防护工程建设:在自然形成的河道与地质剖面毗邻一侧建设浆砌石结构的防护坝,有效减轻雨水洪流对剖面底部的侵蚀,达到稳固基础的作用;在防护坝顶端,顺着剖面的地形走势,建筑同结构的护坡,起到辅助稳固的效果,避免剖面陡壁外露面受雨水的侧切作用不断从上方坍塌下来。同时,在防护工程上绘制醒目的标语,起到宣传警示的作用。

2.明确范围,建立健全标识设施

许多破坏都是当地百姓在不了解地质遗迹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开展广泛的宣传显得十分必要。除了在“4·22地球日”“6·5全国土地日”等主题宣传日开展专题的宣传活动外,还需要建立起完备的标识设施,永久性地竖立在保护区关键点。为此,保护区进行了内部功能区的划分,制作安装了界碑界桩,明确了保护范围;在各个主要路口,竖立了道路导向牌,准确指示保护区各分区及重要地质剖面化石点位置;在重要的地质剖面、化石点及遗址,设立宣传说明碑,详细说明保护对象的价值、保护意义及保护规定,起到宣传、教育和警示作用;在参观考察较为集中的小长梁遗址上方平台,设立了法制宣传碑,着重写明了国家关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规定,使人们在参观遗址,感受地质遗迹的魅力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避免出现违反规定的活动。

3.完善制度建设,加大巡护检查力度

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人为破坏活动,保护区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和《河北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为依据,结合多年实际巡护管理经验,制定了《泥河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场巡护制度》。现场巡护制度不仅明确了巡护的原则,而且规定了巡护时间、内容和方式,要求巡护人员在巡护过程中应当使用随身携带的照相机、摄像机、望远镜、测高仪等设备,全面完整地记录巡护情况,如实填写、保存好巡护记录,并在巡护记录上签字,准确注明巡护时间。现场巡护制度还规定了相应的巡护纪律及处罚,要求巡护过程中认真听取当地群众的意见和反映,接受举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严格遵守群众纪律,不踩踏和破坏庄稼,妥善处理好与当地居民的关系。

按照制度规范化开展常规密集的巡护检查,既有效显示了管理机构的存在,对随意破坏区内地质遗迹的行为形成震慑,有效降低了人为破坏风险,保证了区内地质遗迹的安全完整。

四、结语

保护好珍贵的地质遗迹,需要采取适应本地区特点的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泥河湾保护区从实际出发,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起到了预期的保护作用,但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这需要相关领域的专家以及科研机构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保护区在不影响保护对象天然完整的前提下,做好保护工作,为专家们留下“天然实验室”,为社会大众留下“天然的博物馆”,为实现地质遗迹的永续利用提供基本条件。

参考文献:

[1]姜建军.加强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地球,2009,4:15-19.

作者简介:

岳峰,硕士研究生,环境科学专业,现在河北省泥河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从事地质遗迹保护工作,工程师。

猜你喜欢

河湾遗迹保护区
韩信在淮安的遗迹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河湾春夕
大地彩画 古朴村庄 宜良县河湾村
项链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惊艳!可可托海的地震遗迹
方外观遗迹旧照
黑暗月光下的非洲丛林——《大河湾》的后殖民生态解读
如何保护好兴隆山保护区内的马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