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新常态下如何办好地市报时评
2016-06-30洪观楷
□洪观楷
(梅州日报社,广东 梅州 514000)
试析新常态下如何办好地市报时评
□洪观楷
(梅州日报社,广东 梅州 514000)
摘要:互联网时代,在通讯手段、信息来源、作者群体、发声渠道等要素综合作用下,地市报时评以其特有的姿态迅速崛起。时评,包括地市报时评已进入更加彰显时效性、本地化,更加理性表达、独立判断的“新常态”。办好地市报时评栏目,必须主动适应新常态,根据新常态特点,突出彰显地市报时评的贴近性、权威性和公信力。
关键词:时评地市报新常态时效性本地化
互联网时代,快读成为现代人的特点,时评因应时势、反应快速、短小精悍,非常适合这种快读的需要,因而也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探讨在新常态下如何办好地市报时评意义重大。
时评新常态的表现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概念,何谓时评?对这一问题,学界和业界却有着许多不同的定义,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时评必须强调时效性,必须是对新近发生事件的评论。从这一特点出发,衍生出了以下三个时评新常态。
新常态一:时评迅速崛起发展势头良好
时效性与思想性构成了时评这一文体的独特魅力:不仅传播最新的新闻信息,而且尝试分析、提供观点,对读者起到了启迪思维、开阔思路、增长思辨的作用,进而成为引领舆论导向、区分办报(电视)风格、塑造媒体形象的重要利器。
众所周知,评论是《人民日报》的拳头产品,业已成为该报的“旗帜和灵魂”。但即便如此,2013年新年伊始,《人民日报》全新改版,再次增加了该报的评论分量——周一至周五每日出版一期评论专版。这也再次证明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时评受到了越来越多媒体的高度重视。《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等影响力之所以大,除了其新闻版的海量信息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重要位置开辟了言论版,广开言路,议论风生,为民说话,许多言论时常被网站、文摘报刊所转载,影响日深。
从开辟时评专栏向开设时评专版发展,已成新常态。以广东纸媒为例,几乎所有地市报都开设了时评专版,如,《东莞日报》、《湛江日报》、《梅州日报》等,刊载期数和版面均逐渐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纸媒的影响力。
新常态二:互联网为“时评”插上腾飞的翅膀
海量信息蜂拥而来、传播速度迅雷不及掩耳是互联网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一特点客观上为时评的时效性和写作可能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无异于为时评的迅猛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主要有三大利好:一是资讯采集便利,传播速度惊人。网民新闻采集工具便捷,一个智能手机,完全可以完成从录音、录像,以及消息采写到网络发布的整个流程,让“人人都是记者”成为现实,这大大扩展了新闻素材(时评素材)的广度;二是网络监督权重增大、开门纳谏氛围良好。网络监督成为反腐倡廉、纾解民困的重要阵地,网民参与社会监督的热情高涨,客观上极大地促进了新闻素材(时评素材)的挖掘;三是搜索引擎强大,思想碰撞擦出火花。互联网强大的搜索引擎,让知识的传播、摄取不再有界限,地球从“圆”变“平”,只要愿学习、肯观察、善思考,时评写作便不再是难题。而时评作者茁壮成长的同时,思想碰撞自然而然擦出火花,客观上也促进了时评写作群体的壮大和时评稿件质量的提升。
新常态三:资讯多变素材雷同、时评质量鱼龙混杂
套用一句流行语,“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对时评而言,同样成立。时评迎来了壮大的春天,但存在的弊端也显而易见。
一是片面追求时效。对所评论事件的真实性不加判断或来不及判断,导致评论如无根之萍,贻笑大方,甚至错误引导舆论,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如媒体疯传的“2015年十大新闻反转剧”中的“成都男子暴打女司机”、“庆安枪击案”、“大学生掏鸟获刑十年半”,等等。事件一发生,即引起时评作者的疯狂评论,出现舆论一边倒的现象。然而,随着事件真相的进一步披露,剧情出现大反转。这意味着之前的评论全属自打嘴巴,极大地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二是片面追求“眼球”。扎堆评论所谓“热门”事件,却缺乏必要的调查研究,使评论沦为浅薄的、碎片化的口水战,言之无物;甚至为引起舆论关注,剑走偏锋,断章取义,选取读者感兴趣的只言片语作为评论由头,毫无理论事实根据就大放厥词,极尽煽情之能事,误人误己。如复旦学生投毒案刚发生,作案动机还不清楚,案件还在调查中,第二天就有很多评论着急着跳出来,反思大学教育的人格缺失、独生子女带来的问题、大学人际关系冷漠等问题,跑在警方调查和新闻报道之前仓促评论【1】。但事实是否如此,并无科学根据。
地市报时评如何适应新常态?
一般来说,地市报覆盖的是几百万人,数量不小,但从全国宏观上来说,地市报则类似于“社区报”,身边人、身边事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社区里的读者想了解国际国内大事,可以上网,而要了解身边的事情,还得看社区报。”【2】为此,地市报时评须实施本地化策略,有的放矢,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看到什么评什么。
突出本地化要素,时评应从本地新闻事件或新闻现象切入,即便评论外地新闻事件,也应尽量找到外地新闻事件与本地实际的内在联系,展开评说,从而增强时评的针对性、可读性和影响力。与其人云亦云、口水评论满天飞,不如视角朝下,着眼实在,关注身边人、身边事。
一是服务中心有见地。地市报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必须代表党委、政府发言,在一定程度上说,各级党报是各级党委、政府方针、政策的阐释者和解读者。相对于“较硬”的社论、编辑部文章和本报评论员文章而言,时评的表达方式往往更“软”,文风更加灵活通俗,也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以笔者所供职的《梅州日报》为例,时评专版设置的“首席评论”,对梅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时给予舆论支撑、正面宣传、建言献策,既言之有物引人深思,更是在客观上完成了党报的部分功能,受到梅州市领导的多次批示肯定。
二是反映民声有建树。要提倡大众情怀,需要平民视角,评点世事,仗义执言,道出普通百姓的利益诉求和酸甜苦辣。时评不仅仅是“精英”的阵地,更应是百姓的舞台。“君自民间来,应知民间事”。地市报尤其要关注困难群众的利益问题,协调不同群体间的利益纷争。一些地市报时评版面设置的“街谈巷议”、“百姓论坛”、“来信选登”、“网罗天下”(刊载网友评论)等栏目,便是这一类,也受到了读者的普遍欢迎。
三是针砭时弊有尺度。有人说,写时评宁可尖锐莫使平庸,这说出了时评人的风骨。然而,也容易陷入非此即彼的二元论窠臼。实际上,一个新闻事件已披露和未披露的内容往往盘根错节,时评若为了尖锐而尖锐,话不惊人死不休,只会适得其反。不管是正面评价,还是反面嘲讽,都必须把握好评论尺度,要讲政治、讲法律、讲事实、讲人情。譬如,对地市报而言,不能妄议中央决策、国际问题、民族问题等;论述切忌空、偏、假,断章取义、哗众取宠,不食人间烟火、霸占道德高地。
注释:
【1】曹林.《当下时评的七大弊病》.《青年记者》,2015年11月
【2】谢国芳.《社区报:地市报发展的新路径》.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