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开
2016-06-30李蓉儿
文|李蓉儿
石榴花开
文|李蓉儿
人物 16个女孩
时间 端午节
地点 初夏河岸
【画外女声童谣起……
五月五,是端阳,
艾叶菖蒲香满堂。
吃棕子,拌水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蝶舞莺飞榴花放,
五月初五正端阳。
今天不把别的表,
就把这千年五月唱一唱。
鸟儿叫,天刚亮,
艾草菖蒲挂门上,
满院清香祛邪瘴;
小儿额头点雄黄。
挂香囊,迎吉祥;
扶正祛邪沐兰汤。
忽听一阵锣鼓响,
龙舟追赶大太阳。
(白)姐妹们快看哪……赛龙舟啦——赛龙舟啦!
【敲打竹琴伴奏。
女孩(齐) (白)锣鼓鞭炮震天响,猜一猜哪个的爸爸是最强?
女孩(一) (白)论划桨啊我爸爸最得行!我爸爸当然要得冠军!
女孩(齐) (白)要哦?
女孩(二) (白)我的爸爸呀Number one !汪、汪!(学狗叫)
女孩(齐) (白)汪!汪!汪!
女孩(二) (白)去,去,去,讨厌!你们看,龙舟来啰——龙舟来啰!
【众女孩风趣摹仿赛龙舟场面。
得儿锵锵嘁锵嘁,
得儿嘁锵嘁嘁锵,
鼓儿擂得哟震天响,
彩旗翻飞哦闪金光。
划哟,划哟,划哟,划哟……
女孩(一) (白)最前面的是我爸爸,
女孩(二) (白)那个划桨的是我爸爸。
女孩(三) (白)我爸爸也划桨!
女孩(四) (白)那个擂鼓的是我爸爸,爸爸加油!爸爸加油!
女孩(齐) (白)爸爸加油!爸爸加油!
【众女孩敲竹琴,琴声似助威的鼓点。女孩的表情随龙舟比赛现场而变化,有加油助威的、有欣喜若狂的,有失望叹息的……
看龙舟,竞渡哟,搏激浪哟喂,
荡起这歌声万年长,
众人齐心划大桨,
百舸争流哦向前方哟。
爸爸身躯像弓样,
爸爸鼓声震心房;
桨儿翻飞船如箭,
争先恐后看谁强。
喊得我热血激荡,
急得我手脚并忙。
女孩(齐) (白)吃粽子了!吃粽子了!
【众女孩敲打竹琴。
蝶舞莺飞榴花放,
五月初五正端阳。
今天不把别的表,
就把这千年五月唱一唱。
石榴花开万点红,
龙舟飞渡思先贤。
中国记忆好温暖,
五月节中国味道代代传!
【众女孩手抱竹琴造型定格。灯光渐暗。
【女童画外音(歌谣)起。
五月五,是端阳,
艾叶菖蒲香满堂。
吃棕子,拌水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本作品为“说唱四川·歌颂中国—曲艺创作工程”活动优秀入选作品)
点评:
端午节是华夏民族绵延两千多年的重要传统节日,四川竹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别称很多,其起源的说法也很多,但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
四川竹琴《石榴花开》以一群少女手抱竹琴载歌载舞演唱的舞台样式,为我们徐徐展开了一幅千年不老的民俗风情画卷。
作品通过孩子们的眼睛,让我们看见了她们的爸爸赛龙舟时的拼搏雄姿;同时,也表现孩子们各自不同的心情;更为重要的是,让当下的孩子们通过游戏在不经意间传承了民族传统—端午节的传统和竹琴的传统。作者的创作意图通过这一巧妙的设计,四两拨千斤地得以实现。
四川竹琴源于古老道琴,发展至今已有很大变化。但移步未移形,依然是怀抱三尺竹筒,手执竹简,击打碰击作伴奏,以唱为主,说唱兼用,或讲一个事,或抒一段情,或于抒情中叙事,或在叙事中抒情。
《石榴花开》继承了四川竹琴这一基本属性,但在描物状景、人物语言,以及二度创作的舞台呈现上,都是现代人在说眼前事。端午节和竹琴两个古老的传统,便有了时代的风采。
这些年,四川少儿曲艺蓬勃发展,几十所曲艺特色学校的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在学习不同的曲种。以“花开的声音”命名的四川少儿曲艺大赛,成效斐然。
四川竹琴《石榴花开》,琴声朗朗,花开芬芳。
(点评人:严西秀)
(责任编辑/朱红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