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水平测定和眼底检查在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中的应用价值
2016-06-30张小娟李应东李迎春
张小娟 李应东 刘 凯 李迎春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甘肃 兰州 730000)
胰岛素水平测定和眼底检查在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中的应用价值
张小娟李应东1刘凯2李迎春3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甘肃兰州730000)
〔关键词〕胰岛素水平测定;眼底检查;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
原发性高血压(EH)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可并发心、脑、肾、眼底等靶器官损害。大量研究表明EH患者大多存在胰岛素抵抗(IR)和眼底病变。本文旨在探讨胰岛素水平测定及眼底病变的检查在中医证型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5月至2013年1月我院附属医院心内科、EH专科门诊及病房的高血压患者120例,其中男80例,女40例;平均年龄(62.16±10.38)岁。
1.2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1〕。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和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EH的中医诊断标准,分为以下4型:①肝火亢盛型。主症:眩晕头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口干口苦、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数。②痰湿壅盛型。主症:眩晕头痛、头痛如裹、胸闷腹胀、心悸失眠、口淡食少、呕吐痰涎、舌苔白腻、脉滑。③阴虚阳亢型。主症:眩晕头痛、腰膝酸软、耳鸣健忘、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舌质红、苔薄白、脉滑。④阴阳两虚型。主症:眩晕头痛、耳鸣如蝉、心悸气短、腰酸腿软、夜尿频多、失眠多梦、筋剔肉膶、畏寒肢冷、舌淡或红、苔白、脉沉细或细弦。
1.3观察方法所有患者进行血压、身高、体重的测定,并计算体重指数(BMI)。血压的测量方法:受试者休息15 min后,取坐位测右上臂肱动脉血压,连续3次,每次间隔2 min,取其平均值。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的测定:隔夜禁食10 h以上,于次日清晨采血样。FPG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FINS采用放免法。眼底分级:根据Keith-Wagener-Bavker法和Seheie法将本病眼底病变分4级:第1级:视网膜动脉痉挛期;第2级:视网膜动脉硬化期;第3级:EH视网膜病变期;第4级:EH性视神经视网膜病变期。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及χ2检验。
2结果
见表1。EH各证型组间在年龄存在显著差异,阴阳两虚组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1);EH各证型组在BMI不存在差异(P>0.05)。EH各证型组间在胰岛素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肝火亢盛证高于其他三组(P<0.05);EH各证型组在血糖不存在差异(P>0.05)。EH眼底病变情况在EH各证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EH各证型间一般情况、胰岛素水平、血糖、眼底病变情况比较±s)
与其他证型组比较:1)P<0.01
3讨论
EH属祖国医学“眩晕”、“头痛”、“中风”等范畴,尤以眩晕论治为多,病因多关乎风、火、痰、虚、瘀。IR指胰岛素的外周靶组织(主要为骨骼肌、肝脏和脂肪组织)对内源性或外源性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反应性降低,导致生理剂量的胰岛素产生低于正常的生理效应。52.8%~60%EH患者存在IR〔3~5〕。
本研究分析EH中医证型与胰岛素水平之间的关系,与许多研究结果相一致,IR与EH的发生、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6〕。本研究结果与部分文献报道略有差异〔7〕。分析原因可能为,本研究中肝火亢盛型EH患者以男性居多,平时社会、工作压力较大,且本次研究对象大多来源于北方,北方人喜高盐、高脂饮食,有些还合并有糖尿病,故推断其存在脂代谢和糖代谢紊乱。内脏脂肪积聚,肝脏游离脂肪酸增加,导致胰岛素清除发生改变和高胰岛素血症,肝脏氧化游离脂肪酸的转换增加,可引起肝脏对胰岛素敏感性的降低,从而导致IR〔8〕。眼底病变为EH的并发症之一,此次研究显示EH眼底病变在EH中医证型中不存在差异,可能与本研究所选病例数较少有关。
4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起草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4.
3Bonora E,Kiechl S,Willeit J,etal.Prevalence of insulin resistance inmetabolic disorders:the bruneck study〔J〕.Diabets,1998:47(10):1643-9.
4林金秀,陈达光,郑舒亮,等.原发性高血压和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J〕.高血压杂志,1997;5(3):196.
5杜俭,王德治,龚艳春,等.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与纤溶系统的关系〔J〕.高血压杂志,2003;11(5):437-43.
6Reaven GM.Role of insulin resistance in human disease〔J〕.Diabetes,1988;37:1595-607.
7毛莉娜,祝炜,喻荣辉,等.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血液流变学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7;9(21):24-5.
8Toft I,Bonaa KH,Jenssen T.Insulin resistance in hypertension is associated with body fat rather than blood pressure〔J〕.Hypertension,1998;32(1):115-22.
〔2014-08-31修回〕
(编辑杜娟)
通讯作者:李应东(1962-),男,博士生导师,博士,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
〔中图分类号〕R2.0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02(2016)11-2777-02;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11.101
1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科
2甘肃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系393886部队门诊部
第一作者:张小娟(1983-),女,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内分泌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