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精神分裂症采用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的效果观察
2016-06-30潘兴华钟古华甘郁文广东省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江门529000
潘兴华 钟古华 甘郁文(广东省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江门529000)
首发精神分裂症采用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的效果观察
潘兴华钟古华甘郁文(广东省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江门529000)
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氨磺必利与利培酮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使用氨磺必利与利培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是89.8%,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36.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是87.8%,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不良反应中的体重增加和泌乳素升高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氨磺必利与利培酮均属于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利培酮对患者的体重影响较大,而氨磺必利对患者的泌乳素水平影响较大,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关键词:氨磺必利利培酮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不良反应
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比较常用,有着确切的疗效和较少的毒副反应。在国外临床实践过程中,氨磺必利是一种普遍使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有着确切的疗效,但是直到2011年我国才首仿该药成功上市。为了深入地研究氨磺必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实际价值,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平行对照研究,旨在深入地比较氨磺必利与利培酮的实际价值,研究结果理想,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1月~2014年1月,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9例基线资料:男性27例,女性22例,年龄25~64岁,平均年龄(37.2±7.1)岁,病程4~16个月,平均病程(7.1±4.4)个月;观察组49例基线资料:男性25例,女性24例,年龄27~67岁,平均年龄(37.4±7.4)岁,病程3~15个月,平均病程(7.3±4.3)个月。两组基线资料(涵盖性别、平均年龄等诸多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证实了本次研究的可行性。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1]:①纳入标准:首次发病;阳性与阴性综合征量表(也即PANSS)评分大于或等于60分;参与本次研究前1周内未服用过抗精神病药物。②排除标准:酒及药物依赖者;合并有严重的躯体疾病;存在严重自杀倾向。
1.2方法:观察组使用氨磺必利(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20113231)进行治疗,初始剂量是200mg/d,从治疗的d3起,每日的药物剂量为400mg,从治疗的d5起,每日的药物剂量是600mg,从治疗的d7起,每日的药物剂量是800mg;对照组使用利培酮(齐鲁制药有限公司,H20041808)进行治疗,初始剂量是1mg/d,从治疗的d3起,每日的药物剂量是2mg,从治疗的d5起,每日的药物剂量是3mg,从治疗的d7起,每日的药物剂量是4mg[2]。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在治疗过程中,我们不再给予其他抗精神病药物,也不再使用物理疗法,但是若有必要,需要严格遵照医嘱给予抗胆碱能药物和镇静催眠药物。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中定期对两组行血尿常规、心电图、肝功能、泌乳素、体重、血糖等检查,观察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疗效判定标准[3]:使用阳性与阴性综合征量表(也即PANSS量表)评估治疗效果,主要是依据PANSS的减分率对疗效进行评估,其中,PANSS减分率大于或等于75%为痊愈,PANSS减分率处于50%与74%之间为显效,PANSS减分率处于25%与49%之间为好转,PANSS减分率不超过25%为无效。
2 结果
2.1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例(%)]
2.2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比: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不良反应中的体重增加和泌乳素升高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比[例(%)]
3 讨论
氨磺必利这一药物对于多巴胺D2、D3受体的选择性较好,能够有效地阻断双重多巴胺能受体,具体来说,低剂量的氨磺必利对于突触前多巴胺D2、D3受体的亲和力较强,对于突触前抑制有着显著的消除作用,能够有效地增加多巴胺进入间隙和额前皮质的多巴胺能传递量,因此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而高剂量的氨磺必利对于突触后D2、D3受体的拮抗作用较强,可以有效地减少多巴胺结合位点,因此在改善患者症状的同时也能够降低锥体外系反应的发生率。有研究人员指出,在多巴胺受体中,如果氨磺必利的药物浓度达到65%,那么其抗精神病效果为最佳[4]。
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是89.8%,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36.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是87.8%,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不良反应中的体重增加和泌乳素升高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氨磺必利与利培酮均属于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但是在安全性方面,与利培酮比较,氨磺必利对患者的体重影响较小,其原因可能在于:氨磺必利这一药物和组胺H1受体之间的亲和力较差,并且氨磺必利这一药物会引发更多的代谢综合征。与此同时,与利培酮比较,氨磺必利对泌乳素的影响较大,其原因在于:与中央区相比,氨磺必利对垂体D2、D3受体的占有率更高[5]。
综上,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氨磺必利与利培酮均属于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利培酮对患者的体重影响较大,而氨磺必利对患者的泌乳素水平影响较大,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参考文献
[1]黄继伟,李林,吕维忠等.氨磺必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3,22(6):497-499.
[2]黄继伟,吕维忠,何益群,等.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3,19(4):311-313.
[3]胡君,卢玲.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3):33-35.
[4]任虹,孙俊伟,赵伟,等.氨磺必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有效性及安全性回顾性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44(10):816-818.
[5]夏仲,张恩,宋传福,等.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3,26(6):442-443.
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351(2016)06-01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