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脱欧”注定一直纠结
2016-06-30王赞化
王赞化
英国朝野绝大多数人都抱持高度实用主义的态度,既希望从中获得尽可能多的好处,又期待尽量避免承担一体化的义务。
英国“脱欧”公投最可能的结果显示英国“不退欧”,但该话题仍隔三岔五被热炒。
据报道,随着英国“脱欧”全民公投日期将近,随着公投拉票活动开启,相关辩论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因英国“脱欧”公投可能引发经济等方面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近期英国首相卡梅伦强调,“这是一次公投,不是闹着玩”,而G7财长就该问题进行了磋商。
眼下,民调对“脱欧”问题呈现出纷纭杂乱的结果:ORB电话民调显示,在英国“留欧”民意领先达15个百分点之多,而TNS网络民调则显示,“退欧”民意领先3个百分点。有分析指出,几家民调给出电话调查留欧派占优、网络调查脱欧派居强的结果,表明在英国,年纪较大的人偏向于“维持现状”,而年轻人则倾向于希望有所改变。
对卡梅伦而言,纠结又何尝没有?一方面,他是此次“脱欧”公投的重要推动者,没有他的“网开一面”,公投就不可能举行;另一方面,他又公开主张英国应继续留在欧盟,并多次在不同场合对脱欧派口诛笔伐。
在历史上,英国有着悠久的“光荣孤立”历史,所谓“光荣孤立”,指的是既保持对欧陆的影响力,又避免直接成为欧陆的一部分,这在日不落帝国时代以“帮助欧陆老二打老大”的“英国规矩”名噪一时。二战后,其“光荣孤立”被精心修改后以“美国在欧洲代言人”的新面目出现,并为英国带来可观的收益。
正因该“光荣传统”,对于欧洲一体化,英国朝野绝大多数人都抱持高度实用主义的态度,既希望从中获得尽可能多的好处,又期待尽量避免承担一体化的义务。一言以蔽之,英国最希望的是以“特殊成员”身份留在欧盟内。正是秉持这种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逻辑,卡梅伦才会既极力促成公投,又竭力避免脱欧派在公投中获胜,而民调受访者也表现纠结。
如果不出现特别变故,这种纠结将持续到公投当天,并表现在公投结果及公投后的英国民意反应中。很大的一种可能,是公投结果仍然显示英国“不退欧”,但“退欧”话题仍会隔三岔五被英国公众、党派和政府炒热——尤其在欧盟讨论一些涉及共同利益分配、共同风险承担或需要各成员国“乐善好施”问题时。
随着“恐怖门”、“难民门”、“欧债危机门”等一系列挑战欧洲一体化原则、考验欧盟成员国同甘共苦意愿的危机不断爆发,“一体化”在欧陆本身已不再是“政治正确”,在一贯弥漫着“光荣孤立”和“欧洲怀疑论”空气的英国更是如此,不论公投结果如何,这种空气都会成为英国的“欧洲前途”的重要不确定因素。对于英国的“闹特殊性”,许多欧陆国家也越来越“不感冒”,而若英国公投结果对其而言不理想,或英国人在公投后继续借题发挥,那这种“不感冒”的发酵,会令英国和欧陆间的感情出现更多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