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师们的孝顺

2016-06-29古滕客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6年17期
关键词:生母黄侃侄儿

古滕客

文学大师鲁迅,从小到大都很孝顺。少年时,作为长子的鲁迅,为了减轻母亲的压力,主动承担起典当旧物和为父亲请医买药等杂务。母亲60大寿时,鲁迅先寄回60元钱,给母亲过生日,在生日将临时,又特意从北京赶回绍兴,为母亲祝寿。为了让母亲愉快,鲁迅专门邀请演员来家里唱戏。这一天,全家热闹非凡,也是鲁迅母亲最欣慰的一天。后来,鲁迅在北京西城八道湾购置了一套住房,购房当年,鲁迅就亲自返回绍兴,把母亲和全部家属接到了北京。母亲爱吃火腿,鲁迅在上海时,经常寄火腿给母亲吃。母亲爱读言情小说,鲁迅多次购买张恨水、程瞻庐的小说寄给母亲看。

史学大师傅斯年,一生直言不讳,炮轰要人,对待母亲却极其孝顺。傅母肥胖,有高血压,卻爱吃肥肉,有时还为这事向儿媳妇发火,见此情形,傅斯年便在母亲面前长跪不起,向母亲说明利害关系,以求得母亲的理解。晚上,他又悄悄地对夫人俞大彩说:“母亲年纪大了,别无嗜好,只爱吃肉,让她吃少许,不比惹她生气好吗?”七七事变后,傅斯年委托一位办事员去接母亲和侄儿。侄儿接来了,当听闻母亲没能逃出来,傅大怒,当场打了侄儿几个耳光。随后,他千方百计将已过古稀之年的母亲,从安徽接到重庆。

国学大师黄侃自幼丧父,由生母和慈母(系黄父正室)将他抚养长大。1908年,生母周氏病重,黄侃回到家照顾了6个月,母亲就去世了。黄侃大恸,吐血不止。对慈母田氏,黄侃也是非常孝顺。他在京鄂间往来,每次奉母出行,必随身携带一口棺材。这口棺材是其父留给慈母的,本为黄父当年准备自用的,但因棺材太小,就留给了慈母。慈母去世后,黄侃悲痛欲绝,按照古礼服丧。以后,每逢生母、慈母生日、忌日,黄侃必率全家设供祭祀,伤恸不已。

(摘自《羊城晚报》)

猜你喜欢

生母黄侃侄儿
拆包裹和挑盖头
木炭堆里的杯子
德国学校不鼓励学生“见义勇为”
黄侃拜师
生母认女剑指弟弟婚房:此情不堪哟此心可悯
生母
设施葡萄“2+1”栽培技术
狠,有时是一种爱
识别教授
赶不走的侄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