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浅谈

2016-06-29高未丽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2期
关键词:农村高中生命教育语文教学

高未丽

【摘要】当前高中学生中,尤其农村高中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缺乏动力,生命认识缺乏正确的价值理念。作为人文性极强的语文学科,不仅传授知识技能,更要为学生建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为未来人生奠定基础。

【关键词】生命教育 农村高中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2-0242-01

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珍爱生命,我们理所应当。但令人痛心的是,许多成长中的青少年,却荒废生命、浪费生命,甚至抛弃生命。尤其是当今农村中学的学生中,普遍弥漫着颓废消极的情绪,缺失正确的生命观。这些90后的学生,物质生活丰裕,生活方式单一,学会享受,懒与奋斗,对社会和人生的全貌缺少认识的机会和可能。见闻虽广却见识却陋,眼界虽大心胸不大。他们受制于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压力,却导致缺乏信仰与人生的追求。这值得教育反思,也值得语文教育反思。

著名意大利教育家蒙台利梭说过:“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发展的一切作为。”生命是教育之本,,生命也是语文教学之本。语文教育应该以人为世界的价值核心,以对个体生命的生存形态和意义之尊重为最高价值关怀。

一、依托教材,潜移默化渗透生命意识

中学语文教材如一部百科全书,具备了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也具备了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素材。成功的文学作品大多是尊重生命、反思生命的典范之作,在解读作品中,学生走进课文,通过他们对生命的态度和思考来关照自己的生命。

《囚绿记》中的常春藤由于作者的喜爱而被“幽囚”于圆窗内,然而“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让我们不禁感动于这柔弱生命的顽强,对自由、对光明的追求,更感悟中华民族坚贞不屈的民族品格。《小狗包弟》随着小狗包弟被转送,亲密相处、被追杀、被解剖的经历,作者的感情也经历了高兴、快乐、忧虑、歉疚的变化。使我们明白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都应该获得生存权,树立关爱动物的生命意识。《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直接讲述了自己以及周围参观者的所见所感,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它召唤人民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使每个人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中“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这一著名的比喻,不仅确立了思想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也蕴含了帕斯卡尔对于能思考的人生的自尊与激情。《烛之武退秦师》郑国被秦、晋两国大军包围,烛之武在郑文公的请求下,不计前嫌,以国事为重,凭着过人的胆识和外交游说,挽救了国家。《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为了不辱使命,在秦国屡次直面死亡,毫无惧色。对廉颇挑衅的退让,是“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沁园春·长沙》毛泽东通过对自身经历和感触的描写,表现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藐视反对派,改造旧世界的革命战斗精神,以及诗人乐观、豁达的精神状态。

这些选文不但可以使学生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还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正是这些闪耀光辉的生命,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并提升生命质量,走向人生的完美!

二、拓展空间,建构生命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追求有价值的人生,不仅从语文教材中去感悟,还要在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中去学习,去理解。教师可以推荐富于教育意义的作品,通过一些震撼人心的故事和可歌可泣的人物,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对生命的思考。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冰心的《谈生命》、张云成的《假如我能行走三天》……这些经典之作,让学生敞开心灵去阅读、感受, 去激发热爱生命的意识和感悟生命的意义,从而关注自我的生存价值,完善自我,充实自我。

关注新闻媒体事件,会给与学生更直接的心灵震撼。教师可借助新闻事件,让学生讨论、辩论,使学生在交流中,思考生命,建构生命价值关。比如,复旦投毒案,如何看待林森浩,让学生认识到,这起悲剧暴露了孩子成长中,生命教育、法律意识的缺失,这也给学生敲响了警钟,给他们上了一堂很好的生命教育课。

主题演讲,主题诗朗诵,主题作文,都是建构生命价值的很好的活动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调动自己的情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力。在这些活动中,可以丰富他们的生命体验,拓展生命的宽度,锻造生命的厚度,延伸生命的价值。

三、联系生活,延伸生命意义

人,活着,不仅仅为了活着,更应该活出价值和意义。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学生们面临太多的诱惑,有相当的学生缺失了奋斗与追求的动力。现实的正反面“教材”混杂,往往让有些学生偏离正确的方向。面对着“无所事事”的学生,教师的谆谆教导绝不可少。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引导者,教师工作是一种用生命去影响生命的过程。教师用生命的意识去影响学生,使他们获得心灵的震撼,才能让他们在生活中逐渐辨明是非,辨别正误,不致走入歧途。对于那些留守学生,需要倍加关怀,在精神上予以鼓励和教导,使他们能够健康阳光地成长。

生命是美好的,但生命的旅程上一样有风雨泥泞,需要有正确的态度对待生命,善待生命。“语文教育就是人的教育,学着成人,语文教育的本质就是以语言立人!这正是语文教育的灵魂所在。失却这个灵魂,就失却语文教育的真正生命,这正是语文教育的魅力所在、价值所在。”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正是为了唤醒学生的智慧之灯和生命之光,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农村高中生命教育语文教学
还需完善的农村高中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浅谈农村高中班主任管理
如何打造农村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