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在教学中如何改善学生的消极因素

2016-06-29陈通伦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3期
关键词:思维活动语文

陈通伦

【中图分类号】G6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3-0-01

语文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它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它不仅仅是学生学习其他知识、掌握其他知识的工具,更为重要的是它会给学生陶冶情操,交给学生如何做人以及提高学生有关人文方面的修养等等,所以学习语文应该伴随学生一生!但是,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有的学生把语文打入“冷宫”,从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积极的思考,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还有的学生投机取巧,那么,如何改变现状,增加学生的学语文兴趣,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语文的成绩呢?现在我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因素及成因作一些分析,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从教师教学实践中找出弊端

1.课堂活动空洞热闹

在新课程实施中,有些教师片面理解新课改关于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教学理念,片面地追求课堂教学的表面热闹和活跃。于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片“生机勃勃”、“热闹繁荣”的景象:演讲、小品、表演、辩论会……层出不穷的授课方式,让语文课有了盎然生机,但学生们在热闹的课堂中却收效甚微。这是一种为追求课堂气氛,用“牧羊式”取代“填鸭式”的课堂活动。传统的教学活动,只是教师把教材的内容以“填鸭式”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课堂上师生双边活动是被动的、消极的、静态的。“填鸭式”明显束缚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思维,忽视了学生主体经验和个体感悟。为了改变“填鸭式”教学,许多语文教师便采用了“活动式”的教学形式课堂上教师一味追求让学生或分组讨论,或交流情感,或表演角色,而把自己仅仅作为一名“旁观者”或其中的“一员”,导致讨论交流的泛化、肤浅化。事实上,这种“牧羊式”教学片面夸大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控力,语文教学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课堂交往,学生不仅不能有效地接受信息、掌握知识、创新思维,活动能力也难以得到纠正和发展。

2.大语文化现象严重

当前语文课堂上,教师们比较重视人文精神,但同时又有弱化工具性的倾向。不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对课文内容匆匆带过,字词难点都没理解清楚,就跨过课文做了许多引申和发挥,做些思想教育与“精神培养”的工作,好像教学中涉及“双基”就不是在搞新课程,仅把目光聚焦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光环上。轻了文本的解读,轻了必要的双基,学生学了十几年的语文,连基本的语言问题都过不了关,语文教学更是成了镜中花,水中月。

二、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1.认识的偏差

有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我们一个一个词语的积累、一篇一篇文章的阅读、一次一次说话的练习、一个一个片断的写作,嫌麻烦就不行。而有些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缺乏充分的认识,认为上课听听、课后做做练习就可以提高,从不注意观察生活,从不读课外读物,从不多写一篇文章。抱着这样的认识学习语文,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把语文学习仅局限于课内是不行的。近几年来,为有利于对考生能力的测试和人才的选拔,高考命题材料几乎全部取自课外,有些教师和学生便认为课本对高考已经没有作用,于是,本来就有投机心理的学生对复习资料倍加青睐,却把语文课本束之高阁。殊不知,“教材是个例子”(叶圣陶先生语),高考试题与教材的关系是“流”与“源”的关系,正所谓“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

2.学生自我调适能力不强

学生偏科,重理轻文,则主要是因为理科的题目透明度高,答案标准,成就感强,而文科的题目透明度低,答案模糊,就是花了时间做了,也不知对否。特别是写作类题目,有时是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写出来的,自认为不错,常常因偏题等原因被老师判为不及格。与其这样吃力不讨好,还不如去解理科题目,“解题目多带劲,解出一道难题多够刺激”。就是喜欢文科的同学也宁可花时间在政治、历史上,因为这些学科投入少,见效快,在这种心态下,一些本来对语文感兴趣、语文学得较好的学生对语文学习也失去了热情。

三、改变教学模式找到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1.引导学生“心动”

叶圣陶先生曾说:“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己学,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即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心动”,即产生学习兴趣。一个人对事物产生兴趣,无外乎两种原因:一是好奇于未知,二是体验到快乐。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抓住人的这两个心理特征,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心动”的感觉。首先,如何引起学生对“未知”的“新奇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导语、问题,创设“未知”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真相的欲望,引导学生带着“好奇”、“探索”的心理学习,主动挖掘知识。其次,教学中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我们不难发现学生总是能几个小时专注地玩游戏,并且玩得很溜,原因在于他们对此有兴趣。为什么有兴趣?是因为他们有直接的快乐感受。那么根据这一规律,教师应在快乐和学习之间建立联系,把学习的过程转化成快乐的情感体验,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启动了,学习的主动性自然就提高了。

2.放手学生“行动”

一堂优秀的语文课不是教师讲得多么生动,环节设计得多么精彩,而是学生如何参与;在参与过程中,学生收获了什么。教师再精彩的讲解,也不如学生精彩的活动;教师再优美的语言,也不如学生积极求真的思考。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转变观念,改变教学行为,变讲师为导师,放手让学生“行动”。前苏联心理学家列昂捷夫把活动分为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哲学和心理学的启示告诉我们:“活动”不局限于动手动口,更重要的是要有学生灵魂的参与,是外显活动和内隐活动的统一。因此,让学生“行动”时,教师需注意的是,避免“为活动而活动”。为“活动而活动”的课堂看似热闹,实则徒具其表,空有虚名,学生在其间既不能参透文本的意义,更不能产生“灵魂的思考”。因此,教师所设计的活动应注重学生参与中所获得的“内心体验”。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让学生在自由、轻松、和谐的环境中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其一多让学生独立思考。我们经常听说学生学语文一听就懂,一做就懵。有时老师越是讲如何做,如何理解,而学生越是糊涂,原因在于学生只循老师的思路而未能开发自己的思维。为此老师要先出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以开发他们的思维,然后再讲解。这样比教师直接讲好得多。这是因为学生开发了自己的思维,动脑筋思考,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教育家,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老师曾说:“要用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去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给予提示,给予时间,不满足于问题的解答,应追求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其二加强自由讨论。自由讨论是不可少的课堂教程,它是思想的碰撞,智慧的交锋,是整节课学习的高潮,思维的高潮。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使学生敢想、敢说,通过讨论激发思维的火花,通过答疑明辨是非,加强了自由讨论的学习形式,学生面对学生敢于直言,敢于说对,敢于说不对,敢于开诚布公、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观点,虽然每个同学的看法或答案都不可能是准确全面的,但在七嘴八舌中,都示演了大脑的分析、比较、综合、整理,对各种信息进行了评价、分析、筛选或优化,既培养了学生倾听别人意见和观点的品德、作风,又补充了自己答案的不足。通过学习别人的语言,丰富了自己的词汇,提高了语文表达能力,养成了自己虚心学习的好思想,好作风。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应转变观念,对学生实行“放的政策”,要给他们一定的自由,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思考和主体参与理解、分析和研讨潜能。

猜你喜欢

思维活动语文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六小”活动
思维跳跳糖
“活动随手拍”
思维跳跳糖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