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行片段绘人物,爱国热情励后人
2016-06-29吴全英
吴全英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3-0-01
一、说教材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
单元第十二课。第三单元是名人单元,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古今优秀人物的崇高品格、奉献精神、良好的习惯和治学方法,学习写人的方法,品味不同文章的语言风格,这也是本单元的教学和学习目标。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篇文章写的是学者、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选取了他的六个事例,从学者和革命家两方面来写,详略得当,脉络清晰,语言充满诗意,热情的歌颂了闻一多先生的高尚人格。这是本课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目标的确立应从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来考虑,使学生在这三方面都有所得。根据这一要求我确定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有如下三点:
知识与能力目标为:(1)积累字词,诵读文句;(2)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探究其内涵;过程与能力目标为理清课文思路,学习通过记述人物言行片段、从不同角度表现人物思想精神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为学习闻一多敢说敢做、言行一致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
本课的教学重点为理清课文思路,学习通过记述人物言行片段、从不同角度表现人物思想精神的方法。本课的教学难点为引导学生通过品味文章的语言,探究其内涵。
三、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根据这些要求,我主要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朗读、拓展延伸的学习方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四、说学法
本节课教学对象是初一新生,他们表现欲强,对未知领域有浓厚的探究兴趣,通过前面《邓稼轩》的学习,他们已初步认识到:学习名人应通过了解他们的感人事迹来学习他们的精神。针对他们对闻一多先生还缺乏完整的认识,先通过“走近闻一多”“认识闻一多”,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实质,在此基础上,根据他们表现欲强、思维活跃的特点,通过设计“纪念闻一多”这一活动方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本课内容安排一课时学习。
五、说教学设计
先播放《七子之歌》,导入新课,导语为:《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篇文章,时代离学生较远,背景资料对学生来说较生疏,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不高。为此,在教学前,我先播放一段《七子之歌·澳门》引入文章的主人公——闻一多,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再走近闻一多(让学生初步感受闻一多的人格魅力)。通过学生自主介绍闻一多,教师补充总结。用多媒体显示:
(1)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新诗集《红烛》、《死水》。组诗《七子之歌》。为抗战蓄须八年,1946年在昆明遇刺身亡。
(2)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3)朱自清《挽一多先生》:“你是一团火,照见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4)冰心:“闻一多的死是一首伟大的诗,他给我们留下了最完美、最伟大的诗篇。”
然后全面认识闻一多,通过五个环节来实施:
第一个环节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让学生自由读课文(一遍),在多媒体上展示五个相对简单又能整体概括课文内容的问题。(这是自主学习学习方法的体现)让学生独立完成,问题设置如下:
①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
②作为学者,闻一多是怎样对待说和做的?作为革命家,闻先生又是怎样对待说和做的呢?(引用原文回答)
③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可引用原文回答)
④据此为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
⑤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连缀的?
第二个环节师生互动。让学生细读课文,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讨论,完善答案后,代表发言(这是落实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用多媒体展示四个问题为:
①为了突出“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文章列举了哪些事例?这些事例表明闻一多在这一时期的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②作者写“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的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主要写了哪些事迹?这些事迹表明闻一多在这一时期的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③闻一多先生在这前后两个时期的思想品格的特点上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参考答案:闻先生在前期和后期所走的道路不同,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却是始终如一的)。
④从前三题,我们在写作时有哪些可以借鉴?(参考答案:记述人物言行片段、从不同角度运用对比表现人物思想精神;写人要选取典型事例,而且要注意详略得当;文章要写出变化,“文似看山不喜平”)。
第三个环节品读课文语言,探究内涵。这篇文章虽是以记叙为主的散文,但其中不少语言满含诗意,字词精炼优美,生动形象,感情浓烈,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认真理解、仔细体会。
设问为:同学们,作者臧克家是一位诗人,文章不少语言写得精炼优美、生动形象,但又不很好懂。你们能选几句读一读,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吗?这个问题对学生而言,难度较大,需要老师做示范。
教师示范为:“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就感情而言,要读出对闻一多先生的赞美之情。就生动形象而言:“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本来是叙述语言,无非是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这就包含了比喻,既形象,含义也更丰富了。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且是热情的称赞了。
用过渡性的语言引入第四环节。引语为:如果说上一环节“走近闻一多”着眼于闻一多的外在表现,那么这一环节就是由表及里,着眼于其内心世界。
第四个环节纪念闻一多。指出语文学习要出于教材,但又不能仅限于教材,应向课外延伸,体现对教材超越的课改理念。同时应给学生的感悟、体验、交流提供一个舞台,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天地、创新的摇篮。现场给出三种情景,让学生任选一种方式来展示学习心得。
(1)引用名言评价闻一多。多媒体显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拟一则墓志铭,表现闻一多的人生追求和对祖国人民的深厚感情。
(3)有感情朗诵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精彩片段。
最后一个环节为课文小结,情景升华。用激励性的语言总结本课,并进行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具体为:同学们,本课文字不多,却浓缩了闻一多先生的一生。他言行一致,体现在他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和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上。而当今,言行一致、爱国守法正是我们中学生明礼诚信的基本要求,希望闻先生的高尚品格能够指引我们今后做人的方向。
六、说板书设计
新课标下的课堂是开放的课堂,课堂板书力求简洁,突出重点。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臧克家
学 者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口的巨人
革命家 说了就做,言行一致 行的高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