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新课程探究式教学案例研究
2016-06-29侯小燕
侯小燕
【摘 要】 作者根据自己的一堂探究式教学公开课的情况,介绍了自己进行探究式教学设计的具体做法,以期为初中化学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一定的经验支持。
【关键词】 初中化学新课程;探究式教学设计;案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3-0-01
1.引言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要大力提倡科学探究,改变学生被动、机械的化学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化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享受科学探究的乐趣,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笔者身处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实践的第一线,怀着极大的热情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初中化学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以期为初中化学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以下是笔者在一次校级公开课展示中的一则探究式教学案例的研究。
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案例研究
2.1学情分析
因为自己上公开课的班级生源相对来说较好,加上从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的第一堂课开始,笔者就非常注重按照新课程的理念,进行探究式教学,所以学生也具有一定的探究学习的基础。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的教学内容安排在学生学习了碳的单质和化学性质之后,了解到碳跟氧气和某些氧化物反应的产物里有二氧化碳,但都不是在化学实验中需要的二氧化碳气体的简便制取方法。另外,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对于气体的制取原理、装置、收集比较熟悉,所以将“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设计成探究课会更能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获取信息和对获取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交流讨论的能力,思维能力,学会合作学习。
2.2教材分析
教材对于“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内容呈现的顺序是:首先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呈现方式是直接以陈述性的知识给出,基本上是平铺直叙;接着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与实践,呈现方式是以“活动与探究”栏目的形式给出;最后是总结性的知识内容,呈现方式是以“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栏目的形式给出,教材内容详见图1所示。
2.3教学设计构成
笔者深刻地解读教材,同时对课程标准和教学参考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理清教材内容的知识线索和活动线索之后,认为有必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将直接知识呈现的内容部分设计成活动探究的教学活动,这样就将单纯的知识学习转化为查阅资料、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具体教学设计详见图2。
2.4本课题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依据对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笔者确定本课题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基础知识;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技能。
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本课题教学的重点、难点如下:
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2.5教学实施过程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的探究式教学实施过程如下:
环节一: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具体内容详见图3。
在这个探究教学环节中,笔者提前一周布置课下学习任务即学生按照学习小组,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和途径制取二氧化碳,从而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问题情景中,通过查找有关资料获得制取二氧化碳的有关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对获取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然后课余时间小组内讨论、课堂上小组间选派一名学生代表汇报交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与他人交流讨论,从别人那里学到知识的能力,自主和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笔者认为,进行这样的教学处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比直接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的学习,学生能收获更多东西。
环节二: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具体内容详见图4。
在这一探究教学环节中,笔者一改往日大包大揽的做法,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以发现者、探索者的身份出现,自己独立思考确定制取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应该考虑的因素有哪些,即从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气体本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方面考虑,培养学生全面、细致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然后通过交流讨论比较二氧化碳和氧气制取实验及相关性质,即从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气体密度与空气密度比较大小和是否与水反应等方面,分析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异同点,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类比的抽象思维能力;最后在此基础上,给出一些仪器,这些仪器都是学生在实验室里可以见到和经常使用的简单仪器,由学生自己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小组间派学生代表小组间交流和讨论各自设计的实验装置的优缺点,最后选择一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佳装置,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认真倾听他人观点、具有一定的反思和评价的能力。这样通过复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氧气和二氧化碳性质的比较,自己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知识形成过程,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展思维能力,使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既获得了知识和技能,又发展了思维能力。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完全放开,由学生自己总结归纳这一课题学习过程中收获了哪些东西。笔者当时还设计了活动表现评价表,通过上面的思考题的回答,可以了解学生在这一探究式学习活动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学习目标的实际落实情况。
3.结语
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学生听着学科学、坐着学科学、被动消极地学科学的教学方式,提倡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
因此,化学教师要想真正实现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水平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同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中培养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要加强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以科学的方法改进自己的教学,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和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充分体验、动手和思维。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王磊.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