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共同体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2016-06-29梁秋玉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4期
关键词:组员共同体建构

【摘 要】“学习共同体”引领着当代课程理论与实践不断成长,本文从小组合作学习理论基础、小组合作学习共同体建设、小组合作学习实践及组织形式 对之进行初步的介绍。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 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109-01

如何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在当前大班教学中创新性地设计和实施与特定条件相适应的新型教学组织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并获得优异的学习成绩,这是笔者一直在思考并加以实践探索的问题。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创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组织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小组合作学习理论基础

1.维果茨基运用活动与心理、活动与意识统一的原则解释活动与儿童发展的关系,指出“人所特有被中介的心理技能不是从内部自发产生的,他们只能产生于人们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交往之中,人所特有的新的心理过程必须在人的外部活动中形成,随后才可能转移到内部,成为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的结构”。主要强调学习是通过活动获得的。

2.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得不是学习者简单接受或复制的过程,而是积极主动建构的过程。每个人都对客观世界有着自己的理解和独特的意义。人类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事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事实。人类除了通过直接经验的方式获得个体经验以外,还在同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获得间接经验,包括人类社会的历史经验。但是,个体建构的知识未必是合理的,所以它需要与群体或共同体进行交流,在协商过程中,追求知识建构的合理性。所以学习不仅仅是个体的独立思考和个性感受,而要在一定的群体背景中展开。这个群体背景就是一个学习共同体。

3.所谓学习共同体,是为完成真实任务或问题,学习者与他人相互依赖、探究、交流和协作的一种学习形式。它强调共同信念和愿景,强调学习者分享各自的见解与信息,鼓励学习者探究以达到对学习内容的深层理解。

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体建设

1.小组建设

原则: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男女混编、少量为宜。

人数:以男女混合、少量人数为宜,一般4—6人最合适。

成员:根据综合表现分成几个不同层次,先确定组长,再实现双向选择,自由组合。但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时,无需领导者。

具体操作如下:

①组名口号:规定每个小组要有自己的组名,并选好本组的组名,制定好组规。

②小组宣言:每一个小组要有一份小组宣言,包含组员名字、确立的对手等几个方面。

③小组合作学习各种规范制度,并粘贴在课桌上。

坐正立直、秩序井然;高效自学、积极发言;合作探究、质疑问难;团结互助、共同发展。

2.组员分工:组内根据需要,一般设立组长、组员实行分工管理。

教师要引导学生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同时,注意职责轮换。职责轮换有利于培养每个学生的责任感和合作意识,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提高合作兴趣,用责任感促进全体学生的成长。

3.评优方法

每周评选出团队之星6个,进行表彰;

学期考核:每半学期,全班评选优秀学习1~2组,良好学习小组2~3组:学校(及以上)评优从本小组产生,班级进行奖励。还要评选出优秀学生若干名,分别授予下列光荣称号:

(1)团队之星:带领本组同学努力学习、遵守纪律,对本组的优良组风形成有巨大影响的同学;

(2)学习之星:自身学习认真刻苦,指导本组同学学习,学习上积极帮助其他人的同学;

(3)进步之星:在学习、遵纪、活动参与等有重大进步的同学;

(4)文明之星:积极维护本组形象,文明举止得体的同学;

三、小组合作学习实践及组织形式。

1.培养小组长,充分发挥其组织和示范作用。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就会导致课堂组织纪律散乱,教学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为了能有效地进行合作交流,选拔并培养小组长就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确定智力水平良好,发言积极,操作能力较强,表现欲望强烈的学生当学习小组长;其次,进行有效的培训,培养组长的组织、安排、协调、归纳能力,促进小组合作交流进行。在高一起始阶段,根据学生的入学成绩,按成绩好、差搭配,分别把学生4人一小组、16-18人一大组进行分组。每组组长由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担任,这些学生肩负着帮助全组同学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或达到共同目标,在规定的时间内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2.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学生特长等情况,小组组合采取不定式。英语教学活动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员和组长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活动需要而改变。小组成员可以是学生自由组合,或者让学生挑选一两个组员,其他成员由教师或组长指定。就是组长也是不固定的,它常根据学生特长担任某一活动组长。例如,学习SEFC B2Unit5 Music时,让那些擅长音乐的学生表现出了他们的才华。小组讨论由他们负责,这不仅让其他学生大开眼界,也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如果在教学活动中经常变换学生的组别,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社会化也将发展得很好。

四、结束语

小组合作学习共同体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因材施教,克服班级人数多且学生差异大给教学带来的困难,有助于改变传统英语课堂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真正在学习实践中学会学习,从而推动学生的进步。合作学习倡导“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理念,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实现英语教学评价的科学化。

参考文献:

[1]高文等主编,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7

[2]孙钱兔,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合作学习”模式研究与实践 《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6

[3]《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2,4

作者简介:

梁秋玉,(1974年9月)女,汉族,福建厦门,中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高中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组员共同体建构
爱的共同体
你的不开心,让园艺温柔治愈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共同体的战斗
小组落幕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