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型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

2016-06-29林海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4期
关键词:训练

林海

【摘 要】新课标明确指出:理想的语文学习是读写的有效结合,即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将外在的语言内化,再通过说写训练,将学过的、积累的知识加以运用。阅读要求以“语言表达”为重点, 这就要求表达的训练,应该渗透到语文学习的各个方面。本文对学习型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找准语言训练点,进行适时训练,以及进行有效的评价等方面,通过教学案例,阐述了指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对创设高效课堂起指导性的作用。

【关键词】学习型课堂 研读教材 训练 有效的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075-02

引言

我们说,表达能力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方式,也是表现自己的方式。在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学要回归本位,指向语用。语言学习,重在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要注意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虽说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主阵地,但是,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培养起来的。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极强的学科,我们必须想法设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的机会,在反复的训练中,促其掌握规律,掌握方法,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

一、研读教材,找训练点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可以说是进行语言表达训练的范本。我们如能借助教材,找准训练点,做到随文练表达,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模仿补白

表达能力的培养,从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就已经开始。教学可以“以课本为抓手,从课本逐步走向生活”上,并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使学生处在“以我为主体”的写作氛围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如在教学苏教版第一册9《大海睡了》结尾处,我进行了“向文后延伸补白”设计——同学们清晨太阳渐渐的从东方升起,大海醒来了,请欣赏大海白天的景象,在播放完白天大海视频后,接着,引导孩子以“大海醒了”自编白天大海的简单诗句,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孩子们模仿所学诗文,很快就创作出简单的诗句:1.风儿又闹了,浪儿又笑了,白天里,大海醒来了。她抱着太阳,她背着白云,那哗啦啦的涛声啊,是她快乐的笑声。2. 风儿吹来了,浪花跳舞了,清早,大海起床了。她推着帆船,她赶着鱼虾,那阵阵的浪涛声啊,是她欢乐的笑声!3. 风儿吹口哨, 浪儿在翻跟斗,天亮了, 大海醒来了。 她抱着太阳, 她背着朝阳, 那哗啦啦的浪声呀, 是她快乐的歌声。……

这一教学设计是在学生对原文理解的基础上,创作“大海醒了”的简单诗句,是“向文后延伸补白”拓展语言表达的能力的培养。找准了课文补白训练点,使“内涵感悟”和“表达训练”比翼双飞,实现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2.提炼概括

表达,有时需要把重点内容写具体详细,有时需要概括、提炼内容,做到简洁明了。这是小学表达训练的重要两项要求,如何落实到教学中呢?举例说明。如教学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大兴安岭》第三自然段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师:同学们,大兴安岭夏天的美景,又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还能用哪些四字词语概括吗?学生说道“枝繁叶茂”,教师点拨:对,你是由看到树木生长茂盛想到的;学生说道“如醉如痴”,教师赞赏:你被夏天的美景所陶醉了;学生说道“五彩缤纷”时,教师反馈:看来你很喜欢草地上的小野花。这一设计,深化了对文章主旨的感悟和理解,也提升学生表达能力,这样训练点把握有度。

3.描述场景

教材的一些情景插图,要充分的利用起来。课堂教学我们可以借助描绘的情境练习,进行语言能力的培养。如,在一年级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练习1,教学“自我介绍”时,教师可以仿照教材上的那幅情境图,美化黑板,写上“自我介绍”,创设好背景,然后让学生上讲台作自我介绍,搭建现实情景,让学生练习表达;教“悄悄告诉他”时,可以仿照情境图的样子,让学生也围成一圈,练习传悄悄话。也就是说,教学中要努力发挥教材“情境插图”的作用,并根据或凭借这些“情境图”创设出更加具体逼真的、与生活相似的、易于双向互动的交际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语言表达的热情,从而积极参与到表达训练中来。这些“情境图”再现了小学生口语交际的一瞬间的情境。这样的情境,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过,他们的脑海里大多可以找到相似点。设计安排这样的“情境图”,就是要激活学生的这些记忆。这样,学生产生参加口语表达的愿望与兴趣就会大增,学习效果也会大大地提高。

二、借助教材,适时训练

1.开课伊始训练

如学习苏教版11册21《鞋匠的儿子》一文:从第一自然段,我们了解了“林肯当选美国总统的那一刻,整个参议院的议员们都感到尴尬,是因为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这句话有两层意思。能变换说法说清两层意思的关系吗?学生回答“之所以在林肯当选美国总统的那一刻,整个参议院的议员们都感到尴尬,只因为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 还有的说:“因为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所以林肯当选美国总统的那一刻,整个参议院的议员们都感到尴尬”。这个教学设计意图很明确,利用变换因果句式练习,帮助理解课文内容,又达到语言训练的目的。

2.课中教学训练

如教学苏教版第一册5《家》一文,读到第二句话,我们不难发现这首诗前一句话: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句式相同,在教学中,老师抓住这个简短的比喻句进行拓展语言训练。仿照课文写一首小诗。蓝天是白云的家 ,土地是 家,大海是 家, 是 的家。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学生会说:蓝天是云朵的家。土地是禾苗的家。大海是鱼儿的家。沙滩是贝壳的家。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一首优美的小诗就这样在一年级的小朋友的仿说中诞生了,孩子们也为自己创作自豪。这个训练设计得非常好,既引发了学生想象,又进行了用语句具体描写情景的训练。

3.课尾拓展练习

如教学苏教版第一册7《秋姑娘的信》最后一环节,设计这样的问题,“大雁、小青蛙、小松鼠、山村的孩子收到秋姑娘的信了吗?您能做邮递员把秋姑娘的信传达给大雁、小青蛙、小松鼠,山村的孩子听吗?一年级孩子乐于表现,孩子们像模像样地念起信来:“南飞的大雁,您好!请你们路上多加小心,遇到飞机要避让,遇到大鸟要躲开,注意安全,祝你们一路平安!您的好朋友,秋姑娘。”;“冬眠的的小青蛙,您好!你在冬眠的时候,要记得盖好被子,别着凉生病!您的好朋友,秋姑娘。”……一封封带着满满的关心口吻的信,就这样新鲜出炉。孩子对文本的理解以及培养表达能力训练,就这样自然地完成。这样的训练是适时有效。

三、丰富的活动,有效的评价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其实要想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也离不开常说常练。我们可以利用立足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搭设表达训练平台,对学生的表现给予有效的评价,全面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1.播报见闻

课前两、三分钟发布一句话新闻活动,由班长主持,轮流发播报。学生把每天所见到的各种现象、事物的变化或听到的各类消息,用规范的口语说给大家听,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让他们能够在陌生人面前自然的说话。

2.时事辩论会

针对近期社会、学校、班级,大家关注的热门话题进行辩论。如配合学校卫生安全教育主题,开展“该不该买校园周边的流动摊点的食品”的辩论会,还有 “网络时代小学生要不要练字”等关系到品行养成的话题辩论活动。辩论会前把讨论的话题交给正反双方,让他们分组搜集材料,进行整理,列出论据。课堂辩论会上他们争先恐后地把自己搜集的论据摆出来,谁是谁非会一清二楚,在辩论中学生们明白了事理。辩论不仅提高了表达能力,展示了口才,还可以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敏捷。

3.课堂讨论

学习型课堂教学提倡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在此过程中,组织学生有效的参与课堂讨论是一条有效的途径。要使学生的课堂讨论真正有效,却不仅仅是简单的有问有答,我说你也说,这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讨论做到有效的组织,有的放矢,而不至于使课堂讨论流于形式,空洞乏味。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组织学生讨论时,应注意让学生有话可说 , 实话实说 。

4.激励评价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表达训练时,不仅要给予评价,更应该指出不足,究其原因,加以矫正,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可包办代替,可引导学生这样评价:他讲得怎么样?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讲得不好?如果换成你来说,你想怎么说?即从评语言,评思路等方面进行评价,这种变单项的教师评价为学生广泛参与评价的新型多向评价,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逐步学会了如何评价,提高了评价能力,优化了口语训练。

总之,小学学习是一个孩子成长的开始,语文学习理解、运用、感知是相辅相成的,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实现语文的美丽转身,就要在教学生活中努力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努力去实现全面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目标。为今后学生各方面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指要——汉语阅读. 吴忠豪

[2]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指要——写话习作. 吴忠豪

猜你喜欢

训练
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非智力因素的训练
浅谈戏曲形体基础训练
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和训练研究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