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灵动数学课堂
2016-06-29朱万丹
朱万丹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3-0-01
传统教学中,基本的教学内容都是由教师通过课本、黑板、粉笔和语言表达等载体来呈现和传递的,学生接受教学内容的方式显得很单一。很多时候,有些教学内容通过传统方式来呈现并不合适,学生接受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数学学科中许多抽象的概念。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教科书统一课堂的局面将被彻底改变。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来充分展示教学内容,表达教学意图。下面我就以《圆的认识》为例,来谈谈我在日常教学中是如何巧用现代信息技术的。
“圆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安排学习的,是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的基础。
六年级学生对几何图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初步具备自主学习和逻辑推理的能力,他们是网络时代的原著民,对QQ社交平台使用熟练,我抓住这些特点,在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发现知识,体验学习的快乐。在体验中认识圆,掌握画圆的方法,知道圆心、半径、直径,理解圆的特征。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发现数学的美,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学习。
基于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教学重点放在掌握画圆的方法,认识圆的圆心、半径、直径,理解圆的特征上。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我主要通过微课演示、视频演示、问题引领、设置任务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探究体验中归纳总结出画圆的一般方法和圆的特征。
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学习在课外成为可能,因此,我借鉴了翻转课堂的理念,把知识点的传授放在课外。我把制作的微课分享到我的QQ空间,让学生在课外去学习,在微课中,我先展示了一组生活中的圆,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圆,然后从生活原型中抽象了几何图形,“怎样画一个圆呢?”接着自然的介绍学生认识画圆的工具——圆规。在问题的引领下,介绍用圆规画圆的方法,让学生对画圆有一个表象的认识。但我并没有直接告知学生画圆的一般方法,而是将这一内容留到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我的微课以精美的图片、悦耳的音乐、简炼的语言引导学生的思路,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会画圆,并会准确标出圆心、半径、直径。我利用先进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形象的学生思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独有的、开阔的环境,给他们提供了充分的观察和实践的机会,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课堂上至少要用10分钟才能讲清楚的重点知识,我利用微课3分钟轻松达成了教学目标。而且课外学习不受时间的限制,学困生通过反复观看,反复操作也掌握了这一知识点。翻转课堂让学生了解学习知识不一定要在课堂上,只要你愿意,碎片化的知识存储在云端,随时随地都可以去学习。
知识的点传授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外完成后,课堂上我将更多的时间用导学生去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这种体验从导入新课开始贯穿始终。
信息化背景下教师的基本技能包括对资源的搜索、借用、创造、应用、分享。而如何将搜索到的资源创造性的应用在自己的课堂上犹为重要。我在网上搜集了一组特别漂亮的圆的图片,再配上优美的音乐和动情的解说,学生在我利用技术手段精心营造的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感受到圆真的很美,想去探究这些美丽的圆中蕴藏的数学知识的欲望特别强烈。
数学来源于生活,因此我创设的教学情景是学生熟悉的篮球比赛,我展示了同学们在篮球比赛中奋力拼搏的照片,学生看到自己球队的身影,感到无比自豪,这种自豪感一直渗透到学习的全过程,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对达成学习目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拍摄了一段老师们为篮球比赛做准备工作(也就是在操场上画圆)的视频,目的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数学问题,这段视频将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情境变得可亲而真实,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并产生探究的欲望。
因为视频真实、生动,老师画圆的方法动态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在描述老师们是怎样画圆的时候,条理非常清楚,表达也很准确,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其他的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我再引导学生使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让他们对画圆的一般方法有了初步的感知。
描述老师画圆的方法后,让学生练习画圆,复习巩固课外学到的知识,并请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在实物展台上展示出来,给他们一个充分展示自己课外学习能力的机会,既让知识得到内化,又起到了引领示范的作用,激励全体同学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我示范画圆的教学环节设计成请学生帮助,学生在指导我画圆的过程中再次巩固了新知识。再以问题“为什么老师们不用圆规在操场上画圆呢?”激直学生思考,他们仔细回忆老师在操场上画圆的场景,再与自己用圆规画圆进行比较,很快总结出画圆的一般方法“定点、定长、旋转一周”,利用视频创设情境辅助教学达到了教学语言无法达到的效果,帮助学生轻松突破了知识难点。
我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学习在课外,练习在课内,练习时利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巩固了新知识,改变了老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形成了平等的教学关系,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自己发现圆的大小和位置由什么来决定。
因为本节课的重点学生已在课外掌握,所以课堂上我以任务驱动学生,让他们通过探究自己归纳总结出圆的特征。汇报时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适时书写功能,学生边说我边写,改变了PPT课件预定生成的模式,学生的主体性被突显,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学生感到自己充分参与了教学的全过程,探究问题的欲望更加强烈,圆的特征就在学生的主动探究中瓜熟蒂落。
在展示学生的发现时,利用PPT课件的动画功能,逐步展示学生总结出的圆的特征,当学生说到“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时,我利用电子白板的翻页功能,退回到汇报页面,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圆的直径和半径,学生很快明白要说直径是半径的2倍,必须是在同一圆内,这时我再突出显示“同一圆内”四个字,视觉上的冲击突出了重点,帮助学生突破了学习难点。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为什么要在篮球场中央画一个圆?”既与课堂开始的球场画圆呼应,形成了一个封闭的课堂环节,又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能用到数学知识。我拍摄的篮球比赛时开赛的场面,篮球刚好从裁判手时抛起,这个画面强烈的冲击感会激发学生思考,在他们欲言而不能的时候,我从照片中抽象出了开赛时的平面图,平面图把球场上模糊的数学问题一下变得直观又形象,学生茅塞顿开,这是为了比赛更加公平。而这正利用了同一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这一圆的特征。
练习时我充分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屏幕批注功能在学生答题的同时进行书写,并对重要的地方进行实时批注,让学生巩固了新知识,突破了重难点。在判断哪条线段是半径、直径时,我使用PPT的激发按钮,学生说到哪条线段就激发哪条线段的动画,而不是按事先设置来显示,学生真正感觉到自己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并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问题解决中。
知识的回顾总结,通过学生谈收获再次巩固基础知识的掌握,哪里有数学,哪时就有美,我利用PPT课件集声音、图像、动画于一体的功能让学生再次沉浸在欣赏圆的美的享受中,整节课以美开始也以美结束,数学不再是枯燥的、抽象的符号,而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数学课堂一直以枯燥无味“著称”,让很多学习者望而生畏,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可以变得生动而富有灵性,数学课堂呼唤信息技术,巧妙的应用信息技术可以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直观,让我们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在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与形象的学生思维之间搭起巧妙的通道,构建灵动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