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FC功能图在中职PLC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究

2016-06-29余建华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4期

余建华

【摘 要】基于当前课改,中职PLC教与学,要充分体现专业技能“能用,够用,会用”的原则。在PLC编程过程中,通常采用PLC梯形图编程来实现,但其具有局限性,采用SFC功能图来解决,思路清晰,更易读懂,可视性强,本文介绍了SFC编程和使用技巧,以三菱PLC为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了单一顺序SFC,选择顺序SFC,并行顺序SFC等应用,让学生更好掌握SFC 功能图的应用方法,活学活用,真正达到教育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SFC 活学 活用

【中图分类号】TM571.61-4;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067-02

对于PLC初学者,在PLC编程过程中,更多的是采用PLC梯形图编程来实现,梯形图编程,具有形象、直观、入门快等优点。但是,在梯形图的设计与编程过程当中,绝大多数采用的是经验法编程,具有局限性,若要对复杂控制过程进行编程,实现以来就很烦琐。例如:交通灯、机械手、电梯和生产线等,其控制过程具有时间先后关系,动作前后关系的实际问题,若采用步进指令来完成,不仅可以降低编程难度,还可以缩短编程周期,真正做到,事半功倍。而使用SFC功能图进行PLC编程和控制,可以更有效地解决本问题。

一、认识SFC功能图

在实际的教与学中,许多学生对步进指令很困惑,如何才能正确地使用该指令呢?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对步进指令不太了解,而关键的问题在于,学生没有很好的理解和掌握步进指令的以下常见问题:

(1)步与步之间的切换条件,即由上一步到下一部的转移条件。

(2)步与步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各动作的前后联系。

(3)状态转移图。即根据任务(项目)控制要求,画出顺序功能图。

而综合以上常见问题,重点和难点均为状态转移图的正确设计和使用。在教与学过程中,应加以引导,从状态转移图的绘制和使用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真正理清步、步与步及转移条件等相互关系,理解 SFC功能图的几种常见形式及其应用。实践证明,通过反复练习和使用,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而且可以更为方便地解决更多实际问题。

步:在功能表图中,用来表示某个或某些执行元件的状态。在SFC图中用方框来表示如下图(图1)

转换条件:用来实现当前步执行到下一步的条件。在SFC图中,用画一短横线来表示。在应用中,转换条件通常是由输入信号接通或断开(具体要结合控制要求),如:传感器、按钮、开关和时间继电器等,对于三菱PLC就是由输入(X)或定时器(T)来实现。(图2)

SFC功能图。即状态转移图,也称为顺序功能图,它是实现步进指令的基础,在三菱PLC编程软件中,可以使用SFC进行编程。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梯形图和SFC功能图可实现相互转换。

二、SFC的活学活用

SFC功能图,可分为单一顺序SFC,选择顺序SFC,并行顺序SFC,以及跳转与循环顺序SFC。在实现应用当中,经常会出现当中两个或多个混合使用的情况,即多流程SFC控制,因此,单一顺序SFC,选择顺序SFC,并行顺序SFC,以及跳转与循环顺序SFC,它们是学习步进指令的基础,应该熟练掌握,尤其是通过学习,能够灵活运用。

(一)单一循环SFC

单一循环SFC是学习其它顺序SFC的基础,它是单一流程的,比较简单,对于初学者,关键是要理解步,转移条件,以及相邻步与步之间的联系。建议在编程之前,先画SFC功能图,即状态流程图。某音乐喷泉,要求单周运行,每按一次启动按钮,则实现一个喷水周期,具体如下:

(1)中央指示灯亮5秒。(2)中央喷水4秒。(3)环状指示灯亮3秒。(4)环状喷水5秒。

本例控制要求共有4个动作过程,也就是说,可以分为四个步,并且步与步之间的切换是通过时间控制的,即转移条件为定时器,从控制要求来看,它属于单一顺序SFC控制。

(二)选择顺序SFC

选择顺序SFC,在控制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条件,在多个流程选择其中一个流程。例如图3,从第1步到下一步,即14步、15步或16步, 分别由转移条件0、2和4执行。它相当等效于图4,从图中可以看出,第1步转移到第14是由转移条件0决定的;第1步转移到第15是由转移条件2决定的;第1步转移到第16是由转移条件4决定的。也就是说,它是多条分支选择其一,并且只有当该条分支执行完成后,重新等待下一次分支选择时,其它分支才有可能生效,具体要执行哪一分支,同样,也要看该分支的转移条件0、2或4,转移条件满足,则转移其相对应的下一步。

案例分析:

在某机电一体化控制设备中,需要进行物料分捡。具体控制如下:现有三种材质物料,分别为金属,白色和黑色,要进行分类分捡。当金属传感器检测到金属材料时,将物料推入槽一;当白色传感器检测到白色材料时,将物料推入槽二;当黑色传感器检测到金属材料时,将物料推入槽三。根据分析,它属于选择顺序SFC,其SFC功能图如(图5)所示。

(三)并行顺序SFC

并行顺序SFC,在控制过程中,表示若干个顺序同时开始和结束执行。也说是说,在某一个转移条件满足时,同时起动若干个顺序,完成各自相对应的动作后,同时结束并转移到到并行的下一个状态。如6图,该功能流程控制图等效于图7,从第0步到下一步,即10步、12步或14步,是由转移条件0决定的。从图中可以看出,只要当前状态0步有效,并且其满足转移条件0,则对应的三条分支同时有效,并同时执行。接下来分别根据转移条件执行各自的分支。但是,三条分支任意一条执行完毕,并没有完成并行顺序控制,只有所有分支各自全部执行完毕汇合,然后才能完成本并行控制。即对于本图中有各自执行到步11、步13和步16以后,才能转移到下一状态。

以交通灯控制为例(图8)。

①系统工作后,首先南北红灯亮并维持30S;与此同时,东西绿灯亮,并维持25S时间,到25S时,东西绿灯闪亮,闪亮3S后熄灭。

②在东西绿灯熄灭时,东西黄灯亮并维持2S,然后东西黄灯熄灭,东西红灯亮,同时,南北红灯熄灭,南北绿灯亮。

③东西红灯亮并维持30S;与此同时,南北绿灯亮,并维持25S,然后,南北绿灯闪亮,闪亮3S后熄灭。

④在南北绿灯熄灭时,东西黄灯亮并维持2S后熄灭,同时,南北红灯亮,东西绿灯亮,至此,进入一个工作循环。

限于篇幅,本例梯形图暂略,以SFC功能流程图为例说明(图9)。经分析,从该SFC并行顺序控制功能图中,可以看出,只要PLC一上电,执行第0步,通常,我们把这一步称之为初始步。如果转移条件0满足,在本例中,该转移条件为按钮开关X0,当按钮X0时,同时执行第21步和26步。也说是21和第26步所对应的分支同时执行,当执行到图9所示状态是时(第25步和第30步都有效),并且转移条件11满足后,将跳转到第0步。

三、SFC功能图教学成效

通过以上对SFC功能图的具体介绍和分析,更加丰富了PLC编程方法。概括起来它具有以下优点。

1.SFC 程序是按照设备(或工艺)的动作 顺序而编写,所以程序的规律性较强,容易读懂,可视性强,并且大大缩短编程开发周期。

2.在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很容易的找出故障所在位置,方便技术人员调试与修改。

3.降低编程难度,适合各类PLC编程人员使用。不需要复杂的互锁电路,更容易设计和维护系统。

4.操作更快捷,显示更直观,检查程序更方便等,在程序中可以清晰、直观地看到每个步的状态情况。

在运用SFC功能流程图,建议初学者,首先,认真分析和理解类似问题的时间先后或动作顺序问题,状态前后彼此联系,步与步之间的切换关系等,然后,在编写SFC功能图之前,能正确绘制功能状态图。最后,在编写完成SFC功能图时,通过三菱PLC仿真软件进行仿真调试,在仿真过程中,观察每步的工作过程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实际控制顺序要求,反之,对其进行反复修改和调试。通过实际案例的应用与实践,真正实现活学活用的学习目的。

参考文献:

[1]三菱FX系列PLC应用技能实训 肖明耀 编著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0.6

[2]FX1S、FX1N、FX2N、FX2NC编程手册 20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