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试卷讲评课浅析
2016-06-29余茂竹
余茂竹
【摘 要】 每一次测试过后的试卷讲评都是非常重要的。高中政治试卷讲评课是中学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高中政治试卷的讲评课为研究对象,结合高中政治试卷讲评课上的实际案例,对高中政治讲评课上的思维分析和错题纠正等具体的讲评方式进行了详细分析与探讨。以实际的试题讲评为例,为高中的政治教师们提供了试卷讲评的理论依据和教学参考。
【关键词】 高中;政治试卷;讲评课;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3-00-01
政治试卷的讲评课是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却又较为小众的一种课型。政治教师在教授新课时会引入素材、创设情境,在复习课上会构建体系、归纳知识。但是试卷讲评课却是针对测试本身,集中反馈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非常规型的课程。高中政治试卷讲评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学生应试时的思考方式、应用知识推算答案的实践能力进行集中诊断和错误矫正。
一、将学生的思维分析作为基础,避免单纯记忆
高中政治试卷讲评的基础并不仅仅是对政治考试试卷题目的分析。试卷上的信息是极为有限的。通常情况下,政治教师的讲评思路是对比。这道政治题目原本应该怎样解答?学生的解答方法与其相比存在什么问题和不足?这种查漏补缺的讲评方式确实能够对学生的答题技巧起到优化提高的作用。但是这只是高中政治试卷讲评课的教学方式之一。讲评课除了针对试卷上的题目本身进行说明和评论以外,还应该带着明确的目的性,强化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思考方式。
【例1】深圳经济特区自建立至今已有三十多年,实践证明,决定着当代中国发展命运的关键的是( )。这也是实现中国国力强盛,人民安居乐业等中国梦的必经之路。
A.发展生产力 B.经济建设 C.对外开放 D.改革开放
【答案】D
这是一道非常简单的知识记忆类政治题型。多数政治教师都会这么认为,只要对课本知识足够熟悉,就必然不会选错。但是这道题的错误原因却跟学生的知识记忆没有多大关系。大多数做错了的学生都是答题思维上出了问题。政治教师在解析这一类简单却失分严重的题型时,应该站在学生的思维角度上,综合考虑到学生在日常答题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分析和推测学生在答题时可能会有的思维模式。这道题的错误率很高,很多学生都选择了选项B。不难发现,这个答案是学生在答题时答题经验超过了理性思维的结果。很多学生在看到深圳经济特区的时候,就将目光锁定在“经济建设”这四个字上了。后面的描述似乎也没有什么辅助性的选择作用,自然而然地在答题卡上写上了B。这是典型的经验主义做法。有些学生在选了B之后,还是会把后面的几个选项纳入思考范围,从整体性上检查答题思维的缜密性和严谨性。这样就很容易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进行纠正。但是,有这种全局观念的学生太少。选择了选项B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写上答案就直奔下一题了。
政治教师在讲评这一类题型的时候,应该将重点放在学生的审题思维和解题思路上,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教师应该告诫学生不要在答题的时候过分依赖于以往的答题经验,要随时对自己轻易得出的答案保持着怀疑态度,用整体性的全局观念对其进行检查和验证。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政治思维进行强化,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答题的正确率。
二、纠正和点评错题,突出政治试题的重难点
高中的政治教师在批改学生的试卷时,应该有意识地对学生的错题类型进行归纳总结,对错误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在讲评政治试卷的时候,就能有理有据地针对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指正和强调。
【例2】(2015·课标卷I·文综)政治里面的唯物史观是如何看待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 )
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对上层建筑改革提出的必然要求;
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和不断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象征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从自发向自觉转变的重要标志;
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中国上层建筑从不适应经济基础慢慢向适应于经济基础转变的标志。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答案】C
【解析】依法治国是中国上层建筑领域中的变革措施之一。这一项改革政策的颁布和实施有效解决了中国社会中的基本矛盾,促进了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适应性变化,进而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和城市化进步。因此,选项①和②的描述是正确无误的。而选项③和④的描述存在一些错误。从整体上来说,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并没有经历从自发向自觉的转变过程。而早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确定下市场经济制度的时候,就已经让国家的上层建筑适应于经济基础了。所以选项③和④是错误的。由此可得,正确答案是选项C中的①和②。
【例3】(2015·浙江·文综)在“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的促销时期,一些商家推出了“满五百返两百”的购物券活动。一些消费者为了获取“满五返二”的购物券而尽力凑够了五百元的消费商品。而等到狂欢节过去之后,有消费者发现自己为了凑单而购买的很多商品都是不需要甚至不会用到的。这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
A.是为了追求特立独行的出众感和求异心理引发的,是不可取的;
B.是相互竞争的攀比心里在作祟,不值得提倡;
C.严重违背了消费者理性消费的原则和要求;
D.没有遵循适度的消费原则,应该自食恶果。
【答案】C
【解析】A选项中的观点和题目中表达的意思并不相符。题目明确指出,消费者购买自己不需要的商品是为了获得“满五返二”的购物券,和求异心理没有什么关系。所以排除A选项。B选项和A选项的错误原因一样,现实生活里购物行为中的攀比心理也许存在,但是题目没有给出这样的条件,学生不能随意臆断。所以排除B选项。C选项的观点是正确的,而且也和题目中给出的条件相符合。消费者在进行购物消费的时候,应该避免盲从和冲动消费,结合自己的实际收入水平进行理性消费。D选项中提到的适度原则和题目也不相符,题目中列举的事例并没有体现出消费者因为过度消费而造成收入赤字,也没有说购买不需要的商品超出了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所以排除D选项。由此可得,正确答案应该选C。
三、结语
高中的政治试卷讲评课一般都只会出现在高三学生的课程表中。而每一堂讲评课都意味着一次高考模拟测验的结束和下一次模拟考试的开始。政治教师在讲评课的结尾部分应该为学生留出几分钟的反思时间。帮助学生调节自身的心理素质,总结上一次的失误和原因,以便用良好的精神状态迎接下一次挑战。
参考文献:
[1]林淑珍.优化讲评 提高实效——增强高中政治讲评课实效性的思考[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01:73.
[2]罗莉莉.优化讲评 提高实效——构建高三政治自主学习型讲评课[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3,03: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