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潮汕善堂组织架构的转型探究

2016-06-29范诗华袁弘毅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3期
关键词:组织架构转型

范诗华 袁弘毅

【摘 要】 当代潮汕善堂在组织架构上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组织架构设置以直线制为主;管理人员职责界定不明;管理人员聘任以兼职制和义务制为主,老龄化程度较为严重。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改革善堂组织架构、明确职责分工、促进善堂管理的专业化等一系列对策及建议,为当代潮汕善堂的组织架构转型提供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 潮汕善堂;组织架构;转型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3-00-01

潮汕善堂曾发挥过重要的社会作用,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潮汕善堂一度停办,在文革时期更是遭到极大的破坏。改革开放后,随着政府对民间慈善事业的支持及潮汕民众的齐心协力,潮汕善堂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新焕发生机。

在善堂恢复重建后,管理层对沿用了传统的组织架构,且在之后较少进行大规模的变革。因此,发展至今,潮汕各地的善堂组织架构基本趋同,现代转型的程度偏低。只有少数善堂在近年来对其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完善,逐步实现了现代化转型。

经实地调研发现,当前大部分潮汕善堂在组织架构上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组织架构设置以直线制为主,管理权力过于集中

目前,大多数潮汕善堂的架构主要由会长、理事会、义工、会员组成。会长和理事会成员一般由选举产生,会长总领全局并指导理事会,一般为善堂的法人代表。理事会成员协助会长完成工作,听从会长指挥与监督,共同承担善堂的事务。纵观潮汕地区各大善堂,其组织架构设置多以直线制模式为主,仅设置会长-理事会的一级管理层级,由会长实行垂直领导。

这种直线制组织架构具有结构简单、责任分明、命令统一的优点,适用于规模较小的善堂。然而,在这种组织架构下,会长权力过大,容易导致管理权力滥用,且直线制组织架构要求会长熟悉善堂相关业务,如果会长缺乏良好的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一旦善堂规模扩大、管理工作复杂化,将对其经营组织和管理效率造成不利影响。

(二)管理人员职责界定不明,民主化、制度化建设有待加强

一方面,在直线制组织架构下,目前的潮汕善堂大部分没有设置专门的职能机构,善堂活动多由理事会成员共同负责,理事会成员之间缺乏明确分工,具体权责界定不明。

另外一方面,目前虽然大部分善堂形成了选举等制度,但是对于一些办事、救济等只有约定俗称的流程,而没有制度化。此外,在决策机构(理事会)内部的权力不均,会长权力过大,善堂的发展与会长个人才干关系极为密切,这不利于善堂的持续发展。因此,善堂管理的民主化、制度化仍需加强。

(三)管理人员聘任以兼职制和义务制为主,老龄化程度较为严重

一方面,善堂的人员聘任形式一般为兼职制和义务制,大部分善堂不设全职、专职人员。善堂大多数组织人员以义工身份担任善堂管理人员,自愿参与善堂日常事务处理,没有基本薪酬,但有一定补贴。此外,善堂对其缺乏严格有效的管理,善堂整体组织运营较为散乱,随意性较强。

另一方面,目前善堂的管理层主要为退休老人,会长多由有一定社会声望的退休老人担任,管理层老龄化程度严重。这些管理人员不是专业的社工管理人员,所从事行业各不相同,由于年龄较大,其精力、理念和方法都难以使善堂与现代社会接轨。

从上述分析中可看出,当代潮汕善堂在组织架构方面仍存在与现代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潮汕善堂的现代转型。本文力图在透析现状的基础上,借鉴优秀善堂的发展模式,从组织架构入手,为善堂转型提供可行的对策及建议。

(一)改革善堂组织架构,明确职责分工

一方面,目前善堂组织呈现多种架构并存的局面,有“会长——理事会——义工——会员”的单线式性机构,也有如存心善堂的多元架构,不同结构各有利弊,但多元化结构可更好促进现代善堂发展。因此,善堂应当根据规模、自我定位、社会需求等多种因素,改革自身组织架构。

另一方面,还应明确每一个子组织的目标和职能,善堂管理层也应更明晰分工。目前,在一些规模较小的善堂,会长总领善堂事务,其余理事分工界限较为模糊,在架构走向多元化之后,分工明确更为重要。

(二)促进善堂制度化、民主化管理

以多种形式促进善堂管理制度化、民主化势在必行。在制度化建设方面,善堂负责人应把财务、决策、监督等方面具体制度,通过会员代表大会投票等民主的方式进行梳理,形成文字性材料。

民主化与制度化的建设相辅相成。在民主化建设上,应当促进善堂由集权向分权发展,给予其他管理人员更多权力,并通过制度保障分权的稳定性。这不仅能调动其他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还能确保善堂的可持续发展。

(三)引入专业社会工作,促进善堂管理专业化

目前善堂管理层呈现老龄化趋势,管理人员的精力、理念和手段都难以使善堂与现代经济社会接轨。建议引入的专业人员主要为三种:一是全职型专业管理人员,确保其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投入善堂的管理中,可将善款中不超过10%的部分作为薪酬发放;二是义工型专业管理人员,可面向不同专业招募大学生,必要时给予一定的伙食、交通补贴;三是顾问型专家人员。善堂可根据自身发展规模和能力,聘请相关顾问,引进法律、安全、财经、政治等方面的专业咨询人员。此举将促进善堂管理的专业化,为善堂改革注入新力量。

(四)加强相关人员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目前,善堂人员多为兼职制和义务制,其综合素质与职位匹配度较低。此外,善堂对其缺乏系统、完善的培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善堂的发展。善堂应当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其工作人员的培训。

善堂可借鉴其他优秀民间慈善机构的培训模式,策划丰富的培训课程。如台湾的慈济功德会设有系统化的社会技能培训,志愿者需要通过培训考核才能成为注册志工(即义工)。善堂可通过全方位的系统培训,打造一支专业素质强、可灵活应对突发状况的义工队伍。此外,善堂应在多方交流合作中加大培训力度,积极寻求各方合作,以获得更多培训支持与锻炼机会。

结语

针对当前潮汕善堂在组织架构建设方面所遇到的各项问题,改革其组织架构、加强民主化与制度化管理、促进人员专业化及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可使潮汕善堂更有效地与当代社会相适应,形成善堂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模式,为其转型提供新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黄建圣,马宁:《晚清善会善堂向近代慈善组织的转型》,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

2.杨正军:《近30年来中国善会善堂组织研究述评》,《开放时代》,2010年

3.杨正军:《潮汕民间善堂组织的历史嬗变》,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

猜你喜欢

组织架构转型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安凯转型生意经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我国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的问题梳理及组织架构选择问题分析
沣芝转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