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舞蹈的中西审美差异溯源
2016-06-29徐芳
徐芳
【摘 要】 体育舞蹈作为当今社会人们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在中国参加的人数与日俱增。因中西方的审美文化的差异性,存在诸多发展架构不稳定,审美价值观断层的问题。本文就此问题,从体育舞蹈历史沿革入手,分析中西方传统审美哲学思想,及体育舞蹈历次大发展的历史背景,为体育舞蹈之于中国之发展、体育舞蹈融入中国文化做出建议。
【关键词】 体育舞蹈;审美;差异溯源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3-00-02
前言:
中国体育舞蹈应该如何发展?二十世纪,西风东渐,体育尤甚,现代奥林匹克体系不仅移入中国土壤,而且作为一个文化现象植根民族思维。体育舞蹈作为一项典型的舶来品运动项目其观念、形态、理论、创编、价值体系在中国体育教育和大众体育的发展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体育舞蹈的艺术性和竞技性是其主要特征,且偏向与艺术性。这一点从它的裁判法可见一斑,没有可以量化的具体评判标准。主要依靠裁判的审美判断,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和感性逻辑。它的起源与发展在世界范围内都有不同的文化土壤,因此审美标准和审美价值也有一定的差异。这一差异性使得体育舞蹈这一文化活动在中国的发展构架不够稳定,审美价值观同中国传统文化存在断层,不可避免的产生危机和困惑。如何确立中国体育舞蹈发展创新的道路?如何对中国体育舞蹈的价值进行定位?中国体育舞蹈需要做出历史性的选择。
一、体育舞蹈的起源与演变过程
体育舞蹈既有文化艺术内涵,又有体育竞赛规则,是融艺术与体育为一体的舞蹈。一般有两种含义,一是专指国际标准交谊舞,二是泛指用来健身,健美的舞蹈。国际标准交谊舞分为拉丁舞和现代舞两类共 10 个舞种。摩登舞包括: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探戈、快步、狐步;拉丁舞包括:恰恰、伦巴、桑巴、牛仔、斗牛。
起源
体育舞蹈起源于欧美的传统社交,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前身是社交舞(“Ballroom Dancing”),又称舞厅舞。最早的现代社交舞华尔兹产生于12世纪,是奥地利维也纳北部阿尔卑斯地区,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区内一带农民的民族舞,来源于打谷场上的踢场动作。13世纪开始,原来流行在乡间、中小城镇的圆圈舞和连舞进入了宫廷。[1]14世纪末,德国、奥地利古老的兰特勒是华尔兹的直接前身,这种舞蹈主要格调是滑步和中速转圈,是典型的旋转型舞蹈,以男女舞伴近距离搂抱的舞蹈方式猛烈抨击了传统的社交舞概念。15世纪时,意大利和法国的双人对舞袄尔塔(Voltare)是3/4拍的舞蹈,跳时两人搂抱在一起边跳边旋转,还出现了将女伴抛在空中转一圈的新动作。在16世纪的英国,被称为乡村舞的队列舞十分盛行;而在17世纪的法国,小步舞受到广泛欢迎。18世纪中叶,法国产生了一种由面对舞伴跳方步的民间舞,这种后来被称为四方舞的民间舞,成为当时欧洲最重要的舞蹈活动之一。严格意义上的交谊舞是指舞厅舞。而舞厅舞的革命性变化是19世纪初华尔兹的侵入。
发展
为了使社交舞在舞步、舞姿、跳法等方面有一个统一的规范,1904年,由英国发起成立了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在1924年,这个组织集中了各方面的舞蹈专家,在广泛研究传统宫廷舞、交谊舞及拉美国家的各式土风舞的基础上,对当时欧美流行的舞姿、舞步、方向等进行规范、整理和美化加工,制定了有关舞蹈理论、技巧、音乐、服装等竞技的统一标准,于1925年正式颁布了华尔兹、探戈、狐步、快步舞的步伐,并将4种舞总称摩登舞(Modern Dancing)。20世纪50年代后又确定了7种合乎标准的舞蹈,即探戈、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狐步舞、斗牛舞、伦巴、布鲁斯,并把规范后的舞蹈命名为国际标准交谊舞,并公布于世,为世界各国所遵循,史称旧国标舞。自此西方各国纷纷成立体育舞蹈爱好者的业余组织,在1990年国际体育舞蹈联合会(International Dance Sport Federation,简称 IDSF)提出明确了国际体育舞蹈联合会想要将国际标准舞纳入体育系统的管理范畴,至此,世界体育舞台上出现了一种新项目。
二、中国体育舞蹈的发展及演变
19世纪末,中国还处于清朝统治之下,清廷留洋人员日渐增多,他们在国外切身体验了西方文化和逐渐接受了各种新奇的舞蹈,和当时中国的封闭保守形成了巨大反差。20世纪初,中西交流日渐频繁,交谊舞率先进入上海市,华侨和留洋人员成为传播西方舞蹈的主力军。在战争时期,甚至在延安的窑洞前都举行过交谊舞会。1942年夏秋之际,整风运动全面开展以后,这种革命队伍里的交际舞渐次稀落。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我国受前苏联的东欧国家的影响,各大城市交谊舞活动普遍开展;60年代中至70年代,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交谊舞被斥为资产阶级的娱乐形式予以批判,此时交谊舞成了禁舞,被封锁了起来,直至80年代改革开放后慢慢复苏。
三、中西审美思想与传统文化背景
中国古代审美心理偏于表现,以言志缘情为基础,使中国传统美学注重审美的愉悦性而削弱了它的写实内容,或写意、或抒情,有充足条件趋向艺术意境理论即表现理论的形成。西方古代审美心理偏重于再现,以摹拟写实为基础,使西方传统美学注重审美的真实性,而增强了它的写实性,也失却了不少审美情趣,或模仿,或再现,有充足条件趋向艺术典型理论即再现理论的形成。
在深受儒家、道家文化影响的中国,人们的审美方式上是实用理性的,贵悟不贵解。中国的传统美学是经验美学。它主要立足于生动的审美经验,结合丰富的艺术实践,去探讨艺术美的规律。中国古代美学不注重理性自身的逻辑形式而注重其经验内容,即要求理性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达到经世致用的目的。美的范畴都是含蓄而收敛的,诸如“道”,“气韵”,“风骨”等没有严格的定义,“形而上谓之道”,人们表达情感的艺术手段经常是“赋”“比”“兴”这样婉转的方式。
以基督教文化或其他宗教文化影响的西方,更注重实践价值,是理性的美学。诸如“美的本质”、“崇高”、“悲剧”、“滑稽”等都有严格的范畴界定。其思辨过程有着很强的逻辑性,如黑格尔、康德、尼采等关于美的论著都是描述严谨的思维体系。因此,人们表达特定思想和情感的方式常常直接而暴露。“毫不吝啬”展现身体之美。
中西文化的差异与东西方大相径庭的哲学、审美观念、民族性格、经济发展水平等文化特征密切相关。东西方对于事物的认识角度有着很大不同,西方文化强调没有主观介入之前的物性本原,而东方文化则侧重经过主观梳理后的客观事物的表现。因此,重智求善和重理求真分别形成了中西文化与服饰的本质区别。中国艺术的含蓄性和写意性,如同中国画一样,是一种“散点透视式”的,“计白当黑”的、“虚无缥缈”的、“神秘”的,“意向”的或“象征”的世界,是人们意念的一种表现。而西方服饰的直接性和写实性,则如同西方的油画一样,是一种“焦点透视式”的、“实实在在”的、“具体”的、逼真的世界,是人的体形再现。中西方的的思维方式密不可分,对中国人来说,“中庸之道”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甚至内化成了自己的性格特征。与中国人的辩证思维不同,西方人的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他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不像中国人那样追求折衷与和谐,而是喜欢从一个整体中把事物分离出来,对事物的本质特性进行逻辑分析。中国文化中的“智”和“善”包含了很多主观的参与和克制成分,具体表现为对于客观事物本原的主观梳理。
四、中西体育舞蹈成型发展时期的时代背景
1950年代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整理并推广了华尔兹、探戈、维也纳华尔兹、狐步、快步、伦巴和布鲁斯7个舞种,史称“旧国标舞”。此时的伦巴舞实在古巴革命前夕对一种古巴音乐旋律的舞蹈波来罗舞的研究而来。[2]英国皇家协会教师皮埃尔先生和他的舞伴多丽丝在1947年,1951年和1953年从伦敦来到古巴学习这众古巴舞蹈。[3]恰恰恰则是源于1950年代美国的流行音乐,因其节奏感迅速风靡拉丁美洲,其基本技术也是由皮埃尔和多丽丝在1950年代所奠定,并在1960年代由沃尔特和其他顶尖选手在正式比赛中发扬光大。桑巴、斗牛舞和牛仔舞,也都是在二十世纪20-30年代起源原西班牙和英国的殖民地区域,比如伦巴的发源地古巴,曾是西班牙殖民地,二十年代,杰勒德马查多当选古巴总统。他执政期间,旅游增长显著,和美国酒店和餐馆建立适应游客的涌入。[4]美国凭借工业的批量生产化和社会上盛行的消费主义文化而成长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而欧洲的经济起飞则直到1924年后才初露端倪。后者自1919年一战结束以来饱受经济衰退困扰,因此一直致力于战后重建并恢复因战争而造成的劳动力消减。与二战后不同,美国没有试图支援欧洲的战后复兴,反而是进一步倾向于孤立主义政策。在加拿大,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主要经济伙伴导致了该国历史上一次极为重要的经济转型。总体上,自20年代中期开始,北美经济规模开始凌驾于欧洲之上,而几乎与此同时,咆哮的二十年代也开始在英法德等几个主要欧洲国家显现。20年代后半的欧洲经济高速发展,被称作“黄金20年代”,在法国和加拿大亦称做“疯狂年月”。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文化的高度繁荣,电影,音乐,舞蹈,文学都进入了空前的盛大的历史时期。此时曾作为欧洲殖民地的美洲,拥有同一语系的文化,其舞蹈和音乐也对其母文化进行了反哺。但是因为大萧条时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体育舞蹈的发展近乎停滞,直到战后才渐渐恢复。源于美洲的拉丁舞随着经济的黄金巅峰期,也进入了欧洲的主流文化。
五、后现代时期体育舞蹈促进文化的融合
时间之轮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丰富的精神生活之渴求正在成为社会的主要命题。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文化的包容性项来是中华民族的优点,譬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文化大融合,再此历史机遇面前,何不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融入到体育舞蹈之中,成为光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从而推动体育舞蹈项目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顾也文.交谊舞趣谈[N].学林出版社,2003.
[2]Lavelle, Doris (1983). Latin & American dances. 3rd ed. London, UK: Black.
[3]Imperial Society of Teachers of Dancing 2004. 100 years of nce: a history of the ISTD Examinations Board. London. p. 62
[4]Terry K Sanderlin, Ed D (April 24, 2012). The Last American Rebel in Cuba.AuthorHouse. p. 7. Retrieved July 19,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