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文学作品《尤利西斯》的电影改编

2016-06-29孙丽秀

电影评介 2016年7期
关键词:布卢姆尤利西斯乔伊斯

孙丽秀

电影自登上文艺殿堂之时,其吸取和借鉴了大量的其他艺术养分,而对电影影响最大的则是文学。电影能发展成为艺术,文学的介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乔伊斯所创作的长篇意识流小说《尤利西斯》成为当代西方文学史上的奇书,而这部奇特的集传统与叛逆、高雅与庸俗为一体的复杂作品,自从问世以来,人们对其进行电影改编的努力未曾停止过。

一、《尤利西斯》的文本与电影之路

《尤利西斯》是乔伊斯历经8年时间所创作出的作品,这部小说从1918年开始在美国杂志上进行连载,但因文章描写过于直白,使得其多次被停止连载。这部小说中描绘了许多情色场景,这种过于袒露的方式严重冲击了人们的保守思想,经过众人的帮助才使得小说得以出版,其问世之后,深受读者的热烈追捧。《尤利西斯》运用了名著《奥赛德》的框架,让希腊神话中的奥德修斯变为一个普通的广告员工布卢姆,而把奥德修斯漂泊于海上的故事转换为布卢姆在街头发生的事情,向人们宣告英雄时代已经悄然逝去,并描述了普通大众命运的悲剧性。这部小说详细描述了布卢姆于1904年6月16号早晨8点到第二天凌晨的生活和内心,故事发生时间仅有18个小时,但小说并没有以时间为主线来描述故事,而是以人的意识为主线来叙述情节和人物内心活动,其尝试摆脱传统的时空限制,采用了交错式的叙述方式,但因人的意识会有所不同,故事情节则会发生重复,使得整篇小说给读者以混乱的感觉,使得读者难以掌握小说的脉络。但自从科学和艺术的发展使电影逐渐成为最重要的艺术之一以来,人们开始逐渐注意到《尤利西斯》中电影化的手法运用,乔伊斯运用了蒙太奇的手法来表现人物的意识流,通过独特的视觉镜头,即客观镜头和主观镜头相互交替来描述人物的内心活动,把过去、现在与未来融为一体来实现人真正的内心世界。

小说《尤利西斯》最为成功的两次改编是1967年施特里克和2003年沃什执导的,其中1967年施特里克所执导的影片,可谓具备了精良的制作班底,他全家都是乔伊斯小说的忠实读者,本人则对现代艺术十分热衷,取得电影版的改编权之后,其基于影片对小说情节的真实还原,巧妙运用了细微光影的变化、并在拍摄过程中使用了黑白胶片,把故事的时空背景改换到了当时的都柏林,从而使得影片更为真实。但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影片制作完成后遭遇了与小说同样跌宕的命运。这部改编电影曾获得当年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提名及戛纳最佳影片提名,但仍被英国电影审查为X级,甚至有些人认为影片内容有伤风化,并使得影片长期遭禁,直到2001年才得以公映。电影《布卢姆》则是由沃什导演于2003年所改编的,影片从筹拍到封镜这一过程历经10年之久,沃什为了将文学巨匠乔伊斯的代表作搬上银幕,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倾注于此,身兼导演、编剧、制片人等数职。这部影片则是围绕主人公一天内所发生的故事展开描述,巧妙地运用了意识流的手法,并融入了现代的爱情、欲望等元素,向观者展现了一个错乱的叙述时空。在对小说改编的过程中,沃什尊重小说文本内容 ,但对故事情节、人物进行了电影化的转换,不仅更好地呈现了原著的内容,也极大丰富了小说的音画内容。

二、从小说到电影的再创作

小说《尤利西斯》描述了三个普通市民18个小时在都柏林内的生活和内心活动,通过他们一天的意识活动来分析他们的全部精神生活和人生经历。小说的故事情节十分简单,但其内容涉及了都柏林生活的各个方面。虽然小说运用了蒙太奇的创作手法并具有电影化的特征,使得其具备良好的改编潜质。但因这部小说情节内容被淡化、缺乏故事和人物的矛盾冲突,主题内涵和风格的晦涩复杂的天书式作品,要改编成为能符合原著精神又能让观众理解作品内涵的电影,仍旧是一项难以完成的事情。因此,为了深入阐述小说与电影之间的关系,本文以影片《布卢姆》为例,对《尤利西斯》的电影改编进行分析。

(一)小说主题与线索的电影化凝练

小说《尤利西斯》主题内容十分庞杂,包括了历史、宗教、心理等多个方面内容,但由于电影会受到时空的限制,因此,在小说改编过程中要凝练原著的主题。因此,乔伊斯的小说《尤利西斯》具有交错的主题,涵盖了历史、宗教、心理等方面,但电影创作受到了时空的限制性,所以电影改编过程中应该对原著主题进行凝练和缩减。因此,电影《布卢姆》则以“寻找、流浪、回归”为主线,把影片故事情节与小说文本的内容、结构相对应,着重表现了布卢姆父子之间的关系,以此为基础极大地凝练原著的情节,凸显了电影的主题内涵。

首先,将《尤利西斯》前六章内容的平行对应变为交替并置。原著中有两个故事开端,一个是讲述斯蒂芬,另一个则是布卢姆。这部小说分为三部十八个章节,前六章的内容是指《帖雷马科》和《尤利西斯的漂泊》的前三章,分别讲述了斯蒂芬和布卢姆一上午的活动,其内容呈现为平行对应的关系。电影《布卢姆》则仍旧沿用了原著前六章双线并行的原则来设置情节,但通过对称场景和段落来交替叙事。影片中,两人是同一时间进餐、出门和冥想;布卢姆喜欢的邻家女仆和斯蒂芬爱慕的面纱姑娘也被合一,成为了两人共同的爱慕对象;父子两人都没有钥匙,斯蒂芬的钥匙是被海恩斯拿去了,而布卢姆则是忘记带了;父子两人都开始文学创作之路,斯蒂芬把校长的信件撕下,用来记录自己所创作的词句,布卢姆则在厕所幻想自己写出了小品文,并把获奖小说撕下用作厕纸;影片中两人都内心十分痛苦,随着斯蒂芬的行动,亡母形象不断闪回,布卢姆得知摩莉与傅伊兰要约会,他的眼前也不断闪现两人亲密的镜头。电影《布卢姆》的1/3都是这些内容,以此构筑了二人的精神父子关系。原著中,斯蒂芬等人在炮塔中早晨的场景、斯蒂芬与他人讨论神学、历史的场景等都缩减了。

第二,影片《布卢姆》大量删减了小说中情节不强、语言晦涩的章节。比如,原著中的《埃奥洛》运用了新闻报刊体,具有较强的政论色彩,情节内容并不多。其中真实的历史事件早已消逝,而影片则仅保留了斯蒂芬与主编的对话,布卢姆为广告配图也是一笔带过。又如,第三部《回家》中的《尤迈奥》和《伊大嘉》,其描述了父子两人的情绪,以及两人因年龄、教育背景不同所产生的分歧,这部分使用了晦涩难懂的文体,并套用了天主教《要理问答》的风格。影片则把这两部分合为一段用来当作背景戏,夜街闹剧之后,两人相互搀扶来到布卢姆家中,继续吃东西并聊天,最后惺惺惜别。

猜你喜欢

布卢姆尤利西斯乔伊斯
与《尤利西斯》偕行百年
疫情背景下“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应用
论维柯对乔伊斯小说诗学的影响
不给善良增加负担
暴力、历史与殖民——论《尤利西斯》中的暴力政治
乔伊斯·卡洛尔·奥茨作品综述
乔伊斯《小云朵》中的叙述聚焦形式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尤利西斯》汉译词汇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