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预防体育教学中的安全事故

2016-06-29许庆成

考试周刊 2016年48期
关键词:体育课身体动作

许庆成

保障学校安全是开展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学生的健康成长是落实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石。体育教学是以身体活动为主的学习过程,教学中如稍有考虑不周,就易发生安全事故,所以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在学校安全问题中显得尤为突出。近几年来各大媒体不断地报道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中由于主客观原因造成的意外伤害事故,给学校体育教学敲响警钟。目前,在学校体育日渐受到重视的同时,人们对安全措施提出进一步的要求。体育课堂常规的建立及一些运动项目的教学都有相应的保护、帮助措施和方法,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些细节问题往往被忽视,然而就是这些细小的问题却往往存在安全隐患。体育课中经常会发生扭伤、搓伤、拉伤、碰伤等运动损伤,偶尔会发生一些较大的安全事故,轻者影响学习,重者可能造成残疾,甚至危及生命,对学校、学生、家庭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有的学校和教师为了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采取一些消极的预防办法,如降低教学难度及减轻负荷量,对稍有挑战的教学内容干脆去掉,更有甚者仅做一些简单的活动或采取各种手段敷衍了事,这样既影响学校体育教学的贯彻,阻碍体育教学的发展,又影响学生身体机能的提高。我认为当前学校和教师都应以客观的态度看待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正确地对待安全事故,采取有效的办法避免事故的发生。

一、加大安全教育力度,提高安全教育意识。

近年来,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参加体育课内、课外活动和锻炼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同时,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完善,使体育选项课日渐增多,学校体育教学活动日趋丰富。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而且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加大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力度。如:有的学生上课调皮,站队时相互推撞认为好玩,其实根本不知道掌握力度和分寸。另外,有的孩子本身平衡协调能力弱,很容易因碰撞而摔倒,造成身体损伤等安全事故。为此教师应在迅速制止的同时给予适当的批评教育,这样不仅仅让学生明白这是错误的行为及其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更使每个学生都意识到这是不安全的行为,杜绝同类事件的发生。通过一些事件及时的教育和随时的提醒,学生思想上引起足够的认识和重视,时时树立清晰的安全意识,不做有危险的事。

二、体育教学前要细致周到地考虑安全问题。

1.建立课堂常规,强化课堂纪律。

体育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求学生穿运动服上课,身上不能带有小刀等锋利硬物,不要佩带胸针等饰品,不要留长指甲等。上课要听指挥、遵守纪律,严禁学生有嬉戏取闹、任性蛮干、动作粗野、违反运动规则的行为。另外,上课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易伤部位要提前预防。实践课上良好的课堂纪律是保证一堂课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如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离开队伍,尤其是投掷类和接力项目。在投掷项目教学中,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程序、原则进行教学,对学生的位置要严格限制,让学生远离危险区,严禁对掷,告诉学生等同组同学都投掷完再统一捡回器材,队伍中其他的人不可乱跑、抢掷,对某些意外伤害事故的苗头及时制止。此外,上课要听从指挥,遵守纪律,严禁学生有嬉戏取闹、任意蛮干、动作粗野、违反运动规则的行为。

2.场地的设置,加强安全预防。

场地器材的准备是最基本的安全预防,也是引发安全事故的最主要的外部因素,是可见的,也是可预防的。随着体育器材、体育设施的不断增加,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体育课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喜爱,成为学生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的最佳场所。但由于体育教学要求学生有一定量的身体练习,加上场地、器材、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有时会发生一些意外伤害事故。在上课前教师必须认真仔细地做好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检查,如有安全隐患必须及时排除后,再组织教学。例如,在教学和组织比赛时要特别注意场地是否平整,及时清除小石块,防止绊脚引起不必要的伤害事故的发生;跳远时沙坑没有平整好或沙子过少或者沙坑中有学生玩耍时留下的砖头和石块等都有可能造成运动损伤;跳的练习中下肢的肌肉群和膝、踝关节都容易损伤;投掷练习中腰部、肩部及手指手腕容易受损;铅球练习中要防止意外砸脚或脱手砸到周围的学生,这都要预先想到并考虑好,采取针对性预防策略。

3.教学方法、组织管理设计要科学合理。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组织管理是防止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认识到,教学方法不好不仅仅会引起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注意力更不易集中,更会引起意外事故发生。另外,组织管理是预防安全的有效手段。如徒手练习时人不要安排站得太挤;器械练习时,要反复强调安全使用器械的步骤后才能组织学生和器械都要在安全范围内进行使用和练习,从而保证教学练习有序进行,保证教学中最基本的安全。同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擦破点皮、受点小伤,这是难免的,因为体育活动,是通过体育规律,按照一定的运动方法,通过身体的活动,使机体得到锻炼。同时也不能忽视阳光、空气和水等自然力锻炼的作用。因此,要求衣着合乎卫生,以得到更好的锻炼。体育运动大多是对抗性的,又是在高速奔跑中进行的,这就增加了碰撞和扭跌的机会。所以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应把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放在第一位。

4.教学内容要合理,动作难易程度要得当。

难度过小对学生没有挑战,不利于帮助他们的身体发展和意志品质的培养,难度过大会使他们既难掌握动作要领又失去自信,同时心理也会产生障碍导致动作变形,容易发生事故。所以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要求引导教育学生。

5.对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动作应及时纠正。

在体育教学练习中,学生经常会出现错误的动作,错误的动作(即不合理的动作)往往是最容易导致身体损伤的,如不及时纠正就会变成安全隐患的导火索。所以教学中对不合理的动作应及时地指导和纠正,以防对身体造成损伤。

三、深入了解学生情况,掌握常见的病症和损伤的急救和处理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熟知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还要细致了解他们的病史状况,以便合理安排这类学生的体育教学内容,防止因体育教学安排不当而导致病症出现,引发事故。另外,教师还要注意掌握一些运动医学常识和简单处理方法,如运动中暑、抽筋、脱臼、急性损伤等情况的应急处理。这样在遇到问题时知道在第一时间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急救处理或治疗,减少和防止事故的发生。

四、注意发现并处理好学生体育课中的异常现象。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学生中存在的一些异常的情形。如有的学生因在家生气或心情不好就发脾气、情绪表现极不稳定,甚至产生攻击性行为。对这样的学生我们既要合理的批评,又要善于引导,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适时的表扬和鼓励;又如在体育课中有些孩子由于对身体的认识不足或缺乏言语表达等因素,有时身体不适他们也不知告诉老师,如果教师不留心就容易发生事故。所以在体育课的课前、课中、课后,教师都应留心观察他们是否有身体不适的异常表现,以便早发现早处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总之,对于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学校和教师都应以一种客观的态度看待,以积极的方式思考,用正确、合理、科学的方法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更好地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课身体动作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体育课
动作描写要具体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身体力“形”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