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学英语有效教学之处方

2016-06-29陈尚萌

考试周刊 2016年48期
关键词:语言教学农村中学

陈尚萌

摘 要: 农村中学英语迫切需要有效教学。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有必要研究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英语教学同其他语言教学一样具有复杂性,传统的英语教学过于强调语言的文本意义,强调读写,忽略听说,现代英语教学应该转移到主体性学习的轨道上,回归英语语言的本质,让学习者超越语言的当前意义,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对语言的掌握。

关键词: 农村中学 语言教学 英语本质

一、当前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误区

(一)重视语法教学,语法讲解枯燥、低效。

学生能否学好英语,其实老师的作用很重要。现在很多老师教学总是过于强调语法,但语法课教学干巴巴,学生听了多数都要打瞌睡。由于“满堂灌”,结果教师累的够呛,学生听没有效率,导致课堂沉闷,最后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对语法学习产生抵触、消极情绪,学习效率低。这是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对语言本质的研究。

(二)学习语言练习不足。

学习英语不仅仅是知识的掌握,更是一门技能。想提高自己的英语技能,最重要的就是反复练习。张道真教授曾说,他本人一口流利的英语就是得益于长期的苦练。在南开上中学时练了四年,当时有个美国老太太到中国来传经,他虽然对她的圣经不感兴趣,但对她的英语却很着迷,所以常常去老太太那里跟她用英语对话。

(三)语音室成摆设。

现在一般英语课都是老师当“主角”,一节课下来,学生自己说不了两句。这样学习语言,怎么能学好?我们汉语说得很不错,因为有语言环境。但是学生学习英语并没有很理想的语言环境,语音室就是一个很好的“人工环境”,但现在很多学校的语音室都是摆设。

二、实现农村中学英语有效教学之处方

(一)回归英语语言的本质。

传统的英语教学特别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忽视交际能力,关键问题在于没有深入认识到语言的本质。学习语言是一个长期的习得过程。语言是一个复杂的符号系统,不是零星的语法规则、修辞手法或者成语典故所能解决的问题。没有特定的语境所进行的语言教学是程序化的教学,忽略语境、情感等学习因素所习得的语言是僵死的语言。学习语言就是学习怎样理解和运用语言,理解一个文本必须超越其当前意义,赋之以生命。不管多么扎实的语法基础和多么丰富的词汇,如果不能认识语言的本质,在实际生活中不可能毫无障碍地展开交际活动。

语言的本质是交流的手段。从语言教学的角度,就要培养服务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才,使学生具备所需的知识和语言能力——交流能力。对于正规英语教学而言,一向存在知识和能力如何合理兼顾的问题,但是从整个语言环境看,针对已具备第一语言能力的学习者来说,英语教学仍然要以知识为先行。所有这些条件从根本上决定了英语教学容易偏重知识的倾向。针对这样的先天的倾向性,英语教学应该有意识地加大对学习者实际运用英语能力的培养力度,以求得知识与能力之间的适度平衡。

(二)语言教学的态度应建立在语言学观念之上。

英语课程设置应该从“重理论、轻实践”、“重应试、轻素质”的倾向转移到“理论与实践并重”、“应试与能力同步”的轨道上。英语教师的语言教学态度必须建立在语言学观念之上,英语教学迫切需要一种深刻的哲学理论支撑,否则它就难以科学地组织教学。如果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始终把自己放在主体的位置上,一方面就会努力寻求作者的原声和原意,另一方面会干预学习者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态度,师生双方都无法超越语言的当前意义。

目前的教学模式大多沿用“复习-导入-讲解-巩固-复习”这种循环的保守的模式,教学方法多用“词汇-结构-翻译-举例”这一毫无生机的解疑手法。这种教学法集中体现了课堂上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的教师中心论。以教师的语言输入为主,学生的语言运用为辅,学生的语言输入和输出的能力与表现严重失调。语言的多重特性决定了它自身的复杂性,加之学习者之间同样具有差异性和个性,英语教学同其他语言教学一样,也就不可避免地具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语言使用者把关于语言系统规则的基本理解称为他的语言能力(Competence),而在具体场景中语言的真实使用则是语言应用(performance)。即便学前儿童也知道除一些细节之外的所有语言规则,他们通过使用语言而学习规则,正常的语言使用者的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之间具有差异性。由于个体差异,每个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都有不同的表现,正确处理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学生的个性是英语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著名的符号学思想家巴赫金认为,只有在语言里,符号的特性和交际的全方位制约性才能表现得那么清楚和充分,人的语言活动的真正中心不是语言体系,而是话语活动中的表述,任何一种表述都是特定领域中言语交际链条中的一环。目前不少学校在课程设置安排上仍以精读课为主、泛读课为辅,轻视口语、写作和翻译教学,强调课堂教学,忽视课外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对英语教学方法的正确选择。

变以训练为主为以积累为主。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听说诵读积累远比语言训练重要得多。变深入分析为培养悟性,要把阅读与思维紧密结合,把阅读与想象紧密结合,把阅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首先,要让学生不是被动地随着文章的思路读,而要充分调动自己已有的思想、知识与语言,对文章进行分析、综合和评价,感悟人文、文学价值,方可进入高层次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其次,要充分发挥泛读的重要作用。泛读对于扩大知识面,建立广博的知识基础很必要;“学愈博则思愈远”,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专家、学者,多是有丰富知识的博学之士。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5-6.

[2]王铭玉.语言符号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63-168,161.

[3]袁芳.试析外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地位与作用[J].外语教学,2006(9):67.

猜你喜欢

语言教学农村中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对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的认识及其与语言习得和教学的关系探究
浅谈西班牙语歌曲在教学中的运用
农村数学教学中的后进生转化
刍议农村中学写作教学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陕南农村普通中学体育实践课实行选课制的可行性研究
迁移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