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生活之源,活写话之水

2016-06-29李冬梅

考试周刊 2016年48期
关键词:兰州荷叶课文

李冬梅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在写话过程中,我发现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写话是一项比较困难的事情。经常出现语言贫乏、用词不当、语句不通等现象,这导致他们对写话产生畏难情绪和害怕心理。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么,如何将生活之水,活用到低年级学生写话教学中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以下尝试。

一、观察有序,引导写话

学生初学写话时,会觉得无话可说。教师要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难题,因此,我选择能引起他们兴趣,又容易理解的东西指导观察,让他们言之有物,有话可写。如:观察爸爸、妈妈、奶奶、爷爷及身边的小朋友、同学等人物,可以先观察人物的外貌特征、衣着,再了解他们的爱好,与家人的关系等;观察实物时,让他们从身边熟悉的东西说起,如:文具盒、书包、玩具等,可引导他们先观察形状、图案、颜色。其次可谈谈用途;观察植物时,可以写一写它们长什么样子,花的颜色、形状,用手触摸后的感觉,也可用鼻子闻,用嘴尝它是什么滋味等,这样有意识地抓住特点,由浅入深、由外到内,进行多方位的有序观察。这样,学生就有很多可说的内容,就有了可写的内容,这就解决了无话可写的问题。同时,写话才能有声有色,生动形象。

其次,我与学生亲密接触,了解他们课内外的生活,举出“近在眼前”的事例作为“活教材”,告诉他们怎样观察日常生活。我还找来几篇写得真实而生动的观察写话,读给大家听,如《我的妈妈》、《我喜爱的玩具》、《橡皮风波》等,随后组织学生谈谈体会,使大家认识到只要留心观察,就会找到取之不尽的写话题材。经过引路,学生开始走上“正道”——写真事,说实话。即在日常生活中能初步有意识地进行有序观察,把看到的情况写出来,做到提笔反映生活。

二、教材为例,模仿写话

学生所学的课文,都写得具体、细致而生动,这是学生模仿最好的写话范文。我就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分析这些文章为什么能写得这么好,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借助课文让学生模仿写话,能有效帮助学生建立思维和表达的模式,让学生的思维、创新有所依托,写话就不难了。例如,学了课文《荷叶圆圆》,我启发学生:“荷叶圆圆,还有谁来了?它们会把荷叶当成什么呢?你能模仿课文的写法,也试一试好吗?”同学们思考之后,打开了话匣子,说出了不少活泼有趣的话。有的写:“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小船。小青蛙蹲在荷叶上,荷叶随风轻轻摆动,青蛙说:‘好舒服呀!”有的写:“小朋友说:‘荷叶是我的凉帽。天气热了,小朋友们摘下一片荷叶盖在头上来遮阳,啊,好凉快呀!”也有的写:“小蝴蝶说:‘荷叶是我的舞台。小蝴蝶展开美丽的翅膀,在舞台上翩翩起舞。”

学完《北京亮起来了》一文,周末,我就让家长晚上带孩子们去兰州的大街小巷、东方红广场、黄河风情线等地方看看,回家后仿照《北京亮起来了》写一写兰州的夜景。到校后,孩子们的作品还真不少。有的写道:“每当夜幕降临,兰州就亮起来了。整个金城变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东方红广场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车灯光闪烁,像银河从天而降。东方红广场主席台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广场四周高楼林立,东边的百盛是兰州市民购物休闲的地方,显得特别引人注目!”还有的写道:“中山桥是由四五个拱形组成的,一道道灯光犹如道道彩虹。滨河路上,照明灯、草坪灯、喷泉灯,装点着美丽的兰州。高大雄伟的王府井、张掖路步行街上,明亮的橱窗、绚丽多彩的广告、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把繁华的大街装扮成了比白天更美丽的‘不夜城。”一篇篇文质优美的佳作,说明孩子们会写话,会运用。

三、走进生活,丰富写话

大千世界,人物喜怒哀乐时有发生,但学生常常会“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而不知选材。因此,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随时随地训练学生的选材力,帮助学生开拓思路,选取合适的写话材料,让学生有话可写。我针对低年级的孩子好玩的这一特点,组织一些游戏活动。如:让学生开开心心地贴鼻子,老鹰捉小鸡,吹泡泡等,营造欢乐的氛围。当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情感被激起时,可以趁势引导学生进行写话训练。如玩完贴鼻子游戏,我们引导孩子仔细观察,贴的同学是怎样贴的?贴在了什么地方?同学们的反应是怎样的?贴的时候你心里在想些什么?讨论完,把刚才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在纸上。我还结合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的活动,让学生选择自己看到的写下来。利用“科技节”、“儿童节”、“校运会”、“艺术节”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指导学生把自己的体验及感受写一写。由于这些活动学生都观看了,还亲自参与了,得到了最直观、最真切的体验和感受,因此写起活动经过来就比较得心应手。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逐渐养成随时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并延伸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如:李霖同学参加了兰州马拉松长跑,就写自己参加马拉松的心情和当时的场景。《学游泳》、《爬山》、《观机器人表演》等,都是写出他们亲身参加活动时的感受。这些文章反映学生课余生活的多彩多姿,其中王博同学家里养了几只蚕,他就写了一篇《养蚕》,在学校校刊“爬山虎”征文中荣获优秀奖。这更进一步让学生明白和领悟:生活就是写作的源泉。

总之,教师重视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学生的写话提供了源头活水,学生就不再怕写话,甚而喜欢写话。这再次验证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猜你喜欢

兰州荷叶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我的兰州梦
荷叶像什么
兰州石化推进改革正当时
背课文的小偷
兰州琐记
荷叶圆圆
背课文
荷叶伞
小蚂蚁喜欢躺在荷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