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与心灵的丰富:基础教育的两个基本维度

2016-06-29刘铁芳

教育家 2016年17期
关键词:丰富性理智创造力

文/刘铁芳



爱与心灵的丰富:基础教育的两个基本维度

文/刘铁芳

在教育上,有一个话题叫做“有心插柳柳成荫”。创造力的培养,也许我们找不到一个确定的模式,但我想它一定有我们认同的精神品质基础。我认为重要的两个品质就是爱和心灵的丰富。

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我跟7岁半的女儿在一个傍晚曾有一个亲近的对话。我女儿语言能力还不错,我说,“你今后写文章肯定会比爸爸写得好”。我女儿马上说,“我今后不想写文章,我想当设计师”。我说,“做设计师很好”。女儿问我,“设计师做什么呢?”我说,“设计衣服,除了设计衣服,还可以设计鞋子、帽子,设计房间一些装饰,还可以设计屋子,还可以设计城市。”我女儿马上接话,“只有人是不能设计的。”听到这个话,作为父亲的我心里真的非常舒服。

女儿在认知上的创新的显现是非预期的,但是它有发生的基础。这种基础是什么呢?无非是我和女儿很亲近的关系。在这种亲近的交流之中,我没有给孩子设定固定的思维空间,而是从日常生活出发,一点一点引导她的思维扩展,让她处于积极的思维情境之中。

我从中发现,个体创造力涌现的两个基础性素质,一个是爱,即在交往情境中洋溢着的父女之爱。第二就是丰富性,仅有爱是不够的,在爱中要开启个体心灵世界的丰富性。父女交流从与孩子贴近的生活主题逐步延展开来,促成女儿思维空间的拓展。如果说爱成就积极的交往情境,激发生命的活力,孕育生命的温度,丰富性就是要显现开阔的思维空间,敞亮儿童的理智视野。

爱是情感性的激励,是属人化教育场域的展开与个体发展内在动力的培育。

爱发生在人与人的真实交往之间,爱一定需要人的真实回报。爱的具体表达形式是关注与期待,尊重与理解,支持与促进,包括前面两位李校长他们的日常教育实践都能较好地体现这个主题,由此形成人与人紧密关联。所谓成长,就是活在与他人之间,就是活在人与人的关联之中。爱的教育不仅直接孕育个体的爱与积极乐观的生命情态,同时也在个体积极的生命情态中孕育着个性的心智状态。

同质性事物的丰富与扩展,然后是异质性事物的丰富与扩展,还有同一事物的纵深性扩展。个体创造性思维的显现就是在教育情境中内容丰富性的牵引下,在个体水平、垂直或椭圆形思维展开过程中的思维跳跃,一种跨越的、反向的或者综合性的思维方式展观与思想活动的形成。

爱是情感性的激励,是属人化教育场域的展开与个体发展内在动力的培育。丰富性是智识发展的基础,是给个体天赋潜能的显现提供理智的支撑。个体的发展始终是在爱和智慧两个层面展开,这一过程就是在爱的交往中的自我丰富,而非被动性的智力开发。

富于爱心的交往需要理智性内容的支撑,否则这种交往难以超越日常生活的品质而流于平庸与琐碎。爱的交往,在个体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地位。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创造力的视角看,爱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作为个体发展的动力,表现在爱的交往作为个体发展的场域孕育催生着个体智慧与创造力。个体创造力的显现具有非预期性,教育应培养有创造力的人。

再有我们要研究爱与丰富性扩展的内在秩序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两句话,第一是低龄阶段培养爱,在爱中渗透丰富;第二就是中学以后重在理智性的扩展,是丰富中渗透爱。两个阶段,应该是各有重点,但彼此关联。

个体发展前期的教育是感性的、情感的、具有浪漫的特质。低龄阶段教育的实质,在富于爱心的游戏与交往中增进个体丰富的生命体验。小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就是审美化,在自由而多样的交往情境中注重儿童感官的综合运用。小学教育审美化需要几个基本条件,主要包括减轻知识的难度,弱化知识系统,小学办学小规模化、小班化。

与小学教育审美为主相对应的就是中学后的教育要充分理智化。学生在这个阶段大脑已经成熟,重点就是理智化的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应该是理智化学习的阶段,把青少年学生的志趣充分激发出来。中学教育同样需要在富于爱心的交流,以及中学生的平等而广泛的参与、自主探究与社会视野的扩展之中进一步提升个体生命的人文体验,深化人的品格。

不难发现,衡量教育好坏的标准,无非是两个基本维度。第一看从基本形式上是否充满着爱的激励,第二是实践内容上是否丰富。我国基础教育的问题,就是爱的体验不充分,第二知识空间太狭窄。再有就是自主性实践,能否充分地激活个体爱的心灵与深度的理智创造活力。

当然,不同阶段我们的基础教育问题是不一样的。学前教育与幼儿教育的问题是小学化,小学教育问题是中学化。我们要保卫孩子,保卫童年。这是我们小学教育改革的重点,要切实降低小学阶段课程的知识难度。中学的问题是智识空间太单一,导致个体心智视野在关键的时期很狭窄,综合实践能力不足。

从爱与丰富的视角来审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我们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切实针对不同阶段学校教育确立不同的目标,避免教育的倒置,换言之就是要避免小学不小,大学不大。我们一定要让小学变小,让中学丰富,让大学大起来。这样每个阶段都会有符合各自特点与内在要求的目标,这样才能在整体上培养健全的人。

二是在学校教育的内容结构上,必须重视德智体美几方面全面发展。如果说智育、德育着重在丰富性的扩展,那么体育、美育则重在爱的体验与深化。

三是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努力扩展爱与丰富性的生命体验,比如积极开阔的交往,比如以理智世界的切实而充分的拓展来提升教育的丰富性,由此而培养健全的富有创造活力的生命个体。

四是学校教育必须保持向着日常生活世界的张力。一个人创造力的培养,绝对不能单靠学校教育就能完成,要引导个体真实地活在与周遭世界丰富的联系之中。一个健全的富于创造力的个体绝非单纯学校教育所能完成,每个人的成长都是十分复杂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传递着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的生命精神,我们今天的教育弱化了生命精神。

当我们孩子经历了一个小学到初中人生成长的黄金时期,有些孩子慢慢要成为中国的精英。我想如果我们未来的精英们在他人生黄金时期没有体验到爱,没有体验到丰富性,他们的人格就是残缺的,所以,为了我们祖国的未来,为了明天,请引导我们的孩子们,让他们更多地去体验爱,体验丰富性吧。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陈宝泉

猜你喜欢

丰富性理智创造力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失眠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电视新闻报道如何摆脱平淡
开放式课堂的丰富性及趣味性探析
解读服装造型中蕴含的情感与理智
青春有梦理智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