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求艺术造型的新形式
——评《现代建筑表皮认知途径与建构方法》

2016-06-29过伟敏

创意与设计 2016年2期

文/过伟敏



探求艺术造型的新形式
——评《现代建筑表皮认知途径与建构方法》

文/过伟敏

摘要:《现代建筑表皮认知途径与建构方法》一书从认知与建构的形式系统出发来重新审视建筑表皮,为深入理解当下日益复杂多元的建筑现象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视角。本书一方面为建筑表皮的系统设计提供了新的工具,另一方面又拓展了传统建筑学的研究方法。它既是有关建筑表皮设计的新著述,亦将是整合与改善城市建筑环境形象的指导书。

关键词:建筑表皮;认知途径;建构方法

日本建筑史学家与建筑家藤森照信在其著作《人类与建筑的历史》中,把人类建筑的历史分为六个阶段,即从最初的石器时期、青铜时期、宗教时期、航海时期、工业革命时期、及至现代主义时期。藤森照信认为,世界各地建筑的样式从早期的“基本一致”,逐步分化,差异增加,又逐步共融,差异缩小,直到现代主义时期,世界各地建筑的样式又变得“基本一致”了。藤森照信的总结,言简意赅、并不偏颇,直指现代主义带来的弊端。如同现在圈内外所热议的所谓建筑物的“在地性”(即地域性)问题,在农耕时期,“在地性”并不能成为一个问题,因为一个地方的建筑、造物、饮食、语言都与其自然环境与物产有关。而在工业革命以后,尤其现代主义盛行以来,建筑物及其外观日趋呈现出制品化和同质化、工具化与理性化,地域性持续消退甚至几近丧失。当下建筑物的识别性与个性,城市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建筑物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变得愈发重要了。同时,经历30余年的改革开放,包括城市与建筑形象在内的中国社会呈现出工业化与后工业化社会交融的图景,持续城市化仍将是21世纪中国发展的主要特征。建筑表皮的讨论及其学理的建构正当其时。由过宏雷博士所著的《现代建筑表皮认知途径与建构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就是一本专门研究建筑表皮意义与创造的、新的学术著作。

此书以现代建筑的表皮为研究对象,运用演绎论证、实验分析和多学科交叉的方法,论证与提出了现代建筑表皮的认知途径和建构方法,为建筑表皮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性策略与路径。著作的选题新颖,方法独到,论证充分,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其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同时,对于城市建筑环境形象的改善、提高城市设计品质具有现实的指导价值。

若具体从其研究选题、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等三个方面来看,著作《现代建筑表皮认知途径与建构方法》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现代建筑表皮认知途径与建构方法》

过宏雷 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西郊百万庄)

各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经销

北京锋尚制版有限公司制版

北京君升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开本:787X1092毫米 1/16

印张:181/4 字数:460千字

2014年10月第一版 2014年10月第一次印刷

定价:56.00元

ISBN 978-7-112-17056-2

其一,在研究选题方面。建筑表皮作为专门的概念来讨论并研究其相关问题的历史并不太长,建筑表皮的概念源自于生物学上对“皮肤”的定义,是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外观即建筑物的表面围护结构在内的建筑的表层构造。若把建筑表皮看成为一个艺术的形式系统,这个系统包含着形相即建筑外观形式;功能即区分建筑物的内外空间,控制外部气候影响,

营造适宜的空间环境;结构即呈现的机制与方式;意义即传播或蕴含的文化内涵。可以看到的是,当今建筑表皮已经完全超越了建筑初始阶段仅有的功能意义的范畴。从人类建筑的发展史来看,建筑表皮的作用和意义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当代设计师一方面致力于在意识的深层探索新的造型起源,另一方面积极利用空间的围护层——表皮对建筑功能和造型意识作出表征。诺伯舒兹在其《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中指出:建筑发生在空间内部与外部力量的交汇处。作为连接和定义内外空间的界面,建筑表皮日益受到重视。从认知与建构的形式系统出发来重新审视建筑表皮,为深入理解当下日益复杂多元的建筑现象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视角,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建筑的认知模式和审美观念在当代已发生很大变化。建筑设计正从求得一个固定的功能空间和美的形式转向公共领域环境活力和体验多样性的开发。建筑表皮可及时转化与整合来自技术、艺术、文化、传播、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创新成果,针对复杂、多元的认知诉求,积极改善单调、贫乏、混乱和缺乏归属感的建筑面貌,有效提升城市环境的品质和公共空间的活力。为此,建筑表皮借助理念、材料、技术的突破发展出许多新的体验价值与认知属性。它不但在应对气候、环境、能源问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还是当代社会最为活跃的景观元素之一。有关建筑表皮的研究业已成为建筑学及相关学科前沿探索的重要内容。

上世纪80年代末,国内外有关建筑表皮研究大量涌现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的论述与重要观点,同时世界各地亦不断出现了着重于建筑表皮研究的实验性设计案例,这些理论与实践成果对后来的研究者有着十分重要的启迪与借鉴价值。然而,从设计学的基本观点为出发点,把建筑表皮看作为一个艺术的形式系统,并进行较为系统性的研究成果尚属鲜见。“视觉文化”氛围、“景象社会”背景以及高度发达的建造技术使表皮成为当代设计师完善建筑功能和把握建筑形态的有力抓手,前提是正确把握其认知与设计的内在规律。

另外,作者在视觉设计方面有着较丰厚的学术研究与设计实践的积累,相比以往的研究成果而言,著作的选题具有新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亦拓展了建筑学所关注的研究领域。

其二,在研究方法方面。作者结合研究的需要,以跨学科的视野、感性与理性结合方法,从艺术形式系统的层面来研究建筑表皮。著作借助于生物表皮特征的相关性分析,将现代建筑表皮的基本职能归纳为“相对独立的表层构造”、“综合性的功能界面”、“表现性的视觉界面”。藉于认知心理学、设计符号学理论建立建筑表皮的符号系统,解读了符号系统的构成要素和传达机制。结合眼动实验及相关数据,运用建筑现象学理论推导出“直观表象”、“建筑样式”、“场所文脉”、“社会景观”四个建筑表皮的认知途径,阐明了各条途径的认知特点。并结合认知途径分析,提出了“营造与技术”建构、“视觉与文化”建构两种表皮建构方法。

相比以往单纯采用感性的分析演绎的研究方法而言,著作的研究方法比较独到,尤其是增加理性分析的实证实验部分,合理可行。感性与理性的研究方法相结合,一方面,使其研究成果更具说服力,另一方面,亦推进了建筑表皮设计的研究。

其三,在研究内容方面。著作在对现代建筑表皮的基本职能归纳,以及总结了“直观表象”等四个建筑表皮的认知途径,和提出两种表皮建构方法的基础上,著作又将建筑类型学理论导入对表皮样式营造策略的思考。建立了“表皮类型学”基本框架,明晰了建筑表皮的原型和分类原则,分析了“面罩”、“显露”、“复合”三种表皮类型。并确定表皮类型的“转换”模式,提出基于“类型演化”、“类型并置”、“类型穿插”、“类型合成”四种转换模式的营造策略。随之,进一步阐明了“表皮元素技术转型”对整体建构的影响,确立了“墙的分解”、“柱的变形”、“立面开口的演化”、“顶面的重构”四种表皮构造的转型模式。最后归纳出“适宜技术”、“高技术”、“生态技术”的建构策略。

另外,著作在“视觉与文化”层面,亦提出“构成文法”、“材料表现”、“图形演绎”三条建构策略。总结了“点的变异、组合、聚散”、“线的张力、穿插、流动”、“面的转折、起伏、组合、叠加”和“摺叠”的构成手法。针对天然材料、烧土制品、近代材料、现代新型材料,提出了“返璞归真”、“形色变幻”、“自由塑形”、“诗意建构”四种材料建构方法。并在分析表皮界面的图形要素的基础上,确立了“符号象征”、“表面装饰”、“肌理图案”、“动态图像”四种表现手法。

著作通过对认知途径和建构方法的研究确立了现代建筑表皮的设计原则、创作理念和表现策略。全书内容丰富,观点正确,主体突出,分析中肯,材料翔实,结论清晰,且具有新意。写作流畅,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总而言之,本书出版的意义与作者研究工作的价值,不仅在于解释了建筑表皮的认知途径与提出了建筑表皮的建构方法,更在于探究包括建筑在内的人类造物其新形式产生的可能。当然本书是一本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兼具的优秀学术著作。

(责任编辑:张同标)

Exploring the New Form of Art ——Comment on “Cognitive Approach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of Modern Architectural Skin”

Keywords:Architectural Skin; Cognitive Approach; Construction Method

Abstract:" Cognitive Approach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of Modern Architectural Skin " provides a special perspective for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present increasingly complex architecture phenomenon by the reconsideration on architectural skin formal system of cognition and construction. The book provides a new tool for architectural skin design and expands the traditional research methods of architecture. It is not only a new writing about architectural skin design, but also a instruction to improve urban archetectural environment.

DOI编码:10.3969/J.ISSN.1674-4187.2016.0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