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 of scienceTM平台的学科评价比较分析
2016-06-28熊文娟
关键词:临床医学;学科;Web of scienceTM数据库
摘 要:文章利用Web of scienceTM平台,通过对广东地区6所高校2005—2015年间临床医学SCIE/SSCI论文进行计量分析和综合评价,指出广东地区各高校间学科建设水平发展不平衡,与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还存在较大差距,提出可从加大资源投入、加强国际交流与协作、改革和完善科研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予以提高和改进。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6-0059-04
学科是高深知识存在的形态,是高等学校的基本活动方式,决定了高等学校必须重视学科建设。笔者选取临床医学学科为目标,应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在分析广东医学院临床医学学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比较广东地区6所高等学校临床医学学科科研现状和影响力情况,侧面反映广东地区高等学校在国际高校中的位置,为广东地区就临床医学学科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提供参考依据。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Web of ScienceTM平台是全球获取学术信息的重要数据库 [1],此次试验数据主要来源于该平台中的SCIE/SSCI数据库和InCitesTM数据库。
1.1.1 SCIE/SSCI数据库。SCIE/SSCI数据库中的数据均可回溯到1900年。其中,SCIE涉及自然科学的176个学科,收录了自然学科领域中8,726种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学术期刊;SSCI涉及56个学科,收录了社会科学领域的3,201种权威学术期刊。
1.1.2 InCitesTM数据库。InCitesTM平台是基于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中的七大引文数据库建立的科研评估与分析平台[2],可以很好地辅助科研管理人员更加高效地制订机构学科发展战略,优化学科布局,科学合理地分配科研资源,加强学科建设等。
1.2 研究方法
1.2.1 时间范围。Web of ScienceTM平台是一个动态更新的平台,其包含的数据库的更新周期各有不同。为保证实验数据的客观性和严谨性,对数据的范围说明如下:此次数据检索时间为2015年10月10日,其中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里的数据范围为1980年1月1日—2015年8月5日;基本科学指标(简称ESI)数据库的时间范围为2005年1月1日—2015年6月30日;InCitesTM数据库最近一次更新时间为2015年10月8日。
1.2.2 检索表达式。对于检索式的制订,笔者综合考虑了广东医学院的名字更替情况,同时也包括了其直属附属医院。具体检索式为:OO=((GUANGDONG or GUANG DONG)MED (COLL OR UNIV) OR ZHANJIANG MED COLL OR ZHANJIANG MED SCH OR ZHANJIAG MED COLL OR ZHANJIAN MED COLL or MED (UNIV or COLL)GUANGDONG) OR AD=(Affiliated Hosp Guangdong Med Coll)。
2 广东医学院科研成果整体情况
基本科学指标(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主要是基于期刊论文发表的数量和引文数据,提供对22个学科领域中的机构的科研绩效统计和科研趋势排名[3]。目前,基本科学指标被广泛运用于科研机构的学科评价和分析。根据2015年5月7日更新的ESI机构排名情况,广东医学院临床医学(Clincal Medicine)学科排名首次进入全球机构排名前1%,标志着广东医学院临床医学学科领域的发展和国际学术影响力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1 广东医学院SCIE/SSCI论文产出年代趋势
基于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数据库的统计,广东医学院于1985年创校至今,署名发表SCIE/SSCI论文共计1,839篇。其中2005—2015年共发表SCIE/SSCI论文为1,719篇(见图1)。
图1 广东医学院SCIE/SSCI论文产出年代趋势(2005—2015)
图1清晰呈现了广东医学院2005—2015年SCIE/SSCI论文的增长趋势是逐年递增,并且2009—2010年期间论文产出增速翻番。翻阅学校发展历程,发现2009年广东医学院被广东省列为国家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并进行立项建设,且于201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资格,这说明了资金的投入和学校的重视度对论文的产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2 广东医学院SCIE/SSCI论文施引文献年代分布趋势
目前,衡量科研成果影响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分析其发表的科技论文被引用的情况[4]。根据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统计结果显示:广东医学院2005—2015年发表的1,719篇SCIE/SSCI论文,共获得9,326次被引频次,篇均被引次数为5.43次;H指数为35,即有35篇文献被引用的次数不低于35次(见图2)。
图2 广东医学院SCIE/SSCI论文施引文献年代分布
图2呈现了广东医学院2005—2015年产出的1,719篇SCIE/SSCI论文的施引文献的年代分布趋势,从中可以看到广东医学院获得的引文影响力从2009年开始呈现出非常快速的增长趋势。
2.3 广东医学院SCIE/SSCI论文施引文献的国家或地区、组织机构分布
笔者分析这1,719篇SCIE/SSCI论文的施引文献的国家或地区分布,发现广东医学院的科研成果被全球120多个国家或地区关注,学术成果的辐射范围相当广泛。其影响和辐射的国家或地区所占比例由大到小依次是:中国(42%)、美国(23%)、德国(5%)、意大利(4%)。而通过分析施引文献组织机构的分布情况,发现2005—2015年间广东医学院所发表的1,719篇SCIE/SSCI论文受到来自全球6,000多所组织机构的关注。它们包括: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南大学、哈佛大学、南方医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华盛顿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机构。
2.4 广东医学院较活跃的学科领域
通过InCitesTM数据库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广东医学院比较活跃的学科领域包括:“Clinical Medicine”“Chemistry”“Molecular Biology & Genetics”“Biology &Biochemistry”和“Pharmacology & Toxicology”等(见图3),图3展示了2005—2015年间该校SCIE/SSCI论文产出量前10的学科。
图3 广东医学院较活跃的学科领域(Top10)
熊文娟:基于Web of scienceTM平台的学科评价比较分析*
3 广东地区高校临床医学学科SCIE/SSCI论文比较分析
笔者选取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医学院、暨南大学、广东医学院、汕头大学和广州中医药大学这6所广东地区的高校,分别对其临床医学学科2005—2015年间发表的SCIE/SSCI论文从总量、年度产出趋势、CNCI值、被引排名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对比各所高校的科研实力。其中前5所高校的临床医学学科均已经进入ESI全球前1%,而广州中医药大学暂未进入,具体对比分析如下。
3.1 SCIE/SSCI论文产出总量、分布年代对比分析(2005—2015)
利用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笔者统计了广东地区6所高校2005—2015年期间临床医学SCIE/SSCI论文的产出总量。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医学SCIE/SSCI论文产出总量最高,为2,766篇;广州医学院1,494篇,位居第二位;广东医学院则以511篇位居第五(见图4)。
图4 广东地区6所高校临床医学学科SCIE/SSCI论文总量对比(2005—2015)
对比分析广东地区这6所高校临床医学学科SCIE/SSCI论文的年代分布(见图5),可以发现广东医学院自201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后,2014年的论文产量高于汕头大学和广州中医药大学,并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
图5 广东地区6所高校临床医学论文年代分布趋势(2005—2015)
3.2 论文被引次数排名前10%的论文百分比对比分析
被引次数排名前10%的论文百分比是指在某一指定学科领域、某一年、某种文献类型下,被引频次排名前10%的文献数量除以该组文献总数的值,以百分数的形式展现[5]。该指标可以反映一个文献集合的科研成果与全球平均水平的对比情况。图6反映了广东地区6所高校被引次数排名前10%的论文百分比的情况,其中广州医学院以8.43%位居首位,广东医学院为8.41%,位居第二且两者十分接近。
图6 广东地区6所高校临床医学论文被引次数排名前10%的论文百分比对比(2005—2015)
3.3 国际合作论文百分比对比分析
国际合作论文是指包含一位或者多位国际共同作者的论文。而国际合作论文百分比则是某一论文集中,国际合作论文的数量与该论文集的论文总数的比值(以百分数的形式表现,见图7)。国际合作论文百分比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机构或者科研工作者与国际交流协作的频繁程度,也反映了其吸引国际合作的能力。通过分析发现,汕头大学国际合作论文百分比最高,为22.09%,广东医学院为19.77%,高于南方医科大学(19.23%)、广州医科大学(18.94%)和暨南大学(18.75%)。
图7 广东地区6所高校论文国际合作论文百分比对比(2005—2015)
3.4 SCIE/SSCI论文CNCI值对比分析
CNCI值是一个排除了出版年、学科领域与文献类型的作用的无偏影响力指标,可以用来比较不同文献集的引文影响力[5]。
图8 广东地区6所高校临床医学论文CNCI值对比(2005—2015)
图8中,汕头大学的CNCI值最高,为1.04,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南方医科大学CNCI值为0.97,排名第二;广东医学院的CNCI值为0.93,在广东省6所高校中排名第四。
4 建议
利用Web of ScienceTM平台核心集,笔者从临床医学SCIE/SSCI论文和学科的角度进行了横向对比分析和影响力评价,反映出广东地区各高校在国际范围内的地位及科研成果的现状。其中南方医科大学无论是论文的数量,还是ESI全球前1%排名,都排名第一;汕头大学的CNCI值最高,且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其国际合作论文百分比也最高;广州医学院的被引次数排名前10%的论文百分比最高。总体来说,各高校水平各异,各有侧重,与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笔者建议6所高校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4.1 加大资源投入,保障学科建设有序开展
在数据对比分析中,笔者发现资源的投入和学校领导层面的重视程度与论文的产出存在密切的联系。因此,为实现学科建设的目标和规划,高等学校必须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重点学科、优势学科优先的人力支援、资金支持及政策支持[6]。
4.2 加强国际交流与协作,提高学校国际水平
针对各个高等学校临床医学SCIE/SSCI国际合作论文百分比偏低的现状,笔者认为,高校应该加强重点学科的对外交流与协作,提高学校的国际水平;要有计划地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指导学科建设,加强交流和写作,并制订相应的学科建设方案;同时,要注重学科人才的培养,鼓励中青年教师出国进修学习或外出参加高水平国际会议,开阔视野。
4.3 建立科研评价指标体系,提升学术创新能力
高等学校要与时俱进,引入市场机制,在建立健全学科建设岗位责任制度的基础上,要引进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建立学科建设评价和考核指标体系,加强学科建设的质量监督,定期对学科建设人员进行评价和考核,从而构建新的学科建设运行体制。
参考文献:
[1] 周静怡,孙坦.基于Web of Science的数字图书馆研究论文定量分析[J].情报科学,2005(10):83-87.
[2] 董政娥,陈惠兰.图书馆基于ESI和InCites数据库支持高校学科科研评价的服务模式探讨[J].图书馆杂志,2014(11):23-28.
[3] 季淑娟,董月玲,王晓丽.基于文献计量方法的学科评价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11):21-25.
[4] 邱均平,孙凯.基于ESI数据库的中国高校科研竞争力的计量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7(5):45-48.
[5] 李珏,方国辉.基于Web of Science的中南大学科研论文定量分析[J].图书馆,2008(2):88-90,92.
[6] 李茂茂,史丽文,陈仕吉,等.基于ESI的国内外机构农业科学学科评价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S2):280-283,309.
(编校:徐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