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功成:潛心传扬詠春瑰宝

2016-06-28

华人经济 2016年3期
关键词:宗师叶问功夫

刘功成先生,叶问宗师第一代弟子及帮教。国家体育总局中国龙狮运动协会副主席、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武术协会传统武术委员(前)、世界詠春拳道协会创办人、中国功夫国际学校校长、儿童詠春功夫协会会长、世界拳击理事会(香港前责任代表)、深圳武术协会副主席、叶问国术总会主席、大中华武术家协会荣誉会长。天伟投资有限公司、天星旅行社有限公司、天伟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香港旅遊业宾馆联会主席,中国旅遊协会常务理事。

尖沙咀最繁盛旅遊区中一幢大厦内的“功夫花园”,甚至已经成为了一处景点,来者络绎不绝,那就是——刘功成詠春拳馆。人们慕名而来,不只是因为拳馆别具特色,更多的是对主人——刘功成师傅的仰慕。其中还有不少颇有功底的外籍武术爱好者特来拜访。

情繫詠春五十载 育得桃李满天下

刘功成师傅自1966年开始习武,到现在已经整整五十个年头了,而忆及学武历程,说来也相当传奇。

武术既是一项强身健体的运动,也被作为一种保家卫国、伸张正义的技能,在许多人的童年裏种下了一个个武侠梦。刘功成师傅从小就有学武之心。偶闻街坊提及有一种拳术很是厉害,学习数月就可以收效,他不以为然之餘又充满好奇。

直到一天,他去理髪店理髪,偶遇一位先生,被理髪师告知这正是传授此拳术之人——叶问。他当时便要求叶问传授几招,並了解到原来叶问就住在通菜街149号,而他家就住在192号,彼此同是街坊。叶问见他虽只有十五六岁,但身材卻与自己相近,可承传其功夫,便先让他去其六呎高徒弟的武馆习武。

刘功成师傅颇有习武天分,接受非常快,且年少气盛的他不惧对手,每每学到新招,常去寻找对手过招,勇气可嘉。在一次讲手中,他凭胆量大败了身材及实力都强於自己的对手,让叶问对他印象更加深刻。其後又跟随拳王林北士学习西洋拳,後来叶问亲自叫他去拜师,叫师傅封利是,並跟随宗师学习詠春拳法。

拜师後,叶问宗师叫他把过往所学的耍出来,並纠正他的拳套及手法,且经常到192号指导他练拳,之後他亦经常跟随叶问宗师到处教学。学艺期间,他受到很多门派的挑战,叶问都会与他详细分析並加以鼓励。深知学习武术不比其他技能,武术没有固定程式可套,比武靠的是灵敏的反应。业精於勤荒於嬉,练武更离不开勤学多练。刘功成师傅深谙其中的道理,他说自己有三个师傅,第一个师傅他的开山师傅梅逸,他对武术的启蒙源於此;第二个师傅是叶问宗师,这是授业的过程,让他能学习到詠春拳的精髓;而第三个师傅则是自己,这是一个深化的过程,也是最关键的,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学习需要自己不断体悟要领,勤加练习,才能做得更好。

“学习詠春拳其实是不容易的,有人说无非就是小念头、寻桥、标指三大拳法套路。其实不然。”刘功成师傅介绍说,“詠春拳看似招式非常简单,但要想以最简单最快的招式致胜,需要手脚的灵活反应和配合,这完全是凭扎实的基本功和经验技法。”最重要的还是离不开勤奋练习。在招收学生方面,他特别注重品德与兴趣,只有真的喜欢才能夠坚持,也只有懂得尊师重道,才会重视武术文化。

刘功成师傅从1991年至今,一直担任叶问国术总会主席,此外还创立了世界詠春拳道协会,他还担任了深圳武术协会副主席、儿童詠春功夫协会会长、大中华武术家协会荣誉会长等职务,致力於推广詠春拳。他创办的中国功夫国际学校,是香港最大的功夫学校之一。如今,他所教过的学生多达几千人,遍及世界各地。

任重而道远 推动詠春一体化

据传,詠春拳由五枚师太所创,其博採其他拳术之长,加上领悟蛇鹤爭雄之技巧,从而创立了适合弱小身形人士的拳术,因後来传授予一女子名叫严詠春,故称为詠春拳。

詠春拳自创立流传至今,由於传播者不同,不同的地方形成了不同派别的詠春拳,其中又以叶问詠春最为普及,目前,不同派别的詠春拳十数种,其中叶问詠春拳系统内亦不下数十种。派别和种类如此之多,很难判定哪一家为正宗,从而导致後学者感到无所适从,特别是使得詠春在国外的推广更是很难有一个规范。

究其原因,刘功成师傅介绍说,一方面是由於教授詠春拳者五花八门,资历层次不齐,甚至有些只学了些皮毛,或是藉着看书、看视频自学者也在教拳;另一方面或其师傅也不足,只好加入其他门派手法,或加多减少来吸引学生,抑或是为了赚钱而标新立異。如此,寻找正宗詠春拳师傅成为了最为重要的一门学问。

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他进一步强调说,传统詠春拳是全面的功夫,其本宗应无改动空间,只能以詠春拳理念把手法功夫深化,提高动作的灵活性,而並非加入其他武术元素。中国的武术文化渊远流长,博大精深,詠春拳亦需要一代代人去推动传承,但更需要负责任地去传承,“传授者应该要有真才实学,把好的功夫不断传下去,才是真正推动文化传承,否则,则是对文化的一种破坏。”

如何才能将詠春拳达至一个统一的规范,实现一体化呢?刘功成师傅认为作为中国人及詠春拳的传承人、且受叶问宗师青睐,实有这个责任和去做这件事(维护这中华文化)。

早在1993年《叶问宗师百年诞辰纪念特刊》一书中,刘功成师傅就提出了让詠春拳走向一体化的五点建议:一是成立技术顾问团,统一拳套及手法,以免後学者习染旁门左道,无所适从;二是以分级考试制度去评定学员水平,以免有人空言夸大,导致同门互鬥,引起是非;三是设立詠春拳之专业守则,使为人师者及学员有所依据;四是成立专业守则委员会负责监察守则执行;五是成立竞赛组织,指定比赛规则,举办赛事,以增加学员兴趣,吸收更多学员,提高詠春拳的国际地位。他希望同门真正取之詠春,用於詠春,以发扬詠春为目的,摒除私见並紧密合作,将詠春拳纳入正轨,发扬光大。

推广和传承詠春拳不是只喊喊口号去教几个人就可以了,刘功成师傅归纳为五个要素:一是要得到大家认可;二是要有实践经验;三是有爱国心和推广的决心;四是有很好的人脉关係;五则是要有经济基础的支持。五个要素缺一不可。endprint

他是叶问宗师钦点弟子,习武五十年,技艺精湛,经验资历丰富;多年来,他一直致力於詠春拳术的推广与传承,开设武馆,辛勤教学,育得桃李成百上千人,遍佈海内外;他经营旅馆、开办旅行社、也做其他投资等,多元化发展,事业的发展为他推广詠春打下了经济基础;这是詠春拳的有力推动元素之一。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做着同一件事,那就是将詠春拳一体化,让这门国粹在不断的传承中继续熠熠生辉。这就是刘功成师傅,他认为自己兼具这五点,所以,他视这是他的心愿,也是他的责任和使命。

风雨不改武术心 视传承中国文化为己任

五十年风雨,半世纪情深。这期间,刘功成师傅一边传承詠春拳,一边也将事业经营得红红火火。他深知,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才能更好地推广詠春。但这麽多年来,他花在武术上的时间、精力、金钱都是最多的。他无怨无悔,还将一直继续下去。

传统文化是历史长河中的一块瑰宝,如果不好好加以呵护,则会被沙石所淹没。刘功成师傅认为,每个人都有责任为国家做一点事,不是吃吃喝喝就此一生白过,应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贡献祖国。早年间眼看外国文化的入侵,导致中国的功夫变成了外国的武术、中国的茶文化变为日本的茶道,而龙舟文化亦受到韩国挑战。近些年随着《叶问》系列、《一代宗师》等影视剧的热播,掀起了一股股“詠春热”。如今外国人学习詠春拳的人数不在少数,且他们对於中国功夫的认同及爱好、还有学习的态度和精神,甚至超过国人,如此看来,推广正统的詠春拳刻不容缓。

刘功成师傅将对詠春的情谊化为热情融入到社会服务之中,他身体力行,为詠春的推广和传承不遗餘力,並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他经常出席许多大型比赛,或为比赛担任裁判,例如2008年到湖北省十堰市第三届国际传统武术节並担任仲裁;2009年参加第三届国际詠春拳佛山黐手大赛並担任仲裁主任。2013年8月,他与香港旅遊发展局合作,以詠春拳推动旅遊业,向全世界推动詠春拳体验之旅。他经验资历丰富,在香港成立了最大的功夫学校,学院数目为全港数量最大的教学单位。

1949年,叶问宗师将詠春拳从佛山带到了香港,並开馆授徒,使得这个拳种在香港地区迅速开展起来。特别是在他的弟子李小龙大力在国外推广中华武术後,詠春拳更是在欧美也开展了起来,直至今日,国外和香港地区一直有学习詠春的热潮。然而,此中华武术传统项目在内地卻开展得並不理想。

“好的功夫要传给更多的中国人。”他考虑到内地人士来香港不易,特地选择了与香港一水之隔的深圳,作为进军内地的第一站。目前深圳也开了两个武馆,环境优良,交通便利,由其子管理,今年六月份在意大利推广詠春拳後他将会将重心放在内地的推广,让全国对詠春拳有兴趣的人士都有机会学习詠春拳。

詠春拳是中国武术文化的精粹之一,文化的传承需要全民的参与。而要做到统一化、大部分人所接受、有说服力的詠春拳,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几十年来,刘功成师傅一直呼籲着,践行着,推动着。endprint

猜你喜欢

宗师叶问功夫
意林
我心中的叶问
甄子丹最后一部功夫片《叶问4》发布会举行
《叶问4》杀青
功夫猪
功夫猪
功夫猪
功夫猪
黑带的含义
王家卫妙解“一代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