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标准化作用,推动养老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2016-06-28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雷洋

大众标准化 2016年4期
关键词:服务业标准化养老

● 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 雷洋



发挥标准化作用,推动养老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 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 雷洋

雷洋,从事养老服务政策研究、养老服务行业标准化相关工作,承担并参与多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民政部及中央级福利彩票公益金研究课题等。担任多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第一起草人,负责组织编制十几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参与多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的审查。参与教育部“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系列教材《老年人服务与管理政策法规》的编写。

自1999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非常快,截至2015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据预测,到2050年,全世界老年人口将达到20.2亿,其中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几乎占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在中国老龄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同时,还伴随着高龄化的快速推进。数据显示,目前中国80岁以上的高龄人口已接近2 400万,占整个老龄人口的11%。同时明显呈现出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等特征。面对急剧发展的“银发浪潮”,如何才能让老年人享受到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成果,拥有获得感,实现 “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终”,已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尊老敬老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更是表达了一种为老服务的社会责任感。时至今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2013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不断满足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有利于保障老年人权益,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有利于拉动消费、扩大就业,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如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促进养老服务业规范化、科学化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实践证明,标准化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在推进民政工作、规范行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因此,标准化是养老服务业科学化、规范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养老服务业标准化工作起步虽晚,但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社会各方共同努力下,“十二五”期间我国养老服务业标准化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发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养老服务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将养老服务业、养老服务业标准化工作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养老服务业标准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极大地推动了标准化工作的开展。

截至2015年12月,养老服务领域已发布多项涉及养老机构服务与管理、老年人能力评估等方面的基础通用类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包括《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养老机构基本规范》《养老机构安全管理》《老年人能力评估》等,这些标准对养老机构的人员配置、服务内容、安全管理、环境与设施设备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为提高养老机构服务与管理水平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行业标准《养老机构安全管理》主要从养老机构的安全管理体系、设施设备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医疗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及安全教育与培训等10个方面进行了统一规范和要求。行业标准《老年人能力评估》是养老服务评估工作的主要依据,标准通过日常生活活动、精神认知、感知觉与沟通、社会适应4个维度对老年人能力进行评估,划分老年人能力的等级,明确老年人的能力水平,通过评估明确老年人对养老照护服务的需求,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各级政府制定老年社会保障政策提供了依据。

养老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涉及建设规划、卫生、消防、人力资源、食品安全等多部门多行业,目前在养老设施建设方面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已发布多项,如《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标准》《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老年人养护院建设标准》等,这些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为提高我国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质量,适应老年人体能变化和行为特征提供了建筑设计依据和支撑,突出了建筑的适老性特点。养老离不了医疗,作为一项标准化重要举措,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养老机构医务室基本标准(试行)》和《养老机构护理站基本标准(试行)》,这两个《基本标准》明确了养老机构医务室、养老机构护理站的功能定位,突出了老年需求,细化了配置标准,便于操作执行,为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落地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人社部组织编制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养老护理员》,将养老护理员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为推动我国养老护理员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也为养老服务行业护理人才培养机制奠定了基础。

“十二五”期间,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今年是 “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我国养老服务业建设与发展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将从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方面,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是老年人选择居住在家庭中安度晚年生活的养老方式,它以社区为依托,以各种专业化服务资源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就餐、生活照料、文化娱乐、康复保健、精神慰藉等社会化服务。为加快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化、专业化发展, 3项国家标准即将发布,包括《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基本规范》《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基本要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设施设备配置》,这些国家标准从社区居家、日间照料中心的服务内容、服务要求、设备配置等方面进行规范和要求。一些省(市)如天津、上海、辽宁、山东、江苏、广东、甘肃等因地制宜出台了社区居家养老方面的地方标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正式发布实施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地方标准有10余项。这些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将会为“十三五”期间提升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管理水平,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多样化服务需求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目前我国养老服务领域标准化工作由全国社会福利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秘书处设在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由其负责标委会日常工作。“十二五”期间为应对老龄化问题,标委会积极发挥标准化专业技术组织作用,在民政部领导下,研究分析当前我国养老服务行业发展状况,承担或参与标准化研究课题,开展养老服务标准体系研究,研究制定养老服务业标准化建设规划,注重与业务主管部门、养老服务机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质检部门等沟通联系,调研行业发展急需的标准项目,推进标准研制工作,组织开展标准宣贯培训,促进养老服务领域标准化建设。目前正在编制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0余项,如《养老机构分类与命名》《养老机构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养老机构服务满意度测评》等。

地方标准化工作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和推动下,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各地依据当地养老服务行业发展需求和特点制定地方标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养老服务领域已发布地方标准60余项,这些标准的制定、发布与实施对提升服务质量、推进我国养老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显然,与快速发展的养老服务行业和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相比,目前养老服务标准化工作还难以满足各方面的需要,存在一定差距,如行业标准化意识有待加强,标准化知识普及宣传不够;标准体系尚待完善,标准数量较少,有的标准文本质量不高,可操作性不强,部分标准老化; 标准实施监督检查的工作机制尚未健全,贯彻实施力度较弱;标准化工作保障激励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标准化工作的推进和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在刚刚结束的2015年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上,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对民政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和目标任务,就养老服务标准化工作而言,“十三五”期间应加快养老服务领域标准制修订工作,创新标准化工作体制机制,增加标准的有效供给,推动多元主体参与标准化工作;加快科研成果向标准转化,形成科研成果与标准制修订的良性衔接;加大标准宣贯力度,建立标准实施中的信息反馈机制,加强标准实施后的评估工作;开展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形成一批具有辐射和推广作用的试点示范地区和机构;加强标准化人才培养工作,培养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标准化人才队伍。同时,应加强顶层设计,深入研究未来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趋势,组织研究制定“十三五养老服务领域标准化建设规划”,更新完善养老服务领域标准化体系。

标准化是一项基础工作,是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推进行业精准化、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只有切实发挥标准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才能推动养老服务业标准化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猜你喜欢

服务业标准化养老
标准化简述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