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等工程教育与产业发展的耦合关系
2016-06-28孙学敏王翠环
孙学敏,王翠环
(郑州大学 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江西省高等工程教育与产业发展的耦合关系
孙学敏,王翠环
(郑州大学 商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摘要:2014年,在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下,江西省各大产业仍然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经济发展稳中有进,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之一就是江西省高等工程教育如何适应本省的产业发展要求。研究了江西省的高等工程教育与工业发展的耦合关系,并提出了相关教育调整意见:一是以江西省产业发展状况为依托调节该省的高等工程教育规模,但是高等教育规模的调节不是盲目的,要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服务于本省经济发展,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服务于江西省产业发展。二是重点培养特色产业,使高等工程教育重点服务于江西省特色产业。三是努力搭建地方高等工程院校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平台,将教育对产业的拉动作用发挥到极致。
关键词:江西省;高等工程教育;产业发展;耦合关系
一、引言
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发展步伐日渐加快,科学技术水平日益提高,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新兴经济蓬勃发展,并推动着世界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就提出的一个基本观点。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继续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基本观点,做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离不开高科技人才的推动,世界诸多事物中,人尤其是高素质的人才,是最为宝贵的财富,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
对于江西省而言,高等工程院校培养的专业人才是否适应本省产业发展需求,或者说教育资源是否得到良好配置,关系到该省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只有高等工程教育人才队伍结构具有更高的合理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服务产业发展及经济发展的职能。一般说来合理的高等教育人才结构应该与该省的产业结构互相适应,因而,江西省高等工程教育的一项重大任务是构建与该省的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合理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
二、江西省高等工程教育现状
1.理工类院校情况
近年来,随着全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进步,江西省理工类院校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现如今,江西省理工类院校已达37所,以下是江西省理工类大学前16所的排名情况,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南昌航空大学,排名第二的是江西理工大学,排名第三的是东华理工大学。
表1 江西省理工类院校排名情况
续表1 江西省理工类院校排名情况
2.学科设置情况
学科专业设置是高等学校同社会需求紧密联系的桥梁,是连接社会并灵活适应其需求的纽带。经调查研究发现,江西省所有本科院校所设置的工科类专业中,南昌大学的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属于国家级重点学科,矿业工程与冶金工程专业属于江西省高水平学科。江西省重点一级学科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大专业。同时,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江西省一级学科示范性硕士点。
在江西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名单中,工科类专业及所属院校名单如下。南昌大学(5个):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江西师范大学(1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江西农业大学(2个):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工程。江西财经大学(1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华东交通大学(3个):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东华理工大学(1个):电子科学与技术。江西理工大学(4个):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南昌航空大学(2个):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景德镇陶瓷学院(2个):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
3.学科招生情况
2013年,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总在校生数861 849人,其中工科类在校生数162 137人;总招生数为263 229人,其中工科类招生数为42 253人;总毕业生数240 601人,其中工科类毕业生数32 486人。为探索高等工程教育的影响,在此,我们具体研究了江西省27所本科院校的工科类招生情况。为便于同2013年产业发展情况对比研究,我们对2013年江西省所有本科院校的工科类专业进行了系统统计,其各学科类别招生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2013年江西省工科类学科招生数
4. 普通高等学校工科教育情况
图1 2006~2013年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工科教育情况
图2 2006~2013年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工科教育人数占比情况
由图2可明显看出,近几年江西省工科教育人数占比呈明显下降趋势,这主要表现在2010年之后。对比图1、图2发现,2010年前,江西省工科在校生人数呈先降低再增加的趋势,变化幅度不是很大,但工科在校生人数占所有在校生人数的比重稍有下降;工科招生人数基本保持平稳,但其占招生总人数的比重却略微下降;工科毕业人数基本保持不变,其占毕业总人数的比重也略微下降。2011年至2013年,工科毕业人数、工科招生人数及工科在校人数都处在较低水平,这也直接导致它们所占比例的大幅度下降。
三、江西省产业发展现状
1. 江西省第一产业发展现状
江西省是知名农业大省,由于我们统计的招生专业门类与农业生产有某种连接关系,所以这里我们对于江西省农业状况稍加研究。 2013年江西省全年粮食总产量2 116.1万吨,比上年增长1.5%,总产再创历史新高,实现“十连丰”。其中,早稻828.0万吨,增长3.5%。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 690.9千公顷,增长0.4%;油料种植面积743.1千公顷,减少0.1%;棉花种植面积84.7千公顷,减少0.4%;蔬菜种植面积563.7千公顷,增长2.8%。
表3是2013年江西省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率。从表3可明显看出,在保证粮食基本供给的基础上,江西人民在“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下,根据“因地制宜,适当集中”的原则,大量种植适宜“鱼米之乡”的甘蔗、烟叶、莲子等经济类作物,为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与2012年相比,2013年江西省粮食产量略微增长,除了棉花和麻类两种经济作物产量稍有下降之外,其他经济作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总体考虑,我们认为,江西省的农业种植格局是较合理的,与江西省农业整体发展不相悖逆。
表3 2013年江西省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率 (万吨)
2. 江西省第二产业发展现状
2013年,江西省完成工业增加值6 434.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2 882.4亿元,其中利润1 756.7亿元。在37个行业中,有36个行业实现盈利,其中增长20%以上的行业有31个。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元的行业7个,主营业务收入超过百亿元的企业13户。全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28.3%。工业园区投产企业8 217家,安置从业人数187.5万人,完成工业增加值4 478.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利税分别完成19 503.4亿元、1 393.7亿元和2 231.1亿元。年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园区新增9家,总数68家。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 459.5亿元,竣工产值2 160.0亿元,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 237.0亿元。下面我们将对江西省工业内部各行业做深入探究。
(1)五大支柱产业
表4所展示的是江西省2013年产业增加值和占比情况。我们不难发现,传统支柱产业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增长率最高,其余四大产业增长率基本相当,均介于10%~15%之间,我们可以认为江西省各传统产业发展速度基本相当,各产业兼顾发展,并驾齐驱。我们再看各产业占比情况,很明显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在传统支柱产业中所占比重最大,我们认为这一现象完全符合江西省的历史特性和地理结构。其次是农副食品加工业与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它们所占比重大致相当,均为15%左右。江西省第一产业发展迅速,这就直接为其农副食品加工业长足发展提供了资源依托,江西省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趋势正在形成,作为传统支柱产业,江西省农副食品加工业将日渐成为优势产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占比不是最大,但是其增长率最高,我们认为其仍存在发展潜力。所占比重最低的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仅为3.50%,虽然其所占比重较低,但是其增长速度较为可观,我们认为该产业发展势头较为猛进,是存在发展空间的。
表4 2013年江西省传统支柱产业情况 (万元)
(2)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是光伏产业、风能核能产业、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航空制造产业、半导体照明产业、金属新材料产业、非金属新材料产业、生物及新医药产业、绿色食品产业、文化及创意制造产业。2013年,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2 077.19亿元,占全省工业比重的36.1%,同比增长12.2%,拉动工业增长4.4个百分点。其中,半导体照明产业同比增长44.1%,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增长37.5%,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增长17.1%,文化及创意制造产业增长15.5%,航空制造产业增长15.0%,绿色食品产业增长12.8%。从这些分析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半导体照明产业和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的增长速度较快,增长率均在30%以上,远远高于全省工业平均增长速度。与此同时,非金属新材料产业、文化及创意制造产业、航空制造产业和绿色食品产业增长速度相当。而江西省光伏产业、风能核能产业、金属新材料产业和生物及新医药产业这四大产业增速却相对较缓慢,我们不难看出这些产业一般属于高科技型产业,也就是技术密集型产业,要使这些新型产业顺应时代潮流,满足人们的广泛需求,适度的技术投入和政府支持在这里非常必要。
(3)六大高耗能行业
江西省六大高耗能行业是指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2013年,江西省六大高耗能行业能耗4 172.49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6.6%,增速较上年提高4.3个百分点,其能耗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能耗的85.0%,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长5.6个百分点。其中电力及热力工业增长16.8%,非金属制品业增长11.1%,石油及炼焦业增长9.5%,有色金属业增长3.3%。表5是2013年江西省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和占比情况。由表5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六大高耗能产业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的增长率和占比是最高的,虽然如此,尽管在打着节能减排旗号的今天,这两大行业的产业规模也是不能大幅度消减的。因为在江西省六大高耗能行业里面,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是江西省的传统支柱产业,也就是说,虽然该两大行业耗能一直呈较高状态,但它们也是关系到江西省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两大产业,我们可以采取节能减耗策略或者开发新能源来维持这两大行业的持续不断发展。其次,占比较高的是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高达20.96%。最后,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占比较低,大约在10%之内。为了缓解高耗能行业的高耗能问题,我们除了可以采取加大节能资金投入、加快节能技术改造、开展节能重点工程、推广先进节能技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等一系列节能政策措施,将节能降耗工作落到实处之外,也应当在提高能源加工转换效率、优化单位产品能耗指标等方面做出努力。
表5 2013年江西省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和占比
四、 江西省高等工程教育与产业发展的耦合关系
图3 2013年江西省高等工程教育各学科招生人数
图3是2013年江西省高等工程教育各学科门类具体招生情况,如果我们对此进行简单区间分类,不难发现,招生人数在100名以内的专业类别是轻工类、纺织类、农业工程类、安全科学与工程类、能源动力类和测绘类。其次,招生人数介于100名到500名的专业类别是地质类、航空航天类、矿业类、交通运输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和仪器类。然后,招生数在500名到1 000名的是化工与制药类、建筑类、水利类、自动化类、生物工程类、电器类和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最后,招生规模最大的学科门类是材料类、土木类、电子信息类、机械类和计算机类,它们的招生人数在2 000名到8 000名之间不等。
1. 招生人数与第一产业的耦合关系
由工程类招生类别我们可明显看出,某些招生专业类别同第一产业中的农业产生紧密的耦合关系,这里我们首先就招生专业类别和农业产值加以论述研究。江西省农业产值在第一产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是最大的,高达42%,近乎占半,农业发展对整个江西省经济贡献之大可想而知。江西一直是稻米的重要产区,是中国优质农产品输出基地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农业产值的大比例占比也是符合江西的农业资源特征的。在招生专业类别中,同农业直接相关的专业自然是农业工程类,但我们却发现农业工程类的招生极少,这在某种程度上便无法适应江西省的农业发展了。同时,服务于农业发展的水利类招生数为525人,我们在此认为人数尚可,因为良好的水利技术服务能带来高农业产值,进而为整个江西省的经济腾飞作出贡献。其实,水利类专业除了服务于农业之外,对于林业和渔业也有一定程度的服务作用,江西省渔业产值占比也是不低的,且江西省近水域的地理特征也需要高校在水利方面培养大批量的学术科研人才。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虽然不会贡献于农业的产值,但是它是农业产业链上所需的学科,农业发达的省份其食品产量也相当可观,因此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招生数也应当跟上这种需求才算是较为合理的,2013年此学科的招生数为404名,我们认为也是存在提升空间的。继农业之后的牧业在第一产业中所占比重也是极高的,为31%,因此高校或科学研究所也需要在此方面开设必要的学科专业来服务于牧业的发展。
2. 招生人数与第二产业的耦合关系
(1)招生人数与传统支柱产业的耦合关系
江西省传统支柱产业中的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在所有传统支柱产业中所占的比重是较高的,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最高,达38.79%。我们前面说明高耗能产业的情况时已说明了两行业与招生人数的耦合关系,这里我们不再进行讨论。首先,我们来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对于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来说,与其直接相关的学科专业是自动化、电气类和机械类,其中自动化和电气类专业的招生人数适中,机械类招生人数较多,但我们知道电气类和机械类专业方面的人才有广泛的就业领域,那么我们要想支撑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发展,就要在这两方面做出一定的专业分工。况且,我们发现高招生人数学科或者大批量的专业人才却没有高行业产出来对应,那么我们就要反思各行业企业是否能够充分利用高校这一平台,将高端学术科研人才的社会效益最大化。
然后我们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其所占比重为13.55%,而与其相关的专业主要是农业工程类和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我们从招生人数情况可以看出,农业工程类招生人数是极少的,第一产业的良好发展需要农业工程类人才的支持,如此才能保证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进而才能为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进步提供基础。农业工程类专业人才数量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这一状况长期来看无疑会阻碍或限制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前进步伐,因此当务之急需要对农业工程类招生进行调节,努力增加此方面人才的培养力度。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招生人数也处于较低状态,食品科学与工程虽然是年轻的技术学科,但它在现代社会早已成为经济发展、文明程度提高的主要标志,它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借鉴基因技术的发展成果,研制出营养更加丰富、味道更加鲜美、保质期更科学的食品。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一光明前景无疑会促进农副食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因此该专业相对较低的招生数就很不合理。
最后,我们再看下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其产值所占比重是最低的,仅为3.5%。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直接相关的学科专业为交通运输类、机械类、航空航天类、自动化类等,关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占比较低的问题,我们认为与其相关专业招生数量较低关系极度密切,譬如,交通运输类招生人数为349人,航空航天类招生人数仅为186人。机械类和自动化类虽然招生人数较为可观,但是这两个专业就业领域较为广泛,也就是说此类专业的毕业生不一定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行业从事工作,这也许也是该行业产值比重较低的原因之一,那么相关政府政策引导或者调节薪资待遇机制等策略在此就显得尤为必要。
(2)招生人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耦合关系
2013年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光伏产业、风能核能产业、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航空制造产业、半导体照明产业、金属新材料产业、非金属新材料产业、生物及新医药产业、绿色食品产业、文化及创意制造产业中,六大产业增速高出全省工业平均增速:半导体照明产业同比增长44.1%,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增长37.5%,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增长17.1%,文化及创意制造产业增长15.5%,航空制造产业增长15.0%,绿色食品产业增长12.8%。
从以上数据可明显看出,半导体照明产业增长较快,它主要涉及材料类、仪器类、自动化类、电气类等学科,由于其涉及专业较广泛,在此不易说明二者的对应关系。经过三十年快速发展,江西省在半导体照明领域的科研和产业化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资料显示,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之一是专门人才比较缺乏,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建立,高端专业人才流失严重,没有形成系统的高、中、低各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因此,要保证江西省半导体产业的迅速发展,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增长率较高的是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增长率为37.5%。其高增长率一方面源于汽车行业本身就是江西省的支柱产业,另一方面是源于燃油的高耗量所带来的能源安全和环境问题。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主要相关专业是能源动力类、矿业类、化工与制药类、材料类和机械类,我们从招生数据中不难发现,能源与动力类和矿业类招生人数尤其稀少,这同江西省迅猛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行业极不相符,在这里我们认为现阶段务必要调整这两类学科的招生数量进而跟得上此产业的前进步伐。文化及创意制造产业属于文化产业,同我们研究的工程教育有些不符,在这里我们不做探讨。航空制造业增长速度也是较快的,同我们分析新兴产业的时候类同,我们发现航空航天类招生数量较少,这也是同航空制造业的发展极不相符的。近几年在绿色食品日渐深入人心的情况下,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绿色食品逐渐被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所认可,绿色食品产业的快速增长趋势明显。与之直接相关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招生规模基本合理,但是近年来非绿色食品冒充绿色食品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在专业人才教育培养时应向食品安全方面适度倾斜,以适应绿色食品这一现代产业的发展。
与光伏产业高度相关的专业为能源动力类和材料类,我们很容易发现能源动力类专业招生人数极少,材料类我们认为较为适宜。近年来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较受人们的重视,光伏产业要想得到良好发展,能源动力类的人才供应就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至于风能核能产业的发展,分析方式同上。同样是材料类,非金属新材料的增长速度超过金属新材料增长速度,说明在金属新材料的研发上还存在弊端,因此高校在培养材料类人才的时候,要对学科专业有个科学的分工,以人才战略来支撑金属材料的兴起。对于生物及新医药产业的稍微滞后状态,我们认为化工与制药类和生物工程类的人才不呈短缺状态,那么企业便需要充分利用高校这一平台,对人才进行企业再教育,使其能够真正提高该产业产值。
(3)招生人数与高耗能行业的耦合关系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在六大高耗能行业中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均为较高的行业,其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耗费能量较高。因此,关于此类行业,我们必须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力度,逐步淘汰落后产能,采取有效措施快速调整此类高耗能行业产业结构。关于这两行业发展和招生人数的分析前面已做出解释,这里不再重复。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均属于我们前面所列出的前十大产值行业,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属于前十大利润行业,但是我们认为其能源消耗力度是最大的,从这方面来说我们也要调整这些高耗能行业的产业结构,加大高耗能行业的监督管理力度,将节能减排工作落实到位。与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直接相关的专业有化工与制药类和材料类,我们知道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工业增加值也是较高的,这与经济社会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各类化学品的广泛需求有极大关系,其招生人数基本合理,也就是说专业招生情况同行业产值是同趋势的。
关于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及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二者产业增加值在所有高耗能行业中的比重大致相当,均为较低。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直接相关的专业是能源动力类和电气类,二者的招生情况也处于较低状态,我们认为产业发展同招生情况基本吻合。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直接相关的专业是地质类、矿业类、测绘类,这些专业招生人数也较少,符合该产业的发展现状。同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相关的专业是地质类、矿业类、测绘类、材料类和能源动力类,除了材料类招生较多外,其他专业招生均较少,符合该产业的增加值情况。但由于材料类就业主要领域是材料行业,也就是说重点不是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我们在这里认为其招生情况也是较为合理的。
五、结论与建议
一是以江西省产业发展状况为依托调节该省的高等工程教育规模。从以上江西省高等工程教育与产业发展的耦合关系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高等工程教育规模在适应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和谐因素,需要对其进行调节。但是高
等教育规模的调节不是盲目的,要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服务于本省经济发展,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服务于江西省产业发展。
二是重点培养特色产业,使高等工程教育重点服务于江西省特色产业。江西省高校和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特长,利用当地资源,发挥特有的技术优势,尽可能地在资源能源研发领域和农业研究等相关领域取得长足发展。如果说我们的教育力量是有限的,那么我们务必把中心或重点集中到那些更需要高等专业人才的产业或者企业中去,用有限的力量努力争取更多的经济贡献。
三是努力搭建地方高等工程院校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平台。为促进高校与本省经济的交流合作,江西省高校与地方经济已初步建立大学科技园、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创新平台等。在此基础上,为充分发挥教育对于产业经济的拉动作用,除了在量上适当增加交流平台外,江西省无疑要进一步完善这种互动交流渠道,将教育对产业的拉动作用发挥到极致。
参考文献:
[1]姜嘉乐.提升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若干战略思考——华南理工大学王迎军校长访谈录.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3-4.
[2]谢友柏.回归教学,责无旁贷——亲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50年.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4):13-14.
[3]国家教委工程教育赴美考察团.“回归工程”和美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中国高等教育,1996,(3):38-39.
[4]王存文,欧阳琼.工科院校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的构建与改革实践.化工高等教育,2008,(5):69-70.
[5]韩高军,王存文,王忠,欧阳琼.行业划转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武汉工程大学为例.中国大学教学,2010,(2):20-21.
[6]陈笃彬,陈兴明,张英玉.高等工程教育与福建工业经济发展.东南学术,2009,(3):88-89.
责任编校:张静,罗红
收稿日期:2016-03-02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项目(14JDGC027)
作者简介:孙学敏,男,河南周口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西方经济学、现代产业与企业发展战略。
DOI:10.19327/j.cnki.zuaxb.1007-9734.2016.03.0010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734(2016)03-005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