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校准
2016-06-28番王
文/番王
重新校准
REORIENTATION
文/番王
作为空间地域相对模糊的“亚洲”概念,和作为自然与历史维度极为广阔的“时间”概念,需要一种多元化和丰富性的讨论,什么是亚洲?什么才是时间的样子?每个个体都有权利以艺术之名自由发问。
01/02“首届亚洲双年展暨第五届广州三年展”展览现场
2015年12月11日在广东美术馆开幕的“首届亚洲双年展暨第五届广州三年展”以“3+2”的形式两好变一好地把来自中国、韩国、印度、日本、新加坡、印尼、意大利、德国、法国、荷兰、英国、美国等20个国家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家聚拢在珠江二沙岛上。占据了广东美术馆主展馆及室外广场的首届“亚双展”以“亚洲时间”为展览主题,展出的作品涵盖装置、影像、绘画、摄影等多个艺术领域。
正如展览学术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孙歌所说:“亚洲从来都不是铁板一块的,因为没有作为地理实体意义上的客观存在,这个概念更想是实体和功能的结合,在亚洲领域里面组合了大量的问题,也面临着无比复杂和具体的现象。”亚洲学者也曾使用与欧洲中心论的同一逻辑模式来看待亚洲问题,而如今这个展览更像是以全球化身份和多维度视角来矫正我们意识中的亚洲概念,校准亚洲在世界中的历史时间。
在一个还原劳动密集型服装制造车间里,一架架缝纫机如同军队方阵般排开,隆隆的机器声,排风扇在转动,编织袋打包的布料被高高堆砌在车间一角,还有墙面上变换迷离的投影。置身北斗星小组的《世界工厂》,观者会感到阵阵兴奋与窒息,那轰鸣和纷乱是亚洲崛起的缩影,也是亚洲人为了经济发展所经历的最残酷最混沌的现实。
梁美萍《乡关何处》这个历经10年的录像装置项目把问题对准了亚洲的人与城市关系问题:艺术家由香港出发,及至其他26个亚洲城市,在城市中近距离跟踪一位流浪汉无目的地游离街上,透过亚洲的全球化,检视其个人身影和其城市环境的面貌。
莎拉·施(Sarah SZE)的《日历系列》更多地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角度入手,把自然之物,如矿石、植物、天空、水等的标本、图像放置和刊印在《纽约时报》上,铺展在地面,抽离了社会事件,而把环境与物质实体新闻化地呈现出来。在凸显了自然之物的确凿和永恒的同时,日报的时间尺度也从人类日常的社会活动中剥离开来。
这些看似风格面貌迥异的作品之所以可以在“亚双展”上同时呈现,正是因为作为空间地域相对模糊的“亚洲”概念,和作为自然与历史维度极为广阔的“时间”概念,需要一种多元化和丰富性的讨论,什么是亚洲?什么才是时间的样子?每个个体都有权利以艺术之名自由发问。
而说起“亚双展”,广东美术馆举办的“亚双展”虽为首届却并非首创,据原广东美术馆馆长罗一平介绍,孟加拉国已经做了16届,台北、福冈也都做过。而倡导回归亚洲问题,从“亚洲人看亚洲”到“欧美人看亚洲”,再到“世界看亚洲”,是广东美术馆新开启的思想路径,也是期许不同于其他“亚双展”的特别之处。当然,并非“亚双展”才是思考亚洲艺术及问题的唯一方式,细心的读者可能还会记得不久之前的“陌生的亚洲”展览,角度有所不同,但议题极为相似。如果说,时尚圈有流行风向标的话,艺术展览及研讨会似乎也多少会传递出艺术界反思某些微妙的变化。
01北斗星小组《世界工厂》装置,影像06'48''2015年
02莎拉·施《日历系列》综合媒材装置尺寸可变与费城织物工作室及博物馆合作伦敦维多利亚·米罗画廊装置现场图2013~2015年
以“亚洲”为核心词的展览高频出现,从某种程度上也是艺术家及学人们对于亚洲自我意识觉醒的一种表达方式。阿拉伯裔学者爱德华·萨义德在《东方主义》一书中指出,西方视野中的所谓东方是西方人精心“虚构”且充满偏见的产物。而亚洲在自我审视的过程中又不免或多或少地迷失在他者的眼光中,当艺术界厌倦了“本土化”的“民族主义自豪感”,以唤起“亚洲问题,共同表达”的主旨才更合适宜,一些真正可以被理解和包容的思考才得以展开。
群展的超量级视觉震撼是不容忽视的,仅部分策展人、艺术家进行的部分作品导览就达到了近3个小时的时间,作品的密度基本上达到了“俯仰即是”的程度,而“规模效应”的短板也极为鲜明地凸显了出来,首先,作为理论和艺术作品两大板块并行展开的模式是否达成了有效的对话似乎还不置可否;其次,几大策展人根据自己对“亚洲时间”的理解进行的作品筛选,围绕这一宏大主题展开的叙述因为缺乏更为鲜明的板块构架而流于泛泛。这或许也是让很多观众感到难以随展览的钟摆进入“亚洲时间”的一个原因吧。“亚洲时间”也需要时间慢慢沉淀和清晰起来。
#与主策展人张晴的对话#
玛拉蒂·苏里约达摩《黄昏》影像25'56''视频截图2010年
在您看来,不同身份的参展艺术家对于“亚洲时间”的理解是怎样的?
差异是肯定存在的,比如,伊斯坦布尔的艺术家比较关心伊斯坦布尔区域的问题,而韩国的艺术家可能更加在意韩国此时此刻的状态,非亚洲地区的艺术家又会对亚洲时间提供一个世界时间做参照。但共性的东西也非常明显,那就是“亚洲时间”的讨论是开放的,这个概念期初是他者所赋予的,而今天我们希望能够主动地拨动亚洲钟表的指针,与世界时间校准,来思考自身的历史与未来,这种内在的愿望已经非常强烈。
作为中国美术馆策展部主任,在广东美术馆策划“亚双展”,对这个展览的空间地域的感受是怎样的?
作为一个策展人,换一个地方进行策展也是重新学习和吸收的过程。其实,北京的文化和岭南文化是有着极其不同的面貌的。作为岭南文化的突出代表,广州这座城市又是在200多年前就将经济文化的辐射半径拓展到了整个亚洲,换句话说,那时,一种潜在的“亚洲时间”就已经开始形成了,这里的祖祖辈辈已经开始用农耕、航海、贸易等书写着亚洲文明与世界的故事,所以我觉得“亚双展”在这里举办是极为应景扣题的,在广州这个原点以展览的方式向先人们致敬。
这次策展,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和众多策展人、艺术家一起工作和合作,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我觉得最大的挑战是亚洲太丰富,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把亚洲说明白,每个人拥有的都是亚洲的局部和一个侧面。所以,对于我们其中任何一个策展人而言,“亚洲”这个词都是沉甸甸的。大家在一起不断地研究、讨论,使得整个展览的筹备策划过程就是一个研究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寻找亚洲,发现亚洲的过程。
您一直在说研讨的重要性,此次展览除了展示丰富的艺术作品,也有意突出学理板块,为什么?
事实上,从19世纪以来,在亚洲问题的认识上,要感谢两股力量:一是亚洲革命使得亚洲获得了民族国家的独立,二是亚洲的知识分子对自身文化的自省和不懈探索。所以,我们希望依托学者和思想家的视野为“亚双展”提供一个更高的讨论基调。
如何看待以“亚洲”为核心词的展览在今年高频出现?
正如我之前所说,“亚洲”是一个非常宏大的概念,每一个策展人在选用这个词做展览的时候,其实内心都有一个自我对于亚洲的认识、理想、诉求,展现的是不同维度的亚洲,可以使这个主题更具体、更立体,也反映出一种时代的走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