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干预面神经炎的肌电图评价及病损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2016-06-28李爱民杨容坤黄瑞聪
牛 鹏 李爱民△ 杨容坤 张 雁 黄瑞聪
1)广东阳江市中医医院神经内科 阳江 529500 2)广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广州 510260
电针干预面神经炎的肌电图评价及病损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牛鹏1)李爱民1)△杨容坤2)张雁1)黄瑞聪3)
1)广东阳江市中医医院神经内科阳江5295002)广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广州510260
【摘要】目的分析电针干预面神经炎的肌电图评价及病损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8例面神经炎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健侧和患侧面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波幅比,将其分为<30%和≥30% 2组;再从内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电针干预治疗。统计波幅比≥30%和<30%的情况分布,评定其疗效,从中分析不同病损程度的疗效。结果波幅比≥30%中患者年龄在13~81岁,各组间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性别分布上无明显差异;多为右侧病变。波幅比<30%组中患者年龄为22~73岁,各组段间年龄无明显差异;发病以男性居多;病变多为左侧。波幅比≥30%和<30%的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波幅情况以及病变部位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波幅比≥30%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6.30%)和对照组(92.5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波幅比<30%中,治疗组总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神经炎患者出现神经损伤,其评价可采取肌电图评价的方式,有利于预后判断。面神经炎患者的病损程度不同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有利于减轻治疗中的痛苦。
【关键词】电针;面神经炎;肌电图;病损程度
面神经炎也称为面神经麻痹或Bell麻痹,属于一种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出现在神经管内段面神经处。关于病因及发病机制在现代医学中并无予以完全的阐述,但在中医看来,面神经炎可纳入中风症状范畴,由于对其认识的时间较长,为此在治疗中的经验颇为丰富[1]。电针可刺激受累面神经处于兴奋状态,神经并不会因此出现损伤,有利于面神经功能的恢复。相关研究表明,治疗其最为有效的方式是电针,对病情的进展起着控制作用,促使患者早日康复[2]。本文对电针干预面神经炎的肌电图评价及病损程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从阳江市中医医院内三科、康复科门诊及住院病人中选取2013-02-2014-03收治的68例面神经炎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面神经炎的诊断标准;(2)为单侧面神经受损;(3)无吞咽障碍,且愿意配合治疗者;(4)病程在1周内;(5)所有患者在发病后未采取措施进行治疗。排除标准:(1)存在肝、肾功严重损害者;(2)伴糖尿病者;(3)自行选择终止治疗者;(4)存在吞咽障碍。在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下开展研究,与此同时应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均行双面神经传导速度的检查,按照健侧和患侧面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中的波幅比,将患者分为<30%和≥30% 2组,其中<30%组患者14例,≥30%组患者54例,再从内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1.2诊断标准(1)急性、亚急性起病;(2)患侧眼裂存在变大的倾向,露白、流泪,闭眼时眼睑难以闭合,同侧额纹具有变浅甚至消失的现象,皱眉困难;(3)鼻唇沟具有变浅的倾向,朝健侧发展的口角;(4)味觉于舌前2/3处减退,泪液及唾液的分泌有所减少,患侧有听觉过敏、乳突疼痛、面部水肿等;(5)排除对腮腺疾病、中耳炎、乳突炎、巴雷综合征、迷路炎及颅内肿瘤所导致的面神经炎。
1.3方法对所有患者给予药物治疗:(1)30mg强的松,口服,1次/d(晨服),用药1周。(2)0.25g阿昔洛韦(缓释片),口服,3次/d,连续10d。(3)10mg维生素B1,口服,3次/d,连续2个月。(4)500μg甲钻胺,肌内注射,1次/d,用药10d后改为口服,1次/d,服用2月。(5)加之保护角膜的抗生素及改善血液循环的中成药(0.2g三七通舒,3次/d,连续用药2周)。治疗组在以上基础上,于发病后第2周采取电针干预治疗,1次/d,每次0.5h,5d/周,周末休息,2个月一疗程。主要以颊车、太冲、地仓、合谷、牵正阳白、四白、足三里、迎香、风池、太阳、三阳交、人中、外关穴位为主。
检测仪器及方法:肌电图电位仪由美国尼高力公司所提供,其型号为VikingSelect569),检测时将患者放置在20~25 ℃的屏蔽检测室中进行。取患者仰卧位,将患者放置在自觉舒适的状态,保持放松的心态,记录时采取圆盘表面电极进行,分别于腮腺区、面神经干的出茎乳孔处予以最高强度刺激,匝肌于双侧眼轮处、采取圆盘表面电极对口轮匝肌、上唇方肌(鼻旁肌)进行记录;记录电极对称安置在双侧处,予以双侧相同强度的刺激后,了解并对比双侧潜伏期,再用同心圆肌电图针插入口轮匝肌,了解是否有纤颤电位、正相电位等。
1.4观察指标评定所有患者的疗效,采取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标准进行:(1)患者临床症状均以完全消失表现为痊愈。(2)患者依然具有联带运动于面部,轻微的口唇不对称,但眼睛可完全闭合,中等的上额运动情况则为显效。(3)明显消退了患者的面神经功能,不严重的联带运动及痉挛依然存在,明显的口唇不对称,眼睛只有在用力的状态下方能完全闭合为有效。(4)在静止状态中明显不对称,无上额运动,眼睛难以闭合,仅能轻微进行口唇运动为无效。
2结果
2.1波幅比≥30%的情况分布波幅比≥30%中患者年龄在13~81岁,各组间年龄差距不大;男26例,女28例,在性别分布上无明显差距;左侧病变19例,右侧病变35例。见表1。
表1 波幅比≥30%的情况分布
2.2治疗组和对照组波幅比≥30%组的情况比较波幅比≥30%的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病变部位及波幅情况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试想想,《秀才胡同》选用至少十二种修辞,几乎涵盖日常常见的各种修辞格;同时多次使用映照、比喻、排比等修辞格来书写哀婉的爱情故事,其对修辞格的依赖可见一斑。而《东风破》对修辞的使用集中在“移就”这一手法上,以“移就”写“漂泊”、“思念”、“岁月”,修辞格虽不多用,但但凡使用便有良好的效果,使一对战乱纷飞中凄苦的情人形象更加打动人心。
表2 治疗组和对照组波幅比≥30%组情况比较
2.3波幅比<30%的情况分布波幅比<30%组中患者的年龄为22~73岁,且各组段间年龄无明显差异;男9例,女5例,发病以男性居多;左侧病变9例,右侧病变5例。见表3。
表3 波幅比<30%情况分布
2.4治疗组和对照组波幅比<30%组的情况比较波幅比<30%的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病变部位及波幅情况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治疗组和对照组波幅比<30%组情况比较
2.5波幅比≥30%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波幅比≥30%组当中,治疗组总的有效率(96.30%)和对照组(92.5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波幅比≥30%组疗效比较 [n(%)]
2.6波幅比<30%组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在波幅比<30%当中,治疗组总的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波幅比<30%组疗效比较 [n(%)]
3讨论
治疗面神经主要为糖皮质激素(强的松、地塞米松)的联合使用达到血液循环的局部改善,促进炎症消退,从而减轻面神经受压的药物(如地巴唑、低分子右旋糖苷等)及营养神经药物(如VitB1、VitB12)等,若存在膝状神经节综合征,则需要加用抗病毒(如阿昔洛韦等)治疗,病史长久而不能恢复者可行面神经-副神经、面神经-舌下神经或面神经-膈神经吻合术。综观以上方法,均存在不良反应,如对胃酸产生刺激、分泌出胃蛋白酶,可能会对胃黏液分泌产生抑制性的作用,从中使胃黏膜的抵抗力有所下降,因此消化性溃疡可能会从中得以诱发甚至加剧,另外,溃疡的初期症状也可能会因糖皮质激素而得到不同程度上的掩盖,进而会产生穿孔或突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对于部分患者而言可能会诱发脂肪肝或者胰腺炎[3-4]。口服地巴唑易出现白细胞减少,肝功能损伤,激素调节混乱等,临床上静滴低分子右旋糖苷后出现荨麻疹、皮肤瘙痒、呼吸困难和胸闷,甚至过敏性休克。虽然西医学在面神经炎病因、病理及诊断等方面的认识有了长足的发展,治疗方面却未见显著进步,存在着诊断与治疗的脱节,不能很好的解除患者的病痛,因此,人们更愿意摆脱化学合成药物的依赖,自然疗法正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5]。所谓自然疗法,即非药物治疗,是指与化学药物疗法相对而言的各种防病、治病及康复保健的手段和方法。主要的应用目的是使人体抗御疾病的能力从中得以激发,包括物理疗法、中药、针灸、音乐疗法等许多治疗方法。
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疗效肯定,曾有“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气血,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之说[6]。因此肿胀、疼痛、麻木、等病证可以采取针刺,能够发挥气血运行的功效,气血运行的通畅依靠经络的通畅,从中濡养体表肌肤、脏腑器官、以及四肢百骸,使正常的生理功能得以发挥,说明了针灸的作用。而世界卫生组织在很早之前就将治疗本病最为适应的方式是针灸治疗[7]。当前临床上多以艾灸、电针、普通针、等手段联合进行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8]。
在治疗周围性面瘫时采取针灸治疗中,经大量研究得出,针刺可调整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血流量及血管的舒缩功能,发挥着降低血管紧张度、增加通透性的功效,加快了毛细血管的血流速度,对淋巴循环和微循环起着改善的作用,有利于吸收炎性渗出物。也有学者将通过微循环和经络进行对比,对经络实质的微循环学说观念进行了提及,从中表明相关穴位的微循环变化或者病变局部和经络疗法的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相关性[9]。李坚将等[10]为了对面肌血循环功能状态中的指标有所了解,将口唇黏膜的微循环作为检测指标,为对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及病情有所了解,对于患者全身微循环状态指标的了解将甲襞微循环的检测作为其观察指标。最终得出的结果是针灸治疗能改善口唇微循环、甲襞,增加管袢数,加快了血流速度,出血有所消失。从中证明了针灸治能够疗面瘫和针灸改善微循环存在密切的联系,其具有较好的疗效。
电针作为传统优势疗法对面神经炎的治疗在不断深入,并取得一定进展,得到广泛认可。但也必须承认,同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1)诊疗标准不统一,疗程长短不同,有些报道对面神经炎的分期不清,因而影响了疗效的客观评价。(2)尚未给予面神经功能的评定分级重视,大部分人还未认识到面神经功能评估存在的重要性。有关资料显示,关于面神经的损伤程度仅4.5%的文献有所涉及[11]。
神经系统检查将神经电生理诊断进行了延伸,其基因检测、组织化学、生物化学技术也是难以取代的检测技术[12]。伴随着临床上对神经电生理的广泛应用,判断面神经损伤的指标可将神经传导检测作为其中一项标准。伴随神经电生理学的发展,目前临床医生常常应用肌电图、瞬目反射、面神经电图等神经电生理学手段对面神经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作出客观评估。
本次研究中,按照面神经传导速度的健侧与患侧,将面神经炎患者分为波幅比<30%和波幅比≥30%2组,波幅比≥30%的患者,采取药物与电针进行干预,发现疗效并无显著性差异,然而波幅比<30%的患者中,采取药物与电针对面神经炎患者进行干预,和药物治疗比较发现电针和药物的综合治疗疗效高达100%。从中可得出在值面神经炎患者时,应当针对不同的病损程度制定出不一样的治疗方法,就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而言,即波幅比<30%的患者可考虑电针和药物相结合的综合疗法,而病情为轻度的患者,可以考虑仅适用药物治疗。
综上所述,面神经炎患者出现神经损伤,其评价可以采取肌电图评价的方式进行,有利于进行预后的判断,其发挥着较高的临床价值。就面神经炎患者的病损程度不同而言,应当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不但为患者提供了最佳的治疗方案,且还有利于减轻患者治疗中的痛苦。
4参考文献
[1]VozzaI,FuscoF,BoveE,etal.AwarenessofrisksrelatedtooralpiercinginItalianpiercers.PilotstudyinLazioRegion[J].AnnStomatol(Roma),2015,5(4):128-130.
[2]金涛,马素兰.半导体激光联合电针及康复干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J].激光杂志,2015,36(2):155-156.
[3]何晓宏,刘慧敏,李梦雪.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4):3 468-3 469.
[4]逯巍,胡志强,李秀娟,等.胡志强牵正散加减治疗面神经炎经验总结[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12):2 546-2 547.
[5]张婉怡.传统治疗配合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3例[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4,36(23):2 394-2 399.
[6]王昕,金涛,谢代鑫,等.红光照射配合针刺并药物治疗96例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J].激光杂志,2014,35(3):60-62.
[7]王新宇,姜岳波.《针灸循证临床实践指南》面神经炎针灸治疗方案的进一步探讨[J].中国针灸,2014,34(6):602-604.
[8]艾宙,曾令烽,温夏露,等.“陈氏针法”治疗面神经炎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2013,33(10):881-884.
[9]周静华.66例面部神经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J].山东医药,2011,51(30):58-61.
[10]李坚将,刘辉.针灸治疗面瘫及对口唇甲璧微循环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01,20(5):16-17.
[11]司宝霞,魏安宁.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电针与药物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3,2(35):127-129.
[12]崔丽英.简明肌电图学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
(收稿2015-03-12)
通讯作者:△李爱民,E-mail:moxun2001@126.com
【中图分类号】R7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10-004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