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
2016-06-28赵爱花
赵爱花
河南漯河市中医院 漯河 462000
互动式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
赵爱花
河南漯河市中医院漯河462000
【摘要】目的探讨互动式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03—2015-09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接受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互动式护理,收集并分析观察前后2组患者的HAMD评分和Barthel指数。结果观察组在HAMD评分方面低于对照组,在Barthel指数方面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动式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恢复具有积极的效果,能有效地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脑卒中后抑郁;互动式护理;家属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神经内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脑卒中后情感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数据显示其发病率已高达40%~50%,并呈逐年上升趋势[1],患者大多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嗜睡,活动思维迟缓,甚至悲观失望,不配合治疗,影响患者康复的进程,因此对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并实施互动式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从而加快患者的康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03—2015-09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后抑郁病人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39例,男25例,女14例,年龄42~73岁,平均(59.64±4.51)岁,脑梗死27例,脑出血12例;对照组39例,男27例,女12例,年龄39~72岁,平均(57.86±5.22)岁,脑出血15例,脑梗死24例。
所有研究病例中脑卒中均为首次发病,经头颅CT或MRI证实;抑郁症诊断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修订版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抑郁状态的诊断标准,且HAMD评分在17分以上。所有病例均排除危重病者、严重意识障碍者、认知功能障碍者、继发性癫痫者及病前抑郁史者。
1.2护理干预方法2组患者均根据病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控制危险因素及康复性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互动式护理,2组观察时间均为4周。
互动式护理方法:(1)护理—患者:患者入院初,责任护士及时与之沟通,全面把握患者病情及内心想法,收集一手资料,并依据患者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这就需要护理人员耐心解释其病因、医生治疗方案及预后转归,鼓励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疾病,消除患者对疾病康复的消极思想,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躯体康复治疗。治疗过程中,责任护士定时了解患者病情,耐心与之沟通,以名言、事例及好转出院的典型病例坚定其战胜疾病的信念。并要求患者根据自身爱好,适时适度地自娱自乐,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2)护理—家属:向陪护家属讲解患者的病情,适当掌握脑卒中的家庭及生活护理方法,使家属理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是疾病所致而非患者故意所为,患者的康复需要家属的大力支持,避免家属的负面情绪影响患者的心态;(3)家属—患者:家庭是主要的社会支持系统,家属成员的共同关心在整个护理过程中也显得十分重要,护士要告知家属探视时要主动与患者交流,了解病人所需,在生活上多关心体需,安抚其不良情绪。如有些患者因长时间患病,治疗效果不佳,患者就会对治疗丧失信心,甚至自暴自弃;有些患者长时间受疾病折磨,性情大变,急躁易怒;有些患者会因丧失劳动能力,价值得不到体现而悲观厌世等。如患者出现这些不良情绪,家属应及时反馈给护士,以便评价患者当前情况,实时调整护理方案。
1.3评价指标2组病例均在研究前后由专人对其HAMD评分(24项版)及Barhtel指数分别进行心理及日常生活能力测评。HAMD评分以0~7分为正常,8~17分为轻度抑郁,18~24分为中度抑郁,>24分为重度抑郁;Barhtel指数分级为100分为正常,61~99分为轻度功能障碍,41~60为中度功能障碍,≤40分为重度功能障碍。
2结果
2.12组患者不同护理干预前后HAMD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不同护理干预前后HAMD评分比较±s)
2.22组患者不同护理干预前后Barhtel指数比较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不同护理干预前后Barhtel指数比较
3讨论
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是社会心理学因素和神经生物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其发生机制除了与脑内结构及神经递质的变化密切相关外,亦与脑血管病后病人沉重的心理负担,家庭、社会地位变化及缺乏支持密切相关[3]。脑卒中后抑郁一部分是大脑功能的损失所致,但多数脑卒中患者因生活绝望,对治疗训练怀疑,对家人态度敏感,对家庭过分依赖,早期往往有情绪低落、睡眠障碍、不配合治疗护理、焦虑、厌世等不良情绪,降低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严重影响了其后期的康复。再者,部分家属对疾病不够重视,认识了解不足,其冷漠的态度和不当的语言也是患者产生负面情绪的重要原因。国内亦有资料表明,脑卒中病人产生抑郁心理的原因与治疗信心不足、不能适应病人角色、家属关心不够有关[4]。因此,做好护理与病人、护理与家属、家属与病人之间的良好沟通显得尤为重要。
从表1及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互动式护理干预的患者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说明互动式护理模式可以把护理、患者、家属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相互沟通、相互支持的整体。通过不断地沟通、反馈、再沟通、再反馈,加深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减轻患者的顾虑和担忧。有研究显示[5],患者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高低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抑郁有影响。通过护理、家属与患者的不断交流,减轻患者的孤独感,使患者体察到自己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角色,从而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幸福度,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让患者从心理一生理一功能达到全面康复,最大限度恢复其功能,为回归家庭和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4参考文献
[1]李进领,栾好忠,孙春霞,等.社区脑卒中综合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神经病杂志,2012,15(18):40-41.
[2]郑榕芳,萧慧.中医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病人康复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6,6(20):1 464-1 466.
[3]李亮.卒中后情感障碍的临床分析与护理[J].山西医药杂志,2012,2(41):205-206.
[4]袁威,凌云.中年脑卒中病人抑郁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1):93.
[5]潘朝霞,周雅,卞红琴,等.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08,7(12):17.
(收稿2015-04-20)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09-0133-02